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615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番茄的选育与栽植,特别涉及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可食用蔬菜,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因此我国各地的人们都喜爱食用番茄。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绿熟期、微熟期、半熟期、坚熟期、完熟期。通常在坚熟期采摘的番茄风味口感最佳。

但是番茄果实具有不耐贮藏和运输的缺点,在销售旺季,大量番茄被堆积在仓库内,十分容易发生腐烂、变质,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经济损失。为此,市面上通过进行耐贮运的番茄的选育以延长番茄的供应期,延长番茄腐烂、变质的时间,有利于南北方之间的番茄调运。为了方便采摘,大多数番茄会选择在绿熟期或者微熟期就进行采摘,“倍盈”和“fa189”作为两种进口型耐储运番茄,其种子价格较为昂贵。“倍盈”番茄的硬度高,但其转红度较差,需要通过催红贩售,这样的“倍盈”番茄会影响番茄的食用口感;“fa189”虽然转红度较好,但其在微熟期采摘后进入坚熟期的时间以及坚熟期的持续时间要短于“倍盈”番茄,耐储运性较差。

在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陆春贵等人发表的《番茄果实耐贮性遗传效应的研究》中显示,番茄果实的耐贮性是通过果实成熟缓慢实现的,其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中等。但是该论文中同样表示,国内对耐贮番茄的亲本选择和选配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培育出耐贮性强且果实又能正常转红的优良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提供一种能够选育出耐贮性强且果实又能正常转红的优良组合番茄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荷兰引进番茄品种“倍盈”,选取果形指数在0.8以上、硬度在0.84~0.88kg/cm3的红果番茄果实作为母本初代,经过7~9代连续自交分离筛选后,选育体积大于母本初代的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在0.84以上、硬度在0.87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进行留种作为母本;

(2)由以色列引进番茄品种“fa189”,选取果形指数在0.75以上、硬度在0.80~0.85kg/cm3的红果番茄果实作为父本初代,经过8~10代连续自交分离筛选后,选育体积大于父本初代的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在0.82以上、硬度在0.85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进行留种作为父本;

(3)将父本与母本进行杂交,选育果形指数在0.85以上,硬度在0.91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作为亲本;

(4)将亲本提纯复壮后,选育得到果形指数在0.85以上,硬度在0.91kg/cm3以上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本初代“倍盈”番茄为从荷兰先正达公司选育的杂交大红果番茄,是无限生长型,其为半蔓生,茎叶绒毛短稀,生长势强,节间中等,果面无茸毛,果形指数在偏0.8左右,果形呈扁圆形,果皮红色但略带橙,其果实均匀,果实硬,具有抗叶霉病、枯萎病、黄蒌病、根腐病、灰斑病、灰霉病等番茄花叶病毒的能力;果实处于微熟期与坚熟期的转化时期被延长,实现了“倍盈”番茄的耐贮运,但是也正是由于微熟期到坚熟期的转化时期被延长的转化时间被延长,番茄果实呈现的颜色会略带橙色,给消费者一种还未完全熟透的错觉,影响销量;

父本初代的“fa189”番茄为从以色列海泽拉公司选育的杂交红果番茄,其果实颜色红度要高于“倍盈”番茄,但是果实相较于“倍盈”较小,果形指数在0.85左右,果形较“倍盈”要圆,具有抗叶霉病、枯萎病、黄蒌病、根腐病、灰斑病、灰霉病等番茄花叶病毒的能力;耐贮运性好但是不如“倍盈”番茄;

“倍盈”和“fa189”这两种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规的进口品种,并且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品种了,通过将母本初代“倍盈”连续自交后,筛选果实较母本初代大、果形较母本初代更加圆、硬度较母本初代更加硬的性状稳定的母本;同理将父本初代“fa189”连续自交后,得到果实较父本初代大、果形较父本初代更加圆、硬度较父本初代更加硬的父本,利用杂种优势,将父本和母本杂交,由于果实的耐贮运和硬度具有加性效应,且父本与母本之间的互补性基因较少,因此,能够得到硬度较均要父本与母本高,果实圆润的红果番茄;

将红果番茄通过提纯复壮后,使亲本的性状趋于稳定,再通过复壮使亲本的性状能够得到恢复,进而得到果形指数在0.85以上,硬度在0.91kg/cm3以上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进行留种。

