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326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在养殖各类水产品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一个池塘养一个种类水产品的方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个水产品的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不仅不能提高产品,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会造成非常大的水资源的浪费,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鱼虾蟹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可靠性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和清理: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地区,选择面积8~15亩、水深1.2~1.5m的池塘,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内水分,深挖池底淤泥15~20cm,曝晒5~8天后,抛洒生石灰水150~220kg/亩,再抛洒高锰酸钾溶液60~80kg/亩;

(2)防逃设施建造:在池塘四周用0.5~1m宽,长1.6~1.8m的钙塑板做围栏,将钙塑板埋入土中20~30cm,夯紧压实,钙塑板上端打上孔眼,用铁丝相互固定;

(3)放养前准备:在3~4月份,在池塘内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种植伊乐藻,保持25~30kg/亩,播种苦草0.06~0.2kg/亩,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60%;播种水草过程中每隔10~15m开设一条宽3~5m的水道以确保光线充足;在4月中旬投放鲜活螺蛳280~350kg/亩;

(4)苗种放养:在5月上旬,选取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每亩放养320~360只;在6月中旬,选取体质健壮的龙虾幼虾,每亩投放8~12kg;在6月中下旬,选取品种优良的鲫鱼、鳜鱼、鲶鱼、鳙鱼,每亩分别投放80~100尾、10~20尾、40~60尾、30~50尾;

(5)饲料喂养:将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混合配置成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投喂鱼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6小时之间;

(6)病虫害防治:鱼苗下塘一周后,用聚维酮碘或90%晶体敌百虫对水体进行消毒,间隔一天再用一次,连续使用3次,预防鱼病;

(7)水质调节:扣蟹放养后每隔12~15天,抛洒生石灰水10~20kg/亩,保持水体ph在7.5~8.5之间,每隔18~22天施用光合细菌液体5~10kg/亩;

(8)鱼虾蟹收获:在龙虾幼虾放养1个月后开始捕捞,捕大留小,到9月中旬不再捕捞龙虾;扣蟹从10月份开始捕捞;10月下旬开始捕捞鱼类,保持鲫鱼50~60尾/亩、鳜鱼10~16尾/亩、鲶鱼30~40尾/亩、鳙鱼20~30尾/亩。

优选地,所述步骤(1)需要安装配套的进排水系统,池内配备2~3kw功率的增氧机一台。

优选地,所述步骤(1)生石灰水的浓度为10~20wt%,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0.8wt%。

优选地,所述步骤(3)水草还可选择轮叶黑藻、水花生。

优选地,所述步骤(5)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的质量配比为6~8:3~5:2~3:1~3:1~3。

优选地,所述步骤(5)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碱酸和泛酸。

优选地,所述步骤(7)生石灰水和光合细菌液体的抛洒时间相隔5~10天。

优选地,所述步骤(8)虾蟹的捕捞使用地笼或虾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包括池塘的选择和清理、防逃设施建造、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喂养、病虫害防治、水质调节、鱼虾蟹收获等步骤,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培养条件的选择,使得虾蟹与多种鱼类混合养殖,,显著提升了鱼类的养殖效率,降低发病几率,明显抑制了中间竞争现象,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

(2)本发明的池塘选择和清理,通过深挖淤泥和抛洒生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去除池底的污物、细菌、杂草,有效改善池塘环境,降低了养殖时的发病率。

(3)本发明的放养前准备,多种水草的覆盖和水道设计,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同时为虾蟹提供庇护所和草料,避免了求偶期的自相残杀。

(4)本发明的饲料喂养,多种饲料混合搭配维生素,为鱼虾蟹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元素,促进快速生长和增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和清理: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地区,选择面积10亩、水深1.2m的池塘,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内水分,深挖池底淤泥16cm,曝晒6天后,抛洒12wt%的生石灰水200kg/亩,再抛洒0.4wt%高锰酸钾溶液68kg/亩;安装配套的进排水系统,池内配备2~3kw功率的增氧机一台。

(2)防逃设施建造:在池塘四周用0.6m宽,长1.6m的钙塑板做围栏,将钙塑板埋入土中25cm,夯紧压实,钙塑板上端打上孔眼,用铁丝相互固定。

(3)放养前准备:在3~4月份,在池塘内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种植伊乐藻,保持25~30kg/亩,播种苦草0.06~0.2kg/亩,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60%;播种水草过程中每隔10~15m开设一条宽3~5m的水道以确保光线充足;在4月中旬投放鲜活螺蛳280~350kg/亩。

(4)苗种放养:在5月上旬,选取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每亩放养360只;在6月中旬,选取体质健壮的龙虾幼虾,每亩投放12kg;在6月中下旬,选取品种优良的鲫鱼、鳜鱼、鲶鱼、鳙鱼,每亩分别投放80~100尾、10~20尾、40~60尾、30~50尾。

(5)饲料喂养:将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按照质量配比8:3:2:3:3混合配置成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投喂鱼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6小时之间。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碱酸和泛酸。

