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及麻栎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336阅读:21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栎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和一种麻栎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麻栎是我国“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首选树种之一,只是自然产量不高,需要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但是,麻栎的人工种植困难很多,最主要的是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育苗方法,成活率不高。

寻找到一种方便、快捷和有效的麻栎良种繁殖方法,一直是困扰我们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一道难题。麻栎现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1)麻栎实生种子大田育苗和容器袋育苗。这种方法的不足主要是:实生种子培育的后代容易产生性状分化,不能有效保存母本的优良性状,不利于培育优良单株,因此,该方法对麻栎良种选育没有多少价值;(2)一般性麻栎嫁接育苗:利用麻栎实生种子培育的一年生苗作砧木,选择优良麻栎母树中上部枝条作接穗,采用切接、芽接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这种方法的不足主要是:育苗时间长,成本高,同时,麻栎成年母树大多为高大乔木,采集接穗难度大;还有麻栎接穗大多纤细,与嫁接砧木不匹配,嫁接成活率不高,不利于培育麻栎嫁接苗。

申请人曾尝试采用芽砧嫁接繁殖方法,但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嫁接成活率不到50%,实用性不强。通过长期仔细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其原因是:自然状态下,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难以吻合,有些是麻栎芽砧出土时间太早,麻栎当年生枝条未木质化;有些是麻栎芽砧出土时间太迟,麻栎当年生枝条芽眼已萌动。而个别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的,则嫁接成活率较高,可达90%。

申请人发现,要解决麻栎的人工种植的技术问题,必须找到一种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使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使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种麻栎育苗方法,以解决麻栎人工种植成活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大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2)种子撒在河沙上、再盖上3cm厚度的河沙,用清水浇透,河沙湿度为60%左右,3月20日前河沙温度为20-25℃,之后直到4月中旬嫁接前温度为25-30℃;

(3)4月初以后不断堆沙覆盖已出土的麻栎芽砧苗,使麻栎芽砧苗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

所述种子直径为1-1.5cm。

所述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5%,浸泡半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麻栎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芽砧苗:筛选大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种子撒在河沙上、再盖上3cm厚度的河沙,用清水浇透,河沙湿度为60%左右,3月20日前河沙温度为20-25℃,之后直到4月中旬嫁接前温度为25-30℃;4月初以后不断堆沙覆盖已出土的麻栎芽砧苗,使麻栎芽砧苗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

(2)采穗:在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且腋芽未萌动时采集麻栎当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3)嫁接:将步骤(1)培育的出土即将展叶前的幼苗作砧木,以步骤(2)采集的当年生麻栎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劈接,嫁接时间为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

(4)嫁接后大棚培植。

嫁接后二十天左右开始愈合,然后定期15天浇水一次,一月后并用0.1%的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液结合防病杀虫进行叶面施肥,随后封闭大棚塑料膜,棚内相对湿度为85-90%;6月中下旬苗木开始抽梢,再用以上混合液作叶面追肥;30天后,揭开薄膜两头,使之通风透气,逐步去掉薄膜。

采用本发明的麻栎芽砧苗培育方法,能够培育出健康的麻栎芽砧苗,能够实现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从而在后续的芽砧苗嫁接过程中保证达到理想的嫁接成活率。该技术方案的关键在于室内沙藏种子的时间、湿度和温度的控制,以调节种子生长进度,以及如何保证芽砧苗不出土、在需要的时候出土。采用本发明的麻栎育苗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麻栎人工种植成活率不高的技术难题。

通过实践,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麻栎苗嫁接成活率可达91.6%,而且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高效,方便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可如下:

