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319阅读:17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野猪属于猪科,在中国共有五个亚种:台湾亚种、川西亚种、新疆亚种、东北亚种和华南亚种,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家野猪的杂交不仅可克服野猪繁殖能力低与生产缓慢的缺点,还可以克服现代家猪肉质差,抗病力低的缺点,合理开发野猪资源,不仅可以更合理的保护野猪资源,还可相应的减少野猪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同时场供应的肉猪,常因饲养者追求肉猪体重,饲养期较短,脂肪层较厚,影响肉质,究其原因在于配种和饲养方法不理想,现有以野猪与家猪配种产出杂交野猪,其肉带野味,脂肪少,受欢迎,但其产肉量低,价格昂贵,不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购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实现科学的饲养,配种、待产和产仔猪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优良的后代仔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步骤在于:

1)采用山区人工捕捉幼龄野猪,人工定点散养条件长大,作为杂交父本,用纯正的黑猪作为母本,体重60-70千克为宜,生长周期为7-9个月,并将母猪编号,杂交出二代黑猪,二代黑猪配种时间为6-7月;

2)采用自然交配,在交配前黑猪和野猪分栏饲养,同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观察;

3)在配种时,母黑猪发情允许爬跨的12-24小时内放入公野猪进行交配,配种结束后间隔6-8小时在重复配种一次,配种结束后间隔1小时让其饮水,并将公野猪和母黑猪分圈饲养;

4)确认配种成功,对母黑猪全身涂擦双甲脒溶液2-3次,母猪临产前30天左右肌注大肠杆菌疫苗,且在临产前一星期左右肌注长效抗生素,做好产前保护措施;

5)生产完成时,将氟哌酸调成糊状放入二代黑仔猪口中让其服下,20日龄后给二代黑仔猪注射疫苗,60日后再注射三联苗,同时对母黑猪用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并对其注射320-400单位青霉素,连注两天,每天2次,每次间隔8-12小时,同时将猪圈清理消毒,并将仔猪放入母黑猪栏舍中自由喂养。

作为本发明一种有选的技术方案,在母黑猪配种时,以母黑猪能够安定接收爬跨,同时母黑猪阴部从鲜红变为暗紫色,肿胀变为稍皱缩为宜,在配种时需将圈舍内的杂物搬出。

作为本发明一种有选的技术方案,定期观察为每天早、中、晚饲喂饲料时观察1小时左右,同时每天不定期观察。

作为本发明一种有选的技术方案,黑猪和母猪的饲料喂青绿饲料和配合饲料,青绿饲料多采用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白菜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优选的黑猪和野猪,自然定点散养的野猪能够保持其很好地的野性,从而保证优良的基因,同时在交配前的饲养,交配时的仔细观察,确保良好的交配时间和提高交配配种的受精率,在母猪待产时确保其免受疾病困扰,在产仔猪时给予仔猪相应的疫苗防护和自然规律喂养,保证了仔猪的健康成长,从而得到优选的后代黑猪,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父本和母本的成本和喂养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采用山区人工捕捉幼龄野猪,人工定点散养条件长大,作为杂交父本,用纯正的黑猪作为母本,体重60-70千克为宜,生长周期为7-9个月,并将母猪编号,杂交出二代黑猪,二代黑猪配种时间为6-7月;

采用自然交配,在交配前黑猪和野猪分栏饲养,同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观察,定期观察为每天早、中、晚饲喂饲料时观察1小时左右,同时每天不定期观察,黑猪和母猪的饲料喂青绿饲料和配合饲料,青绿饲料多采用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白菜等,当母黑猪发情允许公野猪爬跨时即可配种,一般在发情并允许爬跨后的12~24小时内配种均有效,母黑猪能安定地接受爬跨,阴户从鲜红变为暗紫,从肿胀变为稍皱缩,配种员用手按压猪后躯而其站立不动,都是适宜的配种时间,第一次配上后间隔6~8个小时再重复配一次,以提高受胎率,配种前,应将母野猪栏舍内的杂物搬出,防止撞伤猪腿或意外事故发生,同时,用3%高锰酸钾液将母野猪外阴部擦洗干净,然后放入种公野猪进行配种,配种后隔1个小时再让其饮水,如确认母黑猪已配上种,要对其全身涂擦双甲脒溶液2~3次,杀死体表寄生虫,以防母野猪擦痒过度而导致妊娠流产;

确认配种成功,对母黑猪全身涂擦双甲脒溶液2-3次,母黑猪临产前30天左右肌注大肠杆菌疫苗,且在临产前一星期左右肌注长效抗生素,做好产前保护措施,产完后,将氟哌酸调成糊状,放入仔猪舌根部让其吞下,以预防溶血性黄白痢和水肿型大肠杆菌等肠道疾病,20日龄后应给仔猪注射疫苗,60日龄时再肌注猪用“三联苗”,当母野猪全部排出胎盘后,应将原垫草和血污清除干净,地面消毒并及时换上切短的干净稻草等垫料,并用3%高锰酸钾液擦拭母猪奶头和两侧,现时对母野猪颈部肌注320~400万单位青霉素,连注两天,每天2次,每次间隔8~12个小时,以防母野猪高烧和子宫发炎,再将仔猪放入母野猪栏舍内让其自由吸奶,每隔4个小时喂奶一次,连续4天,以防仔猪被母野猪压死,此后应加强观察仔猪和母猪的排便颜色和精神状况,做到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确保仔猪和母野猪健康地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优选的黑猪和野猪,自然定点散养的野猪能够保持其很好地的野性,从而保证优良的基因,同时在交配前的饲养,交配时的仔细观察,确保良好的交配时间和提高交配配种的受精率,在母猪待产时确保其免受疾病困扰,在产仔猪时给予仔猪相应的疫苗防护和自然规律喂养,保证了仔猪的健康成长,从而得到优选的后代黑猪,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父本和母本的成本和喂养成本较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猪与野猪的杂交育种方法,采用山区人工捕捉幼龄野猪,人工定点散养条件长大,作为杂交父本,用纯正的黑猪作为母本,采用自然交配,在交配前黑猪和野猪分栏饲养,同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观察,在配种时,母黑猪发情允许爬跨时放入公野猪进行交配,再重复配种一次,并将公野猪和母黑猪分圈饲养,确认配种成功,对母黑猪全身涂擦双甲脒溶液,母猪临产前肌注大肠杆菌疫苗,且在临产前一星期左右肌注长效抗生素,做好产前保护措施,生产完成时,将氟哌酸调成糊状放入二代黑仔猪口中让其服下,二代黑仔猪阶段性注射疫苗,并将仔猪放入母黑猪栏舍中自由喂养,科学的饲养,配种、待产和产仔猪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优良的后代仔猪。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顺市平坝区鸿黔养殖场
技术研发日:2017.09.22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