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参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621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玄参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参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滋阴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玄参具有抗炎、降血糖、增强免疫、抗乙肝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肝、抗氧化、双向调节血压等作用。

目前在玄参的种植过程中,包括施肥这个步骤,玄参一般施肥3次,分别为4月份、5月份和6月份,而在施肥的过程中,若是施入液体肥料,通常是直接浇撒在玄参表面的土壤上,从表土渗透下去,供玄参根部吸收营养,但是整个过程比较缓慢,特别是遇到下雨,容易造成肥料流失。若是施入固定类肥料,结合耕种将其施入土壤中,由于固定肥料需要一个缓慢溶解的过程,才能够被玄参的根部吸收,时间周期太长,当土壤中水分不足时,固体肥料得不到完全的溶解,导致玄参对于肥料的吸收率较低,满足不了玄参正常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玄参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玄参对于肥料的吸收率较低。

本方案中的一种玄参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地:田地选择土质沙且通气的土壤,坡地的倾斜度为10~20度;

步骤二、整地:12月下旬~1月中旬,在田地挖出长方形坑以形成种植地,将挖出的土打碎成细土后与80~95kg水/100g的多菌灵混合对种植土进行消毒,待消毒后,将种植土铺在长方形坑中;

步骤三、栽种:每年12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栽种,在晴天栽种玄参的种根,对其覆土厚度为6~8cm;

步骤四、施肥前准备:施肥时用到了施肥器,施肥器包括圆筒,圆筒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圆筒的内部位于圆筒的顶部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第三肥料放料腔,圆筒内竖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并延伸到第一放肥料腔内,转轴的另一端有用于驱使器转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位于圆筒的内部且第三隔板的下方,第三肥料放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门和第一漏液孔,第二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门和第二漏液孔,第三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料门和第三漏液孔,第一隔板上设有与第一漏液孔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隔板上设有与第二漏液孔连通的第二凹槽,第三隔板设有与第三漏液孔连通的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扇形凹槽,其角度为20度,第一漏液孔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第二漏液孔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第三漏液孔位于第三凹槽的内部;完成步骤三的种植后,打开第一进料门,向第一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5~7kg,打开第二进料门,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5~7kg,打开第三进料门,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钾磷水溶肥6~8kg,并将施肥器完全插入到玄参旁的土壤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竖轴线相互间隔120度,此时第一凹槽和第一漏液孔之间的角度100度;

步骤五、施肥:4月份时,玄参长出新苗,需要对玄参进行第一次施肥,5月份玄参进行第二次施肥,6月份对玄参进行第三次施肥;

步骤六、采收:11月中旬时对玄参进行采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在种植前选择倾斜程度为15-30度的坡地,倾斜程度有利于排水,在进行种植前,将挖出的土块打碎后与80-95kg水/100g的多菌灵混合,对土壤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杀灭,土块打细后,利于玄参根须的生长。玄参的施肥分为3次,在4月份第一次施肥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同步转动120度,此时第一漏液孔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第一凹槽和第一漏液孔连通,第一放肥料腔内的氮水溶肥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在5月份第二次施肥时,同理此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同步转动120度,此时第二漏液孔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第二凹槽和第二漏液孔连通,第二放肥料腔内的氮水溶肥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在6月份第二次施肥时,同理此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同步转动120度,此时第三漏液孔位于第三凹槽的内部,第三凹槽和第三漏液孔连通,第三放肥料腔内的钾磷水溶肥通过第三凹槽和第三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完成对玄参的三次施肥。

施加的1次肥为氮水溶肥,促使幼苗生长,当苗高35厘米左右,玄参生长即将转入旺盛时期时,此时进行第2次施肥,氮水肥促使地上植株旺长,6月份玄参开花初期,进行第3次施肥,以施磷钾肥为主,以促使玄参块根膨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通过在玄参的种植过程中,插入施肥器,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转动,初始时,第一凹槽和第一漏液孔之间的角度100度,分别在4月、5月和6月,使伺服电机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转动120度,第一放肥料腔内的氮水溶肥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第二放肥料腔内的氮水溶肥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第三放肥料腔内的钾磷水溶肥通过第三凹槽和第三漏液孔后浸入到土壤中,肥料直接作用与玄参的根部,液体肥料不用溶解且不会因为下雨造成造成肥料流失,玄参对于肥料的吸收率高,满足玄参正常的生长。2、在施肥的过程中,不会破坏玄参的根和芽头,防止植株倒伏。

