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脂鳞菇菌种及其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1806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桑脂鳞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脂鳞菇菌种及其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桑脂鳞菇(szlgpl),别名:皇冠菇,在分类学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盖目,球盖菇科,多脂鳞伞属(黄伞属)。是一种个大,菌盖厚,肉质细腻,口感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野生珍稀生长在桑树上的食药用菌。由于资源匮乏,野生桑脂鳞菇非常罕见,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树林中,在秋季偶尔才能发现有桑脂鳞菇。该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该菇盖上有一种特殊的黏液----桑脂鳞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acid),这种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是一种单链的多核苷酸长链。(rna又分为三种,即:信使rna,转移rna,即trna,核糖体rna即rrna)。它对人体提高免疫力,抗氧化作用,促进细胞再生与修复,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显著的抗疲劳等,以及抗肿瘤和肺疾,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食药菌罕见品种之一。

现有的桑脂鳞菇无论是个体,还是质量都非常不好,无法提供或满足现有生活中对桑脂鳞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acid)的需要,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现有桑脂鳞菇进行培育的一个过程,使培育后的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不仅个大,质量好,而且大大提高了可提取的桑脂鳞核糖核酸rna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桑脂鳞菇菌种及其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桑脂鳞菇菌种,该桑脂鳞菇菌种作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菌种,所述桑脂鳞菇菌种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892。

一种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包括:

提取桑脂鳞菌丝体中20%桑脂鳞rna;

将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

在所述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加入20%的生长因子vb2,并置于温度为25℃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每天对培养箱中的桑脂鳞菌丝体进行1-2次翻堆,在培养25天后桑脂鳞菌丝体长满袋体;

调节培养箱内温度为22-23℃,待桑脂鳞菌丝体长出瘤状突起后,进行脱袋培养;

待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成熟后,终止培养,并对培养后的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进行采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将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通过培养基并加入生长因子进行培养,其桑脂鳞菌丝体中菌丝生长浓密,长势特别旺盛。而且培养出来的桑脂鳞菌丝体对人体提高免疫力,抗氧化作用,促进细胞再生与修复,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显著的抗疲劳等,以及抗肿瘤和肺疾,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食药菌罕见品种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脂鳞菇菌种,该桑脂鳞菇菌种作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菌种,所述桑脂鳞菇菌种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89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取桑脂鳞菌丝体中20%桑脂鳞rna;

将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

在所述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加入20%的生长因子vb2,并置于温度为25℃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每天对培养箱中的桑脂鳞菌丝体进行1-2次翻堆,在培养25天后桑脂鳞菌丝体长满袋体;

调节培养箱内温度为22-23℃,待桑脂鳞菌丝体长出瘤状突起后,进行脱袋培养;

待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成熟后,终止培养,并对培养后的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进行采取。

上述培养基包括桑木屑60-70%、玉米芯20-35%、麦麸1-10%及石膏粉1-5%;优选为桑木屑65%、玉米芯28%、麦麸5%及石膏粉2%。

上述培养基在培养桑脂鳞菌丝体之前置于压力为0.1mpa的高压蒸汽灭菌装置中进行灭菌1小时。

上述桑木屑为三年以上陈木屑。

上述桑脂鳞菌丝体的培养周期平均为52天。

上述桑脂鳞菌丝体中20%桑脂鳞rna的提取是:采用超声提取法,该提取方法选用频率为25-4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把将要提取的桑脂鳞菌丝体,超声处理15-30分钟,通过离心机3000r/min的条件下10分钟,进行固液分离。

本实施例还对从桑脂鳞菌丝体提取桑脂鳞rna的提取量进行了实验:分别提取20%的桑脂鳞rna,30%的桑脂鳞rna及50%的桑脂鳞rna,并对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提取3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以及提取5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分别通过上述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得到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重量及rna含量结果如下(参见表1):

表1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被提取20%的桑脂鳞rna的菌种,trna,rrna浓度比例最佳,菇产量最高,成熟期最短。

在生长方面: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的菌丝生长浓密,长势旺盛;提取3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的菌丝生长较密,长势较好;提取5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的菌丝生长密,长势一般;没有被提取(0%)桑脂鳞rna的桑脂鳞菌丝体中的菌丝长势很弱。

不同的生长因子对对桑脂鳞菇菌株生长速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vb1和vb2的生长速度最快,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从其他因子差异显著,从菌丝干质量来看,vb2的菌丝干质量最高,达0.0633g,与vb1,肌醇差异显著。从菌丝长势来看,各因子之间差异不大。综合以上分析,本实验选用vb2作为最佳生长因子。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脂鳞菇菌种及其桑脂鳞菇的培养方法,该桑脂鳞菇菌种作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菌种,所述桑脂鳞菇菌种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892。所述方法包括:提取桑脂鳞菌丝体中20%桑脂鳞RNA;将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在所述提取20%桑脂鳞RNA后的桑脂鳞菌丝体中加入20%的生长因子VB2,并置于温度为25℃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对培养箱中的桑脂鳞菌丝体进行1‑2次翻堆,在培养25天后桑脂鳞菌丝体长满袋体;调节培养箱内温度为22‑23℃,待桑脂鳞菌丝体长出瘤状突起后,进行脱袋培养;待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成熟后,终止培养,并对培养后的桑脂鳞菌丝体的子实体进行采取。

技术研发人员:天川皓夫;丁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治市太行紫团饮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3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