作为优选,所选择的母本初代的植株性状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母本初代的果实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橙红,果肩颜色较母本初代的果实颜色浅,果面光滑带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本初代的植株性状有助于区分杂株、病株和弱株并能够及时做好拔除工作,提高母本初代自交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杂株、病株和弱株影响母本初代的自交。

作为优选,所选择的母本的植株性状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较母本初代叶片颜色深;母本的果实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较母本初代果实颜色更红,果肩颜色较母本的果实颜色浅,果面光滑带棱,棱深较母本初代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本的植株性状有助于区分杂株、病株和弱株并能够及时做好拔除工作,提高母本自交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杂株、病株和弱株影响母本的自交;同时筛选比母本初代果实颜色深的果实,在确保硬度的前提下,将坚熟期较早的番茄果实逐渐筛选出来作为母本,有利于在杂交过程中,提高杂交种的鲜艳度,同时逐步向果棱的较浅的方向筛选,能够避免由于果棱的存在造成果实开裂的问题,同时与父本的性状能够更加接近,减少互补基因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选择的父本初代的植株性状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父本初代的果实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为大红色,无果肩,果实光滑无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父本初代的植株性状有助于区分杂株、病株和弱株并能够及时做好拔除工作,提高父本初代自交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杂株、病株和弱株影响父本初代的自交。

作为优选,所选择的父本的植株性状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较父本初代叶片颜色深;父本的果实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较父本初代果实颜色更红,无果肩,果面光滑无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父本的植株性状有助于区分杂株、病株和弱株并能够及时做好拔除工作,提高父本自交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杂株、病株和弱株影响父本的自交;同时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筛选比父本初代果实更加红的番茄,能有利于在杂交过程中,去弥补母本番茄红色欠缺的问题,使杂交种的颜色相较于“倍盈”更加红,在“色”度方面提高人们对杂交种番茄的认可度。

作为优选,所选择的亲本的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较母本更红,无果肩,果面光滑无棱,维c含量大于1.09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5.2%总糖大于3.77g/100g,总酸大于2.91g/k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本番茄的颜色较母本更加红,可食用性提高;无果肩和果棱相较于有果肩和果棱的番茄,表皮更加光滑,不易开裂,果肩和果棱中容易藏脏,无果肩和果棱的番茄表面不易附着脏污。

作为优选,所选育得到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的性状还包括有果实颜色较母本更红,无果肩,果表光滑无棱,番茄维c含量大于1.09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5.2%总糖大于3.77g/100g,总酸大于2.91g/k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选育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经过提纯复壮后,其性状可以判断,以成功保留杂交种亲本的性状优势,通过番茄维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能够确定复壮的效果,同时,维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的含量代表着番茄的营养价值,在提高耐贮运性的同时,该育种方法能够保障该番茄中的营养价值不被破坏,总酸和总糖的含量能够丰富番茄的口感,在提高耐贮运性的同时,该番茄果实仍然具有较好的口感。

作为优选,选取有机质0.6~1%,速效氮含量15~20ppm,速效磷10~20ppm,速效钾60~100ppm的土壤作为番茄果实的栽植田块,并去除栽植田块周围的遮荫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质0.6~1%,速效氮含量15~20ppm,速效磷10~20ppm,速效钾60~100ppm的土壤为中等肥力的土壤,选用中等肥力的土壤能够在选育过程中,避免土壤原因造成番茄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而出现由于环境原因导致假突变,进而提高选育过程中的准确性,去除遮荫物同样能够避免由于遮荫物存在导致的番茄植株生长环境出现差异,同样减少了由于生长环境差异造成的假突变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父本比母本的播种期提早7~10天,母本去雄、采父本授粉后的花去掉萼片并做好标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番茄植株花朵的雌蕊比雄蕊早熟,将父本提前播种,能够使雌蕊和雄蕊的花期相遇,同时,母本去雄能够避免植株自交而影响杂交结果。

