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93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含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稻飞虱的主要手段,但是,多年来化学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害虫的抗性问题。世代多、繁殖量大、世代重叠的害虫抗体上升速度快,稻飞虱、叶蝉、粉虱等就是这样的害虫。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褐飞虱已对吡虫啉类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寻求代替吡虫啉的防治药剂就显得尤为必要。吡蚜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属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具有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和触杀作用,可使害虫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传导,也能在韧皮部传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对水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ja_me),是一类脂肪酸的衍生物,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茉莉酸是一种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病原物、激发子(elicitor)及创伤(wounding)诱导植物防卫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并且其本身也可作为激发子。茉莉酸甲酯应用于稻飞虱已经有相关的报道,如吴莹莹,黄凤宽等人发表的《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后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表明水稻经茉莉酸甲酯诱导后能对褐飞虱产生抗性,诱导水稻植株产生系统防御反应。在农业生产中,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使用后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次数多将会加重环境污染。而通过不同组分的农药成分进行复配,能有效克服以上缺点。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以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混配的组合物用于稻飞虱的防治尚无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吡蚜酮与茉莉酸甲酯的组合物,其配方增效显著,能有效的控制稻飞虱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能够延缓害虫的抗性发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吡蚜酮与茉莉酸甲酯的组合物,有效成分由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组成,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5-20:1,优选的,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的重量比为10:1。所述的组合物,吡蚜酮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茉莉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为0.5-5.0%。所述的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剂,可农业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比较好的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所述的组合物制备为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所需要的辅助剂包括溶剂、填料、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两个有效成分以合理的重量比混配,协同增效明显,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延长吡蚜酮的使用寿命。(2)本发明中,茉莉酸甲酯能诱导植物防卫基因表达,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测定杀虫剂活性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一、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实施例1:吡蚜酮、茉莉酸甲酯及其混剂对水稻褐飞虱室内毒力测定供试对象: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采自广西南宁,室内饲养第二代。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1-2008》,采用稻茎浸渍法。连根拔出健壮的分蘖期至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剪成15cm长的带根稻茎,3株一组,于阴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将稻茎分别在稀释好的药剂中浸30s,取出晾干后,以浸湿的脱脂棉包住根部放入培养杯中,吸取3龄中期若虫放入培养杯中,每杯20头,设浸清水为空白对照,每一浓度重复3次。处理后置温度为27℃、光周期为16h:8h(l:d)的培养箱中饲养,5天后检查死亡数。将害虫校正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y),处理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得出毒力回归方程,采用孙云沛法求出各混配比例的共毒系数(ctc),并评价二者混用的增效作用,即当共毒系数(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ati/混剂tti)×100试验结果见表1。表1吡蚜酮、茉莉酸甲酯及其混剂对稻飞虱联合毒力测定表供试药剂配比lc50(mg/l)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ctc)吡蚜酮(a)/1.14722.95//茉莉酸甲酯(b)/8.26100.00//a:b5:11.08761.35619.13123.0a:b8:10.92895.67653.74137.0a:b10:10.691195.25666.32179.4a:b12:10.811013.40675.03150.1a:b15:10.88942.16684.02137.7a:b18:10.92896.21690.17129.9a:b20:10.91904.86693.29130.5a:b1:11.76469.83411.48114.2a:b1:106.72122.93156.6378.5表1的测定试验表明,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在重量比为5-20:1的范围内混配对稻飞虱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当吡蚜酮和茉莉酸甲酯在重量比为10:1时,共毒系数为179.4,混配剂增效明显,有利于减少农药用量,在田间试验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二、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22%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悬浮剂配方:按量称取吡蚜酮20%、茉莉酸甲酯2.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2.5%(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1.5%(润湿剂)、2.5%聚乙烯醇(增稠剂)、有机硅0.2%(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实施例2:30%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悬浮剂配方:按量称取吡蚜酮25%、茉莉酸甲酯5%、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0%(分散剂)、聚萘甲醛磺酸钠3.5%(润湿剂)、乙二醇2.5%(抗冻剂)、黄原胶0.8%(增稠剂)、有机硅0.3%(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实施例3:10.5%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悬浮剂配方:按量称取吡蚜酮10.0%、茉莉酸甲酯0.5%、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8%(分散剂)、聚萘甲醛磺酸钠3.5%(润湿剂)、乙二醇1.5%(抗冻剂)、黄原胶0.8%、0.3%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高速剪切后即得含有吡蚜酮·茉莉酸甲酯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实施例4:52.5%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水分散粒剂配方:按量称取吡蚜酮50.0%、茉莉酸甲酯2.5%、十二烷苯磺酸钠4%(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10%(分散剂),凹凸棒土(填料)补足至100%。实施例5:35.0%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水分散粒剂配方:按量称取吡蚜酮33%、茉莉酸甲酯2.0%、十二烷苯磺酸钠3%(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分散剂),白炭黑10%(填料),硅藻土(填料)补足至100%。实施例4-5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吡蚜酮、茉莉酸甲酯及润湿剂、分散剂加入载体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加10~25%的水,然后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剂型为水分散粒剂。三、大田药效实施例实施例1: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22%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飞虱(gb/t17980.4—2000)》试验概况:试验于2015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市郊水稻田中实施,施药当天天气晴朗,温度23~31℃,东南风2级,药后4d未降雨。试验药剂均采用2次稀释法稀释药剂,各小区按规定以45kg/亩兑水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正值孕穗期,稻飞虱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发生(其中白背飞虱约占25%,褐飞虱约占75%),虫量20~35头/丛,处于2~3龄若虫盛发期。试验药剂:以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作为处理1#所用药剂;以25%吡蚜酮悬浮剂为处理2#所用药剂;以10%茉莉酸甲酯悬浮剂为处理3#所用药剂;以不施药的为空白对照(ck)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法调查10点,每点2丛,共20丛,于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14d分别调查残虫量,计算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t0—药剂处理区药前虫数;pt1:药剂处理区药后虫数;ck0:空白对照区药前虫数;ck1:空白对照区药后虫数。试验结果见表2。表222%吡蚜酮·茉莉酸甲酯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统计表表2可以看出,处理1#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分别小于处理2#、处理3#的情况下,药后3、14d对稻飞虱的防效要优于处理2#和处理3#。这说明吡蚜酮与茉莉酸甲酯的合理混配对稻飞虱增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及用药次数,对延缓水稻飞虱抗性和降低防治成本有积极意义。本次试验,所有参试药剂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对稻苗安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