进一步,所述栽种后用塑料模覆盖,幼芽出土后将塑料膜取下。由于玄参的栽种在12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栽种,塑料膜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能够防止玄参被冻坏。

进一步,所述塑料膜为黑色塑料膜。刚种下的玄参根系并没有充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黑色塑料膜能够防止玄参被晒伤。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施肥器位于坡地的高处。通过将施肥器放置在坡地的高端,当施肥器施肥时,水溶肥在重力的作用流向低处,以对玄参的整个根系进行施肥,保证了玄参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肥料。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还包括打顶,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蕾期,将无叶的花薹剪掉,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剪掉主茎花薹,第二次剪掉腋芽花薹。通过两次将花薹剪掉,使玄参根系所吸收的养分集中,以促进玄参块根膨大。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玄参的种根进行间隔种植,其种根之间的间隔为25cm~30cm。此间距满足玄参生长的需求,避免相邻之间的玄参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位图1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伺服电机1、第三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4、转轴5、第一凹槽6、第一进料门7、第一漏液孔8、第二凹槽9、第二进料门10、第二漏液孔11、第三进料门12、第三漏液孔13、第三凹槽14。

实施例1:步骤一,选地:田地选择土质沙且通气的土壤,坡地的倾斜度为10度;

步骤二,整地:12月下旬~1月中旬,在田地挖出长方形坑以形成种植地,将挖出的土打碎成细土后与80kg水/100g的多菌灵混合对种植土进行消毒,待消毒后,将种植土铺在长方形坑中;

步骤三,栽种:每年12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栽种,在晴天栽种玄参的种根,玄参的种根进行间隔种植,其种根之间的间隔为25cm,对其覆土厚度为6cm,栽种后用黑色塑料模覆盖,幼芽出土后将塑料膜取下;

步骤四,施肥前准备:施肥时用到施肥器,如附图1、图2所示,包括圆筒,圆筒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圆筒的内部位于圆筒的顶部和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第一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3之间形成第二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之间形成第三肥料放料腔,圆筒内竖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转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一隔板4并延伸到第一放肥料腔内,转轴5的一端还设有旋转感应器15,转轴5的另一端有用于驱使器转动的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电连接有定时开关16,定时开关16和旋转感应器15电连接,伺服电机1位于圆筒的内部且第三隔板2的下方;第一肥料放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门7和第一漏液孔8,第二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门10和第二漏液孔11,第三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料门12和第三漏液孔13,第一隔板4上设有与第一漏液孔8连通的第一凹槽6,第二隔板3上设有与第二漏液孔11连通的第二凹槽9,第三隔板2设有与第三漏液孔13连通的第三凹槽14,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均为扇形凹槽,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连通有第一施肥环17,第二漏液孔11连通有第二施肥环19,第三漏液孔13连通有第三肥环,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布有多个通孔18,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倾斜设置,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间隔40cm,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与圆筒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外径为1m。完成步骤三的种植后,打开第一进料门7,向第一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5kg,打开第二进料门10,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5kg,打开第三进料门12,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钾磷水溶肥6kg,并将施肥器完全插入到玄参旁的土壤中,施肥器位于坡地的高处,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的竖轴线相互间隔120度,此时第一凹槽6和第一漏液孔8之间的角度100度;

步骤五:施肥:4月份时,玄参长出新苗,需要对玄参进行第一次施肥,5月份玄参进行第二次施肥,6月份对玄参进行第三次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蕾期,将无叶的花薹剪掉,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剪掉主茎花薹,第二次剪掉腋芽花薹。;

步骤六:采收:11月中旬时对玄参进行采收。

实施例2:

步骤一,选地:田地选择土质沙且通气的土壤,坡地的倾斜度为15度;

步骤二,整地:12月下旬~1月中旬,在田地挖出长方形坑以形成种植地,将挖出的土打碎成细土后与90kg水/100g的多菌灵混合对种植土进行消毒,待消毒后,将种植土铺在长方形坑中;

步骤三,栽种:每年12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栽种,在晴天栽种玄参的种根,玄参的种根进行间隔种植,其种根之间的间隔为27.5cm,对其覆土厚度为7cm,栽种后用黑色塑料模覆盖,幼芽出土后将塑料膜取下;

