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养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2088阅读:1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养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养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养牛方式有两种,一是放养,要有牧场,另一种是圈养,都是搞大棚式圈养。大棚式圈养为一座或多座大棚建筑在养牛场,每座单独占用土地面积,彼此之间由道路相连,饲料和牛粪运送距离远,工作量大。大棚式建筑无法做到防苍蝇蚊虫进入,饲料和牛粪运送会在道路上抛洒,容易滋生苍蝇等寄生虫,无法搞好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养牛占用大量土地和无法搞好环境卫生,本发明立体养牛技术,能在同等的土地面积上增加几倍养牛量。由于框架结构建筑,在保证满足通风和采光条件下,能对通风采光窗安装防虫网。牛的排泄物有专门管道排放,杜绝寄生虫滋生条件。

本发明的立体养牛技术方案,采用钢筋水泥浇筑框架式建筑,第一层横向浇筑四根立柱,中间两根立柱距离6.7米,两边立柱与中间立柱距离4.3米。纵向每列浇筑10根立柱,每根立柱之间距离5米,层高3米,上横梁向外挑梁长1.2米。在第一层基础上按同样格式浇筑第二层至第五层,每层在前端,即纵向第一立柱间,一边建人行楼体,另一边建升降货梯,中间建医疗室、休息室及灯光通风电子控制室。

每一饲养层建4条牛床,一头牛占用1米牛床,1条牛床有40个饲养位,一层有160个饲养位。

每一条牛床建一条饲料槽,槽宽60厘米,高45厘米,中间凹下成半圆形,深度25厘米。饲料槽上每2米间隔建一个饮水池,池口长30厘米,宽20厘米,深25厘米,饮水池由底下一根水管联通,保持饮水池同样的水位。

牛床地面建成一边高一边低,成斜坡状,靠饲料槽一边高为床头,斜坡与水平面夹角10度,床宽2.3米,床尾做一条凹槽为排污沟,沟宽20厘米,深度8厘米。排污沟在饲养层后端连接排污口。

每一饲养层由3个外墙做成采光通风面,墙下半部分1.2米高由砖砌成,上部分1.8米安装防虫网。

在夏天气温较高时,可开通辅助通风机,辅助通风机采用管道式水帘冷风机。通风管道安装在牛床上方紧靠上层水泥板面,每2个床位上方开一个出风口,水帘风机安装在饲养层后端外墙上。

按以上立体养牛技术方案建设牛舍,与目前大棚式圈养比较,占地面积少、劳动强度低、环境卫生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养牛建筑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立体养牛建筑侧视图。

图3是图2其中一层侧视图。

图4是图3其中一个床位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立体养牛防虫网安装侧视图。

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整栋建筑俯视图为一长方形,左边为前端,前端一个框架内建人行楼体(1),另一边建升降货梯(2),中间建医疗室、休息室及灯光通风电子控制室(3)。(4)是饲养层前端通道,(6)、(9)、(19)是3条纵向人行通道,这3条通道的作用是清理粪便和牛的进出,(10)、(20)是2条纵向饲料运送通道,这5条通道在饲养层后端相通。饲养层后端设排粪口(12)、(16)、(18),手推车可以直接将牛粪倒入排粪口。(13)、(15)、(17)是牛粪收集管道,一端接排粪口,一端通往牛粪集中处理处。4条牛床(24)一边是饲料槽(7)、(8)、(21)、(22),另一边是4条纵向牛尿和污水冲洗槽(5)、(11)、(23),冲洗槽在饲养层后端相连,污水流入通道(14)通往污水处理池。管道式水帘冷风机主机(52)、(53)、(54)、(55)安装在饲养层后端外墙,通风管道(48)、(49)、(50)、(51)安装在牛床上方中间。

图2所示实施例中,整个建筑有5层(25)、(26)、(27)、(28)、(29),每层建筑格式一样。

图3所示实施例是一个饲养层侧视详细图,(30)、(37)是外墙,(31)、(36)是外墙上方通风采光窗,窗上装防虫网。(32)、(33)、(34)、(35)是钢筋水泥立柱。牛床(41)前端建饲料槽(40),后端建一条排污沟(42),(38)、(39)是另3条牛床的排污沟。通风管道(56)、(57)、(58)、(59)安装在牛床上方贴紧上层底梁,每隔2个床位开一个通风口,通风口向下。

图4所示实施例是一个饲养床位侧视详细图,床底与水平面呈10度夹角(45),牛尿和冲洗污水沿倾斜床底流入污水沟(44),饲料槽是一个圆弧形凹槽(47),在凹槽靠栓牛一侧建饮水池(43),饮水池下方装一条供水管(46)。

图5是防虫网安装侧视图,(60)是上层横梁结构,(63)是窗下砖体结构,窗体(61)上与上层横梁结构(60)靠紧,下与窗下砖体结构(63)靠紧,防虫网(62)安装在窗体中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养牛装置,牛栏采用钢筋水泥框架建筑机构,叠层式立体圈养,与传统的大棚式或平房圈养相比,节约用地面积,饲养维护方便。牛栏排列为四纵多列式,当采用40列圈养,在一亩地面的建筑面积能饲养160头牛,在此基础上建成5层圈养栏,可饲养800头牛。每一层设一间兽医和休息室,一个升降货梯负责提升饲料及运牛进出,每层的牛尿和冲洗液体由管道集中流入污水处理装置,每层的牛粪由泄粪管道集中后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德恩
技术研发日:2012.08.24
技术公布日:2018.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