作为优选,杂交结束后,追施1~2次钾肥后得到番茄果实,番茄果实采收后通过存放后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钾肥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在杂交结束后,通过钾肥能避免果实的生长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提高种子的饱满度和出芽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果色鲜艳度佳,酸度和甜度平衡,食用口感佳,营养丰富,且果实硬度高,半熟期与坚熟期的持续时间较长,具有耐贮运的特点,在贮运过程中,由于其无果棱果肩,不易开裂,进一步提高了番茄的贮运能力,延长了番茄腐烂或变质的时间,进而减少了番茄在贮运过程中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2、本发明中选择的母本初代材料“倍盈”和父本初代材料“fa189”均具有耐贮运的特点,且耐贮运基因为加性效应,通过选育可得到耐贮运效果更好的番茄,且“倍盈”和“fa189”之间的互补基因较少,在经过多代自交选育过程中,进一步减少父本和母本之间的互补基因,减少了由于互补基因的存在导致的选育品种性状不明显的缺点,同时,在自交选育过程中,定向选择果形较前代圆,果实较前代大,果肩较前代浅的番茄,有利于选育出所需要的基因,通过“fa189”的果色补充“倍盈”果色较浅的问题,保障了选育番茄的果色鲜艳度;

3、本发明通过对亲本通过单株-株系-混合采种的选择方法进行提纯复壮,避免选育得到的番茄果实退化,使其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优良品质和抗性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的选育谱系示意图;

图2为比较试验的田间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耐贮运番茄的选育方法,其选育过程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育种的。

母本初代材料:2005年春季从荷兰先正达公司引进的红果番茄,品种为“倍盈”。

父本初代材料:2004年秋季从以色列海泽拉公司引进的红果番茄,品种为“fa189”。

复合肥为选购为山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西红柿专用肥。

实施例一

2004年秋,在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选取栽植田块,经检测后该栽植田块中有机质的含量为0.7%,速效氮含量为18ppm,速效磷含量为15ppm,速效钾含量为60ppm。

父本初代的自交选育

(1.1)2004年12月05日,除去栽植田块内所有的杂株,并去除栽植田块周围2m以内且高度超过10cm的植株;

(1.2)2004年12月6日,每亩地施有机肥1000-1500kg,配施适量复合肥、钙镁磷肥和硼肥共计10kg,并搭建大棚;

(1.3)2004年10月15日,同时进行“fa189”的育苗;2004年11月20日进行移苗;2004年12月10日在栽植田块中定植,每亩地栽植2000株;

(1.4)当第一穗果实长至2x2cm时,开始第一次追肥,当第三穗果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2穗果追肥一次,追肥量每亩施复合肥配施适量钾肥共计10kg;

(1.5)当植株藤蔓长到40cm高时,拆除大棚,每株插一根长度在2m以上的细竹竿,引蔓苗缠绕在细竹竿上;当植株藤蔓高度缠绕至位于细竹竿40m高时,剪去除缠绕在细竹竿上的主蔓以外的其他侧蔓;

(1.6)至“fa189”的果实进入完全成熟期后,选择其中果实性状为果实颜色为大红色,无果肩,果实光滑无棱,选取果形指数在0.75以上、硬度在0.86~0.89kg/cm3的红果番茄果实作为父本初代。

母本初代的自交选育

(2.1)2005年6月25日,除去栽植田块内所有的杂株,并去除栽植田块周围2m以内且高度超过10cm的植株;

(2.2)2005年8月10日,每亩地施有机肥1000-1500kg,配施适量复合肥、钙镁磷肥和硼肥共计10kg,并搭建大棚;

(2.3)2005年6月25日,进行“倍盈”的育苗;2005年7月20日进行移苗;2005年8月15日在栽植田块中定植,每亩地栽植2000株;

(2.4)当第一穗果实长至2x2cm时,开始第一次追肥,当第三穗果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2穗果追肥一次,追肥量每亩施复合肥配施适量钾肥共计10kg;

(2.5)当植株藤蔓长到40cm高时,拆除大棚,每株插一根长度在2m以上的细竹竿,引蔓苗缠绕在细竹竿上;当植株藤蔓高度缠绕至位于细竹竿40m高时,剪去除缠绕在细竹竿上的主蔓以外的其他侧蔓;

(2.6)至“倍盈”的果实进入完全成熟期后,选择其中果实性状为果实颜色橙红,果肩颜色较母本初代的果实颜色浅,果面光滑带棱,果形指数在0.8以上、硬度在0.85~0.88kg/cm3的红果番茄果实作为母本初代。