步骤四,施肥前准备:施肥时用到施肥器,如附图1、图2所示,包括圆筒,圆筒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圆筒的内部位于圆筒的顶部和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第一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3之间形成第二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之间形成第三肥料放料腔,圆筒内竖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转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一隔板4并延伸到第一放肥料腔内,转轴5的一端还设有旋转感应器15,转轴5的另一端有用于驱使器转动的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电连接有定时开关16,定时开关16和旋转感应器15电连接,伺服电机1位于圆筒的内部且第三隔板2的下方;第一肥料放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门7和第一漏液孔8,第二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门10和第二漏液孔11,第三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料门12和第三漏液孔13,第一隔板4上设有与第一漏液孔8连通的第一凹槽6,第二隔板3上设有与第二漏液孔11连通的第二凹槽9,第三隔板2设有与第三漏液孔13连通的第三凹槽14,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均为扇形凹槽,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连通有第一施肥环17,第二漏液孔11连通有第二施肥环19,第三漏液孔13连通有第三肥环,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布有多个通孔18,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倾斜设置,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间隔40cm,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与圆筒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外径为1m。完成步骤三的种植后,打开第一进料门7,向第一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6kg,打开第二进料门10,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6kg,打开第三进料门12,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钾磷水溶肥7kg,并将施肥器完全插入到玄参旁的土壤中,施肥器位于坡地的高处,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的竖轴线相互间隔120度,此时第一凹槽6和第一漏液孔8之间的角度100度;

步骤五:施肥:4月份时,玄参长出新苗,需要对玄参进行第一次施肥,5月份玄参进行第二次施肥,6月份对玄参进行第三次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蕾期,将无叶的花薹剪掉,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剪掉主茎花薹,第二次剪掉腋芽花薹。;

步骤六:采收:11月中旬时对玄参进行采收。

实施例3:

步骤一,选地:田地选择土质沙且通气的土壤,坡地的倾斜度为20度;

步骤二,整地:12月下旬~1月中旬,在田地挖出长方形坑以形成种植地,将挖出的土打碎成细土后与95kg水/100g的多菌灵混合对种植土进行消毒,待消毒后,将种植土铺在长方形坑中;

步骤三,栽种:每年12月下旬~次年1月中旬栽种,在晴天栽种玄参的种根,玄参的种根进行间隔种植,其种根之间的间隔为30cm,对其覆土厚度为8cm,栽种后用黑色塑料模覆盖,幼芽出土后将塑料膜取下;

步骤四,施肥前准备:施肥时用到施肥器,如附图1、图2所示,包括圆筒,圆筒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圆筒的内部位于圆筒的顶部和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第一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3之间形成第二放肥料腔,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之间形成第三肥料放料腔,圆筒内竖直设有用于驱使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2转动的转轴5,转轴5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一隔板4并延伸到第一放肥料腔内,转轴5的一端还设有旋转感应器15,转轴5的另一端有用于驱使器转动的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电连接有定时开关16,定时开关16和旋转感应器15电连接,伺服电机1位于圆筒的内部且第三隔板2的下方;第一肥料放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门7和第一漏液孔8,第二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门10和第二漏液孔11,第三放肥料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料门12和第三漏液孔13,第一隔板4上设有与第一漏液孔8连通的第一凹槽6,第二隔板3上设有与第二漏液孔11连通的第二凹槽9,第三隔板2设有与第三漏液孔13连通的第三凹槽14,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均为扇形凹槽,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的开口大小小于位于第一凹槽6的开口大小,第一漏液孔8连通有第一施肥环17,第二漏液孔11连通有第二施肥环19,第三漏液孔13连通有第三肥环,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布有多个通孔18,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倾斜设置,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间隔40cm,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与圆筒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第一施肥环17、第二施肥环19和第三施肥环20均外径为1m。完成步骤三的种植后,打开第一进料门7,向第一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7kg,打开第二进料门,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氮水溶肥7kg,打开第三进料门12,向第二放肥料腔内加入钾磷水溶肥8kg,并将施肥器完全插入到玄参旁的土壤中,施肥器位于坡地的高处,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9和第三凹槽14的竖轴线相互间隔120度,此时第一凹槽6和第一漏液孔8之间的角度100度;

步骤五:施肥:4月份时,玄参长出新苗,需要对玄参进行第一次施肥,5月份玄参进行第二次施肥,6月份对玄参进行第三次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蕾期,将无叶的花薹剪掉,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剪掉主茎花薹,第二次剪掉腋芽花薹。;

步骤六:采收:11月中旬时对玄参进行采收。

将10kg的玄参平均分成4份,每份2.5kg,分别用实施例1~3的方法种植,对比例1用2.5kg玄参进行用传统的方法种植,采收后对比玄参的重量,记录如下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3适用于玄参的种植,玄参对于肥料的吸收率高,满足玄参正常的生长的,重量数据远高于现有技术的水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