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9352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烟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一种对环境条件变化十分敏感的植物,生态因子对烟叶产量、品质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尽管品种和栽培技术是影响烟叶质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但生态因素却是烟叶品质特点和风格区域特色形成的基础条件。在我国多地容易出现高温、强光辐射等对烤烟生长不利的气象灾害,以抚州为例,气候特点属于中光高温区,生长期日照总时数700h,阴天数90d,自2003年以来≥35℃的高温天气出现一般为40天以上,然而烤烟生长期内温度高于30℃,特别是35℃时干物质的消耗大于积累,热害使得烟叶的质量明显降低,烟叶成熟期温度过高,即使是短期的高温,也会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这将导致烟草“高温逼熟”现象发生,影响烟叶质量。

近年来由于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滞后于烟叶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因素的不协调,使得烟草的种植生产上频繁发生烟叶成熟期不能正常落黄,烟叶白化、棕斑严重,影响了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因此,温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烟草行业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烟草高温逼熟现象长期以来在认识方面缺乏足够重视,在理论研究方面极为欠缺。使得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烟草种植过程中的高温逼熟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包括:

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

其中,所述光损伤防控剂为10-20mmol/lcacl2水溶液;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0.5-1mg24-表油菜素内酯、100-20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优选的,上述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

优选的,上述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1mg24-表油菜素内酯、20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

优选的,上述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烟草生长至成熟期后,且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喷施时间为12:00-14:00,并且次生代谢诱导剂稀释5000倍后每亩喷施50kg稀释液;

烟草生长至成熟期后,且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喷施时间为12:00-14:00,并且光损伤防控剂稀释6000倍后每亩喷施40kg稀释液,次生代谢诱导剂稀释4000倍后每亩喷施50kg稀释液。

优选的,上述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所述次生代谢诱导剂和光损伤防控剂均向烟草植株叶面喷施。

优选的,上述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先覆地膜后移栽烟草,在烟草移栽50-60天后揭开地膜并覆盖稻草,稻草的厚度为3-10cm,之后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综合考虑地域温度对烟草质量的影响,调查了不同地域高温热害烟叶形态特征等级,并在烟草生长过程中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我们发现,经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烟草后,烟叶的高温热害现象明显减弱,植株发病率显著降低。且覆盖稻草的方法中,植株发病率降低的百分率均为覆盖稻草的方法高,说明覆盖稻草对高温逼熟造成的烟草植株热害现象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为了验证本发明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中组分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次生代谢诱导剂、水杨酸、甲硫氨酸、香加皮多糖、磷酸钠的添加可以减缓花叶病发病率,cacl2、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24-表油菜素内酯能够有效缓解叶片衰老症状,次生代谢诱导剂、24-表油菜素内酯、水杨酸、无水甜菜碱、香加皮多糖、磷酸钠可以降低烟碱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和cacl2水溶液配合能够表现出最优的烟草抗病害潜力,可以有效防止烟草种植过程中的高温逼熟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操作,由于不涉及发明点,故不对其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

其中,所述光损伤防控剂为10mmol/lcacl2水溶液;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1mg24-表油菜素内酯、20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

具体的,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的喷施时间和用量如下:

烟草生长至成熟期后,且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的时间为12:00,次生代谢诱导剂稀释5000倍后每亩喷施50kg稀释液;

烟草生长至成熟期后,且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时间为12:00,光损伤防控剂稀释6000倍后每亩喷施40kg稀释液,次生代谢诱导剂稀释4000倍后每亩喷施50kg稀释液。

烟草生长至成熟期所述次生代谢诱导剂和光损伤防控剂均向烟草植株叶面喷施。

烟草种植的其他步骤均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常规烟草种植管理方法进行,完全能够实现,比如覆地膜后移栽烟草,香加皮多糖也按照常规方法制得,由于这些未述及的步骤不涉及发明点,故此处不进行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烟草生长成熟期的判断按照常规栽培标准进行,成熟期烟叶由下向上逐渐成熟,根据烟叶成熟的特征分批采收。烟叶成熟的外表特征是:叶色由绿变为黄绿色,厚的叶片表面常出现淡黄色斑块;主脉变白发亮,质地变脆,易从烟株上摘下,且断面齐平;叶表面茸毛脱落、有光泽、树脂类分泌物增多,手摸有粘的感觉;叶尖边缘下垂,茎叶角度增大。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先按照常规栽培方法覆地膜并移栽烟草,然后在烟草移栽50天后揭开地膜并覆盖稻草,稻草的厚度为3cm;

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

其中所述光损伤防控剂为20mmol/lcacl2水溶液;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0.5mg24-表油菜素内酯、10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

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的喷施时间均为13:00,烟草种植的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先按照常规栽培方法覆地膜并移栽烟草,然后在烟草移栽60天后揭开地膜并覆盖稻草,稻草的厚度为10cm;

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

其中所述光损伤防控剂为15mmol/lcacl2水溶液;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0.7mg24-表油菜素内酯、15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

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的喷施时间均为13:00,烟草种植的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先按照常规栽培方法覆地膜并移栽烟草,然后在烟草移栽55天后揭开地膜并覆盖稻草,稻草的厚度为8cm;

