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434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在树木主干上环割,由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养料的筛管,会引起根部饥饿而使树木死亡,故有“树怕剥皮”一说。但有些植物如梨、苹果等果树,以及杜仲、黄檗、厚朴等木本皮类药用植物,进行环割剥皮再生试验,获得成功。剥皮再生需要有适合的条件,如树木枝叶必须繁茂,生长旺盛;剥皮时间应在形成层活动旺盛时期,剥皮后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还要有正确的剥皮方法,尽量使树干表面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等。剥皮再生成活的原理,主要是暴露面上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和少数残留的形成层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很快恢复了分裂能力,大约在1个月左右,就基本上建立起树皮的雏形。剥皮再生可用于皮类药材的生长,在果树栽培上,环割原理亦有应用。如在开花期,适当环割枝干,可暂时阻碍有机物质向下输送,增加伤口上部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实品质。剥皮宽度以当年能愈合为宜,一般不超过0.5厘米,多用于生长过旺的侧枝或徒长枝。但同一树上进行多次环割,易引起生长衰弱,缩短树龄。

传统的环剥方法是人工使用环剥刀,进行手工的操作,不仅非常费力,环剥的效率非常低,而且环剥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着力点,操作时,极易损伤树干的木质层,造成树木损伤,造成树势早衰,影响开花结果;另外手工工具切出的环剥槽切口不整齐,而且经常常常留有毛边,减缓了树木的愈合速度,对于大直径的树木,传统的环剥工具很难进行切割,对于较高的环剥位置,需要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进行环切,增加了操作的不稳定性,不能保证环剥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包括移动台、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移动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内设有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之间固定连接有剥刀,剥刀位于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边缘处且对称设置;所述上切割刀片和下切割刀片固定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通过皮带传动结构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固定罩的后方设有乳膏喷管,乳膏喷管连通有抽料泵和愈合膏箱;所述移动台滑动连接有支撑台,移动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嵌套在支撑台内,支撑台设有滑槽,滑块与支撑台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套设有丝杆,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延伸至支撑台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移动台右侧底部设有指针,指针下方设有刻度尺,刻度尺与支撑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台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万向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罩左侧开口并位于移动台左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与移动台和固定罩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台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和抽料泵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与蓄电池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基座和支撑台之间设有伸缩导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电机驱动的切割刀片和剥刀,对树皮进行高效的切割和剥皮;本发明设有丝杆调节的移动台、指针和刻度尺对环切的深度和宽度进行精确的控制,避免伤及树木主干的木质层,保证环切的安全性;本发明设有愈合乳膏喷涂装置,对环切后树木的环切槽进行喷涂,避免树木发生感染溃烂,保证伤口愈合;本发明设有固定转动装置、升降装置和丝杆调节的移动台,实现了环形切剥,保证切口的整齐不留毛边,加快伤口愈合,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树木的环剥和不同高度位置的环剥,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剥刀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剥刀的立体图;

图4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移动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精确果树环剥装置中固定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台;2-固定罩;3-从动轴;4-上切割刀片;5-下切割刀片;6-剥刀;7-皮带传动机构;8-驱动电机;9-蓄电池;10-控制器;11-乳膏喷管;12-抽料泵;13-愈合膏箱;14-支撑台;15-滑块;16-丝杆;17-转把;18-指针;19-刻度尺;20-第一活塞杆;21-第一液压缸;22-升降基座;23-伸缩导向柱;24-支撑杆;25-固定套;26-连接横杆;27-固定转动装置;28-固定环;29-转动滚轮;30-弹性伸缩杆;31-挤压滚轮;32-第二活塞杆;33-第二液压缸;3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精确果树环剥装置,包括移动台1、驱动电机8、蓄电池9和控制器10;所述移动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2,固定罩2左侧开口并位于移动台1左侧,固定罩3内设有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之间固定连接有剥刀6,剥刀6位于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边缘处且对称设置;上切割刀片4、下切割刀片5和剥刀6配合对树皮进行环切;所述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之间的距离小于0.5厘米;所述所述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固定连接有从动轴3,从动轴2通过轴承与移动台1和固定罩2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3通过皮带传动结构7连接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与移动台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8电性连接有蓄电池9,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传动结构7带动从动轴3转动,蓄电池9与移动台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2的后方设有乳膏喷管11,乳膏喷管11将果树愈伤膏喷到环切处;所述乳膏喷管11连通有抽料泵12和愈合膏箱13;所述移动台1上设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与移动台1固定连接,控制器10与驱动电机8和抽料泵12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移动台1滑动连接有支撑台14,所述移动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嵌套在支撑台14内,支撑台14设有滑槽,滑块15与支撑台14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5套设有丝杆16,丝杆16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6延伸至支撑台14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把17,转动转把17带动丝杆16转动,进而带动滑块15和移动台1转动;所述移动台1右侧底部设有指针18,指针18下方设有刻度尺19,刻度尺19与支撑台14固定连接,便于观察移动台1的横向移动距离。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支撑台1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20,第一活塞杆20带动支撑台14上、下移动,第一活塞杆20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1,第一液压缸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基座22,第一液压缸21与蓄电池9和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基座21和支撑台14之间设有伸缩导向柱23,伸缩导向柱23使得升降作业更加稳定可靠;所述升降基座2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底部设有万向轮34,万向轮34围绕树干转动;所述支撑杆24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转动装置27;所述固定转动装置27设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为开口的弧形环;所述固定环28内侧间隔分布有转动滚轮29和挤压滚轮31;所述转动滚轮29通过弹性伸缩杆30与固定环2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滚轮31连接有第二活塞杆32,第二活塞杆32连接有第二液压缸33,第二液压缸33与固定环2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33与蓄电池9和控制器10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推动本装置,将果树的树干嵌套在固定环28内,使转动滚轮29抵接在树干上,通过控制器10,启动第二液压缸33,第二活塞杆32推动挤压滚轮31抵接在树干上,调节第二活塞杆32,使得固定转动装置27固定在树干上,关闭第二液压缸33,万向轮34抵接在地面上,启动第一液压缸21,第一活塞杆20,推动支撑台14和其上装置向上移动,使切割刀片到达需要环切位置的高度,关闭第一液压缸21;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传动机构7带动上切割刀片4、下切割刀片5和剥刀6转动,转动转把17,转把17带动丝杆16转动,进而带动滑块1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台1、上切割刀片4、下切割刀片5和剥刀6向左移动,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对树皮进行横向的切割,剥刀6将树皮从树木主干上剥离,通过观察指针18和刻度尺19以及转动转把17,精确控制上切割刀片4和下切割刀片5切割的深度,避免损伤树木的木质层,固定罩2防止碎屑飞溅,造成危险,推动支撑台14围绕树干做圆周运动,转动滚轮19和挤压滚轮31在树干上滚动,万向轮34在以树干为圆心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上切割刀片4、下切割刀片5和剥刀6对树皮进行环切,切割时装置运行稳定,切口整齐,便于树木愈合;通过控制器10,启动抽料泵12,抽料泵12将愈伤膏箱13中的果树愈合膏抽至乳膏喷管11后喷出到环切的切口槽中,避免树木环切槽发生腐烂病菌的感染,避免影响树木愈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