父本自交选育

(3)同父本初代的自交选育方法,经过2005年秋季至2009年秋季每年两季进行自交育种,共计8代,选育其中体积大于父本初代的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在0.82以上,硬度在0.80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进行留种作为父本;父本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较父本初代叶片颜色深;平均始花节位于8.4节,平均花序平均间隔3.2叶,总状花序,每花序平均花数7.6朵;幼果绿色无果肩,果实颜色较父本初代果实颜色更红,无果肩,果面光滑无棱,平均心室2.6个,果洼小,果脐平,花痕小,果面光滑无棱,平均单果重168.4g,平均果实硬度为0.85kg/cm2;4穗果时植株的平均高度为121.2cm;坐果性好,综合抗性较强。

母本自交选育

(4)同母本初代的自交选育方法,经过2005年秋季至2009年秋季每年两季进行自交育种,共计7代,选育其中体积大于母本初代的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在0.84以上、硬度在0.84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进行留种作为母本;母本为无限生长型,叶片为薯叶型羽状复叶,叶片绿色较母本初代叶片颜色深;平均始花节位于7.5节,平均花序平均间隔2.9叶,总状花序,每花序平均花数5.8朵;幼果绿色无果肩,果实颜色较母本初代果实颜色更红,果肩颜色较母本的果实颜色浅,果面光滑带棱,棱深较母本初代浅,色泽光亮,平均心室4.8个,果洼小,果脐平,花痕小,果面光滑微棱,平均单果重218.4g,平均果实硬度0.88kg/cm2;植株长势强,4穗果时植株平均高度为107.6cm;坐果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强。

父本与母本杂交

(5.1)2010年6月25日,除去栽植田块内所有的杂株,并去除栽植田块周围2m以内且高度超过10cm的植株;

(5.2)2010年8月10日,每亩地施有机肥1000-1500kg,配施适量复合肥、钙镁磷肥和硼肥共计10kg,并搭建大棚;

(5.3)2010年6月25日,进行父本的育苗;2010年7月20日进行移苗;2010年8月15日在栽植田块中定植,每亩地栽植2000株;

(5.4)2010年7月2日,进行母本的育苗;2010年7月27日进行移苗;2010年8月22日在栽植田块中定植,每亩地栽植2000株;

(5.5)至母本出现花蕾后,在雌蕊成熟前摘除雄蕊;

(5.6)至母本的雌蕊与父本的雄蕊成熟后,采父本雄蕊进行人工授粉,授粉结束后去掉萼片并做好标记;

(5.7)杂交结束后,追施1~2次钾肥,每次10kg,得到番茄果实后,选育果形指数在0.85以上,硬度在0.91kg/cm3以上的红果番茄果实采收后作为亲本通过存放后熟;

(5.8)对亲本通过单株-株系-混合采种的选择方法进行提纯复壮,选育得到果形指数在0.85以上,硬度在0.91kg/cm3以上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

2004年起,同年在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台州市路桥、宁波市宁海县、金华市东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父本自交选育、母本自交选育以及父本与母本杂交,具体内容见表一、表二、表三和表四:

表一:各地土壤土质表

表二:进入坚熟期的番茄硬度性状表

表三:进入坚熟期的番茄果实颜色性状表

表四:进入坚熟期的番茄果实果形指数表

参见图2,以“倍盈”、“fa189”作为比较,与所选育的番茄果实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试验同一重复应安排在同一个大棚。小区形状应采用长方形为宜,定植株数不少于200株,试验区两头设2行保护行。

通过越冬大棚栽培,无限生长品种单秆整枝,留6穗果。进行防虫及保花处理,保花处理应采用2,4-d,一律不催熟,不疏花疏果。

在番茄完全转红进入坚熟期后进行收获,将收获后的“倍盈”、“fa189”以及所选育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的硬度、颜色、果形、耐贮运、产量等进行测定比较,比较结果如下表五;

表五:“倍盈”、“fa189”与本发明番茄的比较

硬度较高的番茄不易破损,果实固含量密度大,因此具有较好的耐贮运性,从表五可知,经过选育得到的耐贮运红果番茄果实在硬度方面具有了大幅提高,从而使本发明番茄的耐贮运性高于“倍盈”番茄,且果形圆润,颜色要红于“倍盈”番茄,说明其转红度要好,提升了消费者的视觉感受,能够转红的番茄同时具有较好的口感,从总糖和总酸的含量平衡,能够进一步证明该番茄具有的口感丰富,适宜食用;同时继承了“倍盈”番茄的高产量。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