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917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滴灌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田间滴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将滴灌带固定,防止滴灌带位置移动的滴灌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技术作为高效的微灌技术,因其节水、灌溉均匀度高等特点,在新疆等干旱少雨地区广泛应用。小麦属冷凉作物,生育期间不宜铺膜,而新疆早春风沙严重,滴灌带常随风沙移动使得水肥施用不均匀,影响小麦的均匀生长,不利于滴灌小麦的稳产和高产创造。因此往往在滴灌带铺设完之后,需要开浅沟,将滴灌带浅埋在地表1-2cm之间,这样大大增加了田间作业量,且滴孔易堵塞。

中国专利“CN 204132098 U”公开了一种防止田间滴灌带移动位置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固定带于固定孔配合间距为定值,适应能力不好,且两端部固定强度差,因此提出一种滴灌带固定装置,可以适应多种种植行距,且固定装置端部插于土地中固定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收集重复利用,可适用于不需覆膜的作物,适应多种种植行距,且固定装置端部插于土地中固定强度好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带固定装置,包括基带(1)和绑带(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的两端设有固定钉(2),所述固定钉(2)上设有倒刺(21),所述基带(1)上设有若干绑扎孔(12),所述绑带(14)能够穿过绑扎孔(12)和/或卡合在绑扎孔(12)内形成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能够将滴灌带与基带(1)固定,所述固定机构为如下结构的一种:

绑带(14)的一端设有楔形卡块,绑带(14)上设有楔形凸起(141),所述楔形卡块上设有卡合楔形凸起(141)的通孔,所述楔形凸起(141)能够穿过楔形卡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固定;

或者,绑带(14)的两端均设有呈倒刺状的卡头,卡头能够单向穿过绑扎孔(12),与基带(1)形成闭环;

或者,绑带(14)表面设有楔形凸起(141),绑扎孔(12)内设有与楔形凸起卡合的凸块,所述绑带(14)穿过绑扎孔(12)内楔形凸起(141)与凸块卡合,将绑带(14)与绑扎孔(12)相对固定。

实际使用时:麦田种植不需要覆膜,而新疆又属于风沙地带,滴灌带稳固需要固定装置实现,据作物需求,通过一块或多块基带(1)的连接,基带(1)上设有若干绑扎孔(12),在任意两绑扎孔(12)间放置好滴灌带(3)后,用绑带(14)一端或两端穿过绑扎孔(12)后,绑扎固定好绑带(14),将滴灌带绑扎固定于基带(1)上;

所述绑带(14)能够穿过绑扎孔(12)和/或卡合在绑扎孔(12)内形成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能够将滴灌带与基带(1)固定,所述固定机构为如下结构的一种:

绑带(14)的一端设有楔形卡块,绑带(14)上设有楔形凸起(141),所述楔形卡块上设有卡合楔形凸起(141)的通孔,所述楔形凸起(141)能够穿过楔形卡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固定;绑带(14)无楔形卡块的一端可穿过楔形卡块的通孔,通孔上设有楔形凹槽,在楔形凸起(141)和通孔上楔形凹槽的作用下使得滴灌带紧固固定于基带(1)上;

或者,绑带(14)的两端均设有呈倒刺状的卡头,卡头能够单向穿过绑扎孔(12),与基带(1)形成闭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绑扎孔(12)穿卡头,使得滴灌带紧固固定于基带(1)上;

或者,绑带(14)表面设有楔形凸起(141),绑扎孔(12)内设有与楔形凸起卡合的凸块,所述绑带(14)穿过绑扎孔(12)内楔形凸起(141)与凸块卡合,将绑带(14)与绑扎孔(12)相对固定。

基带(1)的两端部设有固定钉(2),固定钉(2)可较深的插入土地,且固定钉(2)上设有倒刺(21),这样使固定钉(2)和基带(1)都可稳固的固定于地面,滴灌带(3)绑扎于基带(1)上,使得滴灌带(3)位置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绑扎孔(12)为直孔或楔形孔的一种。

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情况,可选取直孔或楔形孔作为绑扎孔,这样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更稳固的固定滴灌带方式。

作为改进:所述基带(1)与固定钉(2)之间或者基带与基带(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13),所述连接机构(13)为以下结构的一种:

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插接凸起或凹糟;

或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舌钩组合;