1、砧木种籽的选择与湿砂催芽

麻栎果收摘回来后,放在通风室内堆放3-4天,让其后熟阴干,用1.0-1.5cm直径的粗筛,筛选大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1.5cm直径的最好,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消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河沙与种子分层贮藏起来,具体为:在平坦的地坪上垫上10cm的砂子,把上述种子均匀撒在上面,种子尽量避免重叠,再盖上3cm厚度的河沙,用清水浇透。一般间隔10-15天喷水一次,最好是间隔13天喷水一次,经常使沙子保持湿润。湿沙催芽,严格控温:3月20日前温度控制在20-25℃,最好为25℃;之后直到4月中旬嫁接前温度升至25-30℃,最好为30℃;严格控制湿度:河沙湿度要求保持在60%含水量左右,含水量最好是60%,以调节种子生长进度;4月初以后要求不断堆沙覆盖已出土的麻栎芽砧苗,以保证芽砧苗不出土。通过该方法可保证麻栎芽砧出土时间与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时间吻合。

2、圃地准备

圃地选择:麻栎喜酸性土,圃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松疏、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作圃地,周围靠近水源最为理想。先年冬天挖(转)翻土壤,第二年春移栽前细致整地,苗田的主沟低于围沟3-4寸,围沟低于床面5-6寸,以利排水。每亩施腐熟人畜粪或桐枯、菜枯5担,土杂肥20担作基肥。然后整成1-1.2m宽的床。在苗木上面用竹弓架设盖薄膜拱棚,上面架高2.3m的荫棚,透光度适宜。

3、嫁接前的准备

准备好牙膏皮,剪裁成长×宽3.0cm×0.8cm,并弓成筒状,还有单面刀片、毛巾、盆子、木板等,同时培训好嫁接手、栽植员。

4、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采穗最好随采随接,以阴天采最好,一般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以后采枝条为好,阴雨天可全天采穗,如不能就地取枝条,要经长途运输的就要用脱脂棉吸足水分,将枝条基部包扎好,途中注意保润。贮藏保鲜:枝条运输回来,放置红薯窖中,或地下室或防空洞内,在地上堆一层厚10cm的新鲜湿河沙,将枝条扎成50或100根一束,自枝条基部起三分之一的枝段埋入河沙中,可延续使用15-20天。注意事项:要求麻栎当年生枝条木质化且腋芽未萌动时采集。

5、嫁接

起砧:当芽砧刚露出表土未展叶时最为合适,用手轻轻挖起,放到水中冲洗干净备用。削砧:在籽叶柄上2-3cm切断,对准中轴切下一刀。削穗:选取饱满的腋、顶芽,在叶下0.5cm处下刀,两面削成马耳形(契形)、削面长适度(约0.5-0.8cm),在芽上0.3-0.5cm切下。嵌套捆扎:把削好的接穗嵌入削好的苗砧内,对好形成层,用牙膏皮卡入捏紧,用手提穗不掉落下来即可。栽植:将接好的苗木放入湿毛巾盖着的盆中,避免阳光照射,分清优良无性系品名,专人负责运输栽植,株行距适宜,栽后浇透一次定根水,栽的深度适宜,注意根系必须与土壤紧密相接。做好无性系号的标记,然后盖上薄膜,四周压紧密封。注意事项:(1)嫁接时间严格控制在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2)麻栎芽苗砧刚露出表土未展叶时取出最好。

6、嫁接后的管理工作

嫁接后二十天左右开始愈合,定期15天浇水一次,一月后并用0.1%的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液结合防病杀虫进行叶面施肥,随后继续封闭塑料膜,当气温逐渐上升,棚内呈现一片蒸气腾腾的状态,棚内相对湿度可达85-90%,6月中下旬苗木开始抽梢,再用以上混合液作叶面追肥。30天后,揭开薄膜两头,使之通风透气,接着逐步去掉薄膜。拆除荫棚,白露节后,气温稍低,蒸腾减少,可把荫棚拆除,此时苗木能经受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增强,根系生长旺盛,有利苗木正常生长。注意事项:揭膜和拆除荫棚时间均选择阴天操作最好。

以上是在湖南郴州地区具体操作的情况,在湖南其他地区及江西等地麻栎生长区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该方法能广泛适用于麻栎生长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