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2655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树病害虫防治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属芸香科下属植物,又称为柑桔。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柑橘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柑橘果实可食用,橘皮、柑橘叶、柑桔根均可入药,具有化痰、止咳、舒肝、健脾、养胃、美容等不同功能。我国是世界上的柑橘生产大国,柑橘产业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社会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柑橘病虫害是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疮痂病为害嫩叶、嫩枝、幼果。受害叶片开始呈现油浸状斑点,后变蜡黄色,病斑扩展,并向一面隆起成圆锥形的瘤粒突起。如病斑聚集,叶会变成扭曲畸形,果也会变成畸形果,落叶落果严重。因此,该病是一种为害极大的传染性病害,其流行持续时间长、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柑橘寿命短、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每年经济损失惨重,严重困扰和制约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柑橘产业的发展。因此,对柑橘疮痂病的防治急需一种既能有效地改善防治效果,又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不产生不良影响的药剂。以上
背景技术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背景技术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柑橘疮痂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柑橘疮痂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无残留、无毒的药物,为柑橘疮痂病防治提供有效的途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0-20份、白僵菌5-10份、苏云金杆菌3-5份、中药提取液40-60份、桉叶油5-10份、香茅精油3-5份、乌桕子油1-3份和表面活性剂4-8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0-20份、大蒜5-10份、花椒10-20份、香蜂草10-20份、乌桕叶5-10份、甘草10-15份、白茎5-15份和鱼藤5-15份。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1-3: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10-20份、大蒜5-10份、花椒10-20份、香蜂草10-20份、乌桕叶5-10份、甘草10-15份、白茎5-15份和鱼藤5-15份,加入水浸泡煮沸1-2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1-2次,每次煮沸0.5-1.5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进一步地,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5份、白僵菌10份、苏云金杆菌5份、中药提取液50份、桉叶油8份、香茅精油4份、乌桕子油2份和表面活性剂8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3: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6份、大蒜7份、花椒15份、香蜂草18份、乌桕叶8份、甘草10份、白茎12份和鱼藤10份。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5-10份、香茅精油3-5份、乌桕子油1-3份和表面活性剂3-6份,加热至50-60℃,均质处理10-20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10-20份、白僵菌5-10份、苏云金杆菌3-5份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40-60份,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经过干燥,再粉碎,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的均质处理是在转速为150-250r/min下均质处理。进一步地,步骤s2所述的搅拌是在转速为300-500r/min下搅拌10-15min。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干燥是在温度为60-80℃下干燥至含水量≤8%。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粉碎至将物料粉碎至100-15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能够抑制柑橘疮痂病,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广泛、环保、无毒、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价值广阔。2、本发明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将杀菌剂配成水剂时无沉淀现象,提高杀菌剂的利用率,能够将药物更加有效地被柑橘组织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8份、白僵菌6份、苏云金杆菌4份、中药提取液40份、桉叶油8份、香茅精油3份、乌桕子油2份和表面活性剂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2: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8份、大蒜7份、花椒15份、香蜂草18份、乌桕叶8份、甘草10份、白茎8份和鱼藤10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1.5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2次,每次煮沸1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55℃,在转速为150r/min下均质处理20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300r/min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70℃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2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实施例2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20份、白僵菌10份、苏云金杆菌5份、中药提取液50份、桉叶油6份、香茅精油4份、乌桕子油3份和表面活性剂7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3: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5份、大蒜10份、花椒18份、香蜂草15份、乌桕叶5份、甘草12份、白茎5份和鱼藤12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2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2次,每次煮沸0.5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60℃,在转速为200r/min下均质处理15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500r/min下搅拌10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80℃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0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实施例3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0份、白僵菌8份、苏云金杆菌4份、中药提取液45份、桉叶油8份、香茅精油5份、乌桕子油2份和表面活性剂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1: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20份、大蒜6份、花椒10份、香蜂草20份、乌桕叶8份、甘草10份、白茎10份和鱼藤8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1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2次,每次煮沸1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55℃,在转速为150r/min下均质处理10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400r/min下搅拌12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75℃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0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实施例4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2份、白僵菌9份、苏云金杆菌3份、中药提取液60份、桉叶油5份、香茅精油4份、乌桕子油3份和表面活性剂4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3: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5份、大蒜10份、花椒20份、香蜂草12份、乌桕叶5份、甘草15份、白茎5份和鱼藤15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1.5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1次,每次煮沸1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50℃,在转速为180r/min下均质处理15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400r/min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80℃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5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实施例5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5份、白僵菌10份、苏云金杆菌5份、中药提取液50份、桉叶油8份、香茅精油4份、乌桕子油2份和表面活性剂8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为3:1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组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6份、大蒜7份、花椒15份、香蜂草18份、乌桕叶8份、甘草10份、白茎12份和鱼藤10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1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2次,每次煮沸1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和表面活性剂,加热至60℃,在转速为150r/min下均质处理20min,得乳化物;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乳化物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300r/min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70℃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2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实施例6一种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茶皂素15份、白僵菌10份、苏云金杆菌5份、中药提取液50份、桉叶油8份、香茅精油4份和乌桕子油2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除虫菊16份、大蒜7份、花椒15份、香蜂草18份、乌桕叶8份、甘草10份、白茎12份和鱼藤10份。所述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比称取除虫菊、大蒜、花椒、香蜂草、乌桕叶、甘草、白茎和鱼藤,加入水浸泡煮沸1h,过滤取提取液,滤渣再重复蒸煮2次,每次煮沸1h,合并提取液,即得中药提取液。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桉叶油、香茅精油、乌桕子油,加热至60℃,在转速为150r/min下均质处理20min,得混合精油;s2:称取茶皂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加入搅拌机,再加入上述混合精油和中药提取液,在转速为300r/min下搅拌15min,混合均匀,得混合物;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物在温度为70℃下干燥至含水量≤8%,再粉碎至120目,包装,即得防治柑橘疮痂病的杀菌剂。田间试验:采用实施例1-6的药物稀释100倍的浓度,对照组为使用相同剂量的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的药效试验,将各实施例和对照组的药剂分别对100棵已经产生疮痂病的柑橘树进行全树喷洒,每天喷洒一次,每隔十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三次,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本发明药剂对柑橘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产品能完全抑制明显好转无效果实施例183170实施例286140实施例39280实施例489110实施例593170实施例676240对照组59410从田间测试结果得知,本发明实施例1-5的药物配方包括表面活性剂,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比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经过田间试验表明,实施例1-5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药物对柑橘疮痂病的防治效果都优于实施例6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药物,且防治效果都明显优于现有药物。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