或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可相互配合的按扣。

实际使用时:连接条间或连接条和固定钉间通过连接机构(13)连接,当连接机构为插接凸起和凹槽组合时,一连接条或固定钉上的凸起插于另一条连接条或固定钉上时,凸起与凹槽相配合,且用螺栓紧固;舌钩组合连接时,一连接条的勾舌和固定扣间配合,使得连接条间,或连接条与固定钉(2)固定连接,或在连接条端部设有可相互配合的按扣,使连接条间,或连接条与固定钉(2)相互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基带(1)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或硬质材料中的一种。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不同需求,为取得更好的紧固滴灌带效果,选取基带(1)即连接条的材料为硬质橡胶、木板或金属材料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为基带,12为绑扎孔,13为连接机构,14为绑带,141为楔形凸起,2为固定钉,21为倒刺,3为滴灌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滴灌带固定装置,包括基带1和绑带1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的两端设有固定钉2,所述固定钉2上设有倒刺21,所述基带1上设有若干绑扎孔12,所述绑带14能够穿过绑扎孔12和/或卡合在绑扎孔12内形成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能够将滴灌带与基带1固定,所述固定机构为如下结构的一种:

绑带14的一端设有楔形卡块,绑带14上设有楔形凸起141,所述楔形卡块上设有卡合楔形凸起141的通孔,所述楔形凸起141能够穿过楔形卡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固定;

或者,绑带14的两端均设有呈倒刺状的卡头,卡头能够单向穿过绑扎孔12,与基带1形成闭环;

或者,绑带14表面设有楔形凸起141,绑扎孔12内设有与楔形凸起卡合的凸块,所述绑带14穿过绑扎孔12内楔形凸起141与凸块卡合,将绑带14与绑扎孔12相对固定。

实际使用时:麦田种植不需要覆膜,而新疆又属于风沙地带,滴灌带稳固需要固定装置实现,据作物需求,通过一块或多块基带1的连接,基带1上设有若干绑扎孔12,在任意两绑扎孔12间放置好滴灌带3后,用绑带14一端或两端穿过绑扎孔12后,绑扎固定好绑带14,将滴灌带绑扎固定于基带1上;基带1的两端部设有固定钉2,固定钉2可较深的插入土地,且固定钉2上设有倒刺21,这样使固定钉2和基带1都可稳固的固定于地面,滴灌带3绑扎于基带1上,使得滴灌带3位置固定。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绑带14的一端设有楔形卡块,绑带14上设有楔形凸起141,所述楔形卡块上设有卡合楔形凸起141的通孔,所述楔形凸起141能够穿过楔形卡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固定。

实际使用时:绑带14的一端设有楔形卡块,绑带14上设有楔形凸起141,所述楔形卡块上设有卡合楔形凸起141的通孔,所述楔形凸起141能够穿过楔形卡块上的通孔并与该通孔固定;绑带14无楔形卡块的一端可穿过楔形卡块的通孔,通孔上设有楔形凹槽,在楔形凸起141和通孔上楔形凹槽的作用下使得滴灌带紧固固定于基带1上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绑带14的两端均设有呈倒刺状的卡头,卡头能够单向穿过绑扎孔12,与基带1形成闭环;

实际使用时:绑带14的两端均设有呈倒刺状的卡头,卡头能够单向穿过绑扎孔12,与基带1形成闭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绑扎孔12穿卡头,使得滴灌带紧固固定于基带1上;

实施例4:与实施例1~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绑带14表面设有楔形凸起141,绑扎孔12内设有与楔形凸起卡合的凸块,所述绑带14穿过绑扎孔12内楔形凸起141与凸块卡合,将绑带14与绑扎孔12相对固定。

实施例5:与实施例1~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绑扎孔12为直孔或楔形孔的一种。

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情况,可选取直孔或楔形孔作为绑扎孔,这样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更稳固的固定滴灌带方式。

实施例6:参考图5和图6,与实施例1~5相比,所述连接机构13为: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插接凸起或凹糟;

实际使用时:连接条间或连接条和固定钉间通过连接机构13连接,当连接机构为插接凸起和凹槽组合时,一连接条或固定钉上的凸起插于另一条连接条或固定钉上时,凸起与凹槽相配合,且用螺栓紧固。

实施例7:与实施例1~6相比,其不同地方在于: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舌钩组合。

实际使用时:所述舌钩组合连接时,一连接条的勾舌和固定扣间配合,使得连接条间,或连接条与固定钉2固定连接。

实施例8:与实施例1~7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钉2和连接条端部设有可相互配合的按扣。

实际使用时:在连接条端部设有可相互配合的按扣,使连接条间,或连接条与固定钉2相互连接。

实施例9:与实施例1~8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基带1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或硬质材料中的一种。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不同需求,为取得更好的紧固滴灌带效果,选取基带1即连接条的材料为硬质橡胶、木板或金属材料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的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