(6)病虫害防治:鱼苗下塘一周后,用聚维酮碘或90%晶体敌百虫对水体进行消毒,间隔一天再用一次,连续使用3次,预防鱼病。

(7)水质调节:扣蟹放养后每隔12~15天,抛洒生石灰水10~20kg/亩,保持水体ph在7.5~8.5之间,每隔18~22天施用光合细菌液体5~10kg/亩。生石灰水和光合细菌液体的抛洒时间相隔5~10天。

(8)鱼虾蟹收获:在龙虾幼虾放养1个月后开始捕捞,捕大留小,到9月中旬不再捕捞龙虾;扣蟹从10月份开始捕捞;10月下旬开始捕捞鱼类,保持鲫鱼50~60尾/亩、鳜鱼10~16尾/亩、鲶鱼30~40尾/亩、鳙鱼20~30尾/亩。虾蟹的捕捞使用地笼或虾笼。

实施例2

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和清理: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地区,选择面积12亩、水深1.3m的池塘,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内水分,深挖池底淤泥17cm,曝晒5天后,抛洒17wt%的生石灰水190kg/亩,再抛洒0.6wt%高锰酸钾溶液70kg/亩;安装配套的进排水系统,池内配备2~3kw功率的增氧机一台。

(2)防逃设施建造:在池塘四周用0.7m宽,长1.6m的钙塑板做围栏,将钙塑板埋入土中30cm,夯紧压实,钙塑板上端打上孔眼,用铁丝相互固定。

(3)放养前准备:在3~4月份,在池塘内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种植伊乐藻,保持30kg/亩,播种苦草0.15kg/亩,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60%;播种水草过程中每隔13m开设一条宽3m的水道以确保光线充足;在4月中旬投放鲜活螺蛳330kg/亩。

(4)苗种放养:在5月上旬,选取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每亩放养340只;在6月中旬,选取体质健壮的龙虾幼虾,每亩投放10kg;在6月中下旬,选取品种优良的鲫鱼、鳜鱼、鲶鱼、鳙鱼,每亩分别投放80~100尾、10~20尾、40~60尾、30~50尾。

(5)饲料喂养:将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按照质量配比7:3:2:3:2混合配置成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投喂鱼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6小时之间。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碱酸和泛酸。

(6)病虫害防治:鱼苗下塘一周后,用聚维酮碘或90%晶体敌百虫对水体进行消毒,间隔一天再用一次,连续使用3次,预防鱼病。

(7)水质调节:扣蟹放养后每隔12~15天,抛洒生石灰水10~20kg/亩,保持水体ph在7.5~8.5之间,每隔18~22天施用光合细菌液体5~10kg/亩。生石灰水和光合细菌液体的抛洒时间相隔5~10天。

(8)鱼虾蟹收获:在龙虾幼虾放养1个月后开始捕捞,捕大留小,到9月中旬不再捕捞龙虾;扣蟹从10月份开始捕捞;10月下旬开始捕捞鱼类,保持鲫鱼50~60尾/亩、鳜鱼10~16尾/亩、鲶鱼30~40尾/亩、鳙鱼20~30尾/亩。虾蟹的捕捞使用地笼或虾笼。

实施例3

一种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和清理: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的地区,选择面积15亩、水深1.5m的池塘,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内水分,深挖池底淤泥20cm,曝晒8天后,抛洒20wt%的生石灰水220kg/亩,再抛洒0.3wt%高锰酸钾溶液60kg/亩;安装配套的进排水系统,池内配备2~3kw功率的增氧机一台。

(2)防逃设施建造:在池塘四周用1m宽,长1.8m的钙塑板做围栏,将钙塑板埋入土中30cm,夯紧压实,钙塑板上端打上孔眼,用铁丝相互固定。

(3)放养前准备:在3~4月份,在池塘内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种植伊乐藻,保持25kg/亩,播种水花生0.08kg/亩,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60%;播种水草过程中每隔12m开设一条宽4m的水道以确保光线充足;在4月中旬投放鲜活螺蛳320kg/亩。

(4)苗种放养:在5月上旬,选取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每亩放养330只;在6月中旬,选取体质健壮的龙虾幼虾,每亩投放9kg;在6月中下旬,选取品种优良的鲫鱼、鳜鱼、鲶鱼、鳙鱼,每亩分别投放80~100尾、10~20尾、40~60尾、30~50尾。

(5)饲料喂养:将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按照质量配比6:5:3:3:2混合配置成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投喂鱼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6小时之间。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烟碱酸和泛酸。

(6)病虫害防治:鱼苗下塘一周后,用聚维酮碘或90%晶体敌百虫对水体进行消毒,间隔一天再用一次,连续使用3次,预防鱼病。

(7)水质调节:扣蟹放养后每隔12~15天,抛洒生石灰水10~20kg/亩,保持水体ph在7.5~8.5之间,每隔18~22天施用光合细菌液体5~10kg/亩。生石灰水和光合细菌液体的抛洒时间相隔5~10天。

(8)鱼虾蟹收获:在龙虾幼虾放养1个月后开始捕捞,捕大留小,到9月中旬不再捕捞龙虾;扣蟹从10月份开始捕捞;10月下旬开始捕捞鱼类,保持鲫鱼50~60尾/亩、鳜鱼10~16尾/亩、鲶鱼30~40尾/亩、鳙鱼20~30尾/亩。虾蟹的捕捞使用地笼或虾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