在烟草生长期间测量环境温度,当25℃<环境温度≤35℃时,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当环境温度>35℃时,喷施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

其中所述光损伤防控剂为18mmol/lcacl2水溶液;每升所述喷施次生代谢诱导剂由以下质量的组分混合而成:0.9mg24-表油菜素内酯、180mg水杨酸、10mg甲硫氨酸、1mg香加皮多糖、1mg磷酸钠,溶剂为水。

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的喷施时间均为14:00,烟草种植的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结合不同土壤类型,选取乐安、黎川、广昌、宜黄、崇仁、资溪等6个种烟县进行取样调查。每个种烟县设置2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历年“高温逼熟”现象发生最严重的地点和非“高温逼熟”现象发生地点,每个取样点面积应达到1000亩以上,共确定调查点12个,共计随机选取100株植株进行观察。制作对照组高温热害烟叶形态特征等级调查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照组高温热害烟叶形态特征等级调查表

表1中,高温热害1级叶片特征为:主脉、侧脉变白发亮,叶片淡黄,叶片中上部侧脉边缘发黄,发黄面积占全叶≤10%;高温热害2级叶片特征为:主脉、侧脉变白发亮,叶片淡黄,叶片中上部侧脉附近发黄,发黄面积占全叶≤20%;高温热害3级叶片特征为:主脉变白发亮,侧脉浅绿色,叶片淡绿,叶片中上部侧脉附近发白,发白面积占全叶≤30%,出现少量日灼斑,病斑(直径≤2mm)不超过15个,大病斑(直径>2mm)不超过2个;高温热害4级叶片特征为:主脉变白,侧脉浅绿色,叶片淡绿,叶片中上部侧脉附近发白,发白面积占全叶≤30%,出现较多日灼斑,即小病斑50个以内,大病斑2-10个;高温热害4级叶片特征为:主脉、侧脉浅绿,叶片淡绿,叶片中上部侧脉附近发白,发白面积占全叶≥40%,日灼斑中量到多量,即小病斑100个以上,大病斑20个以上,个别叶片枯焦卷缩。

统计6个试验地“高温逼熟”烟叶高发区烟田发病情况可知,发病等级主要集中在1、2级,其中1级占发病烟株总数的52.6%,其次是2级为28.2%,最低是5级仅为1.5%。各试验地发生率均在30%以上,崇仁发生率最高达到39%,乐安与资溪两地的发生率最低,说明所受热害影响较轻。从表中还可看出,资溪和乐安试验地4、5级发生率是0,但1级发生烟株与叶片数发生率比其他试验地都高,说明这些地区“高温逼熟”发生程度较小,但影响范围还是较大。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崇仁地区进行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对乐安地区进行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对黎川地区进行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对广昌地区进行防止高温逼熟的烟草种植。制作试验组高温热害烟叶形态特征等级调查表,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高温热害烟叶的等级评价标准和取样方式同表1。对比表1和表2的结果,我们发现,经本发明实施例1-4的方法种植烟草后,烟叶的高温热害现象明显减弱,植株发病率显著降低。且覆盖稻草的实施例2-4的方法中,植株发病率降低的百分率均比实施例1高,说明覆盖稻草对高温逼熟造成的烟草植株热害现象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表2试验组高温热害烟叶形态特征等级调查表

为了验证本发明光损伤防控剂和次生代谢诱导剂中组分的作用,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采用风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叶绿素a、b含量,根据国标gb/t5606.1,yc/t160-2002测定烟叶烤后总糖(水溶性)、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

a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喷洒清水;

b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20mmol/lcacl2水溶液;

c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

d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0.5mg/l24-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e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200mg/l水杨酸水溶液;

f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5.4mg/l无水甜菜碱水溶液;

g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10mg/l甲硫氨酸水溶液;

h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1mg/l香加皮多糖水溶液;

i组,正常栽培管理条件+1mg/l磷酸钠水溶液。

上述分组采用同一地区试验田进行实验,具有相同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上述分组中各试剂的使用方式均为烟草生长至成熟期后,叶面施肥,每亩喷施40kg稀释液,试剂的稀释倍数均为5000倍,分别测试上述分组中烟草花叶病发病率、烟草的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结果可知,c组、e组、g组、h组、i组烟草叶片的花叶病发病率小于2%,说明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水杨酸、甲硫氨酸、香加皮多糖、磷酸钠的添加可以减缓花叶病发病率;b组、c组、d组烟草叶片中国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均较高,说明cacl2、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24-表油菜素内酯能够有效缓解叶片衰老症状;各组的还原糖在22.29-25.54%之间,总糖含量在25.96-30.51%之间,烟草叶片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较适宜;检测各组烟草叶片中烟碱的含量,a组、g组的烟碱含量均大于2%,其他组的烟碱含量均小于2%,说明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24-表油菜素内酯、水杨酸、无水甜菜碱、香加皮多糖、磷酸钠可以降低烟碱含量,且这些组的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cacl2、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24-表油菜素内酯、水杨酸、无水甜菜碱、香加皮多糖、磷酸钠的使用可以降低高温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实施例1的次生代谢诱导剂和cacl2水溶液配合能够表现出最优的烟草抗病害潜力。

表3烟草花叶病发病率、烟草的常规化学成分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1及效果,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4及其效果,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