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152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红心猕猴桃,是一种可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水果,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及p、k、ca、mg、fe、cu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特别是微量元素中的含钙量为果中之首,被誉为“人间仙果”、被称为“果中之王”、“维c之王”。为了将红心猕猴桃树获得充分的光照、长势更好和便于收获成熟的果实,目前的种植果园内,猕猴桃树一般是按照整齐的株行距排列种植。而红心猕猴桃生长旺盛,枝繁叶茂,结果时间早而且结果多,所以红心猕猴桃树每年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红心猕猴桃种植过程中,施肥环节直接关系到产量多少。

根据红心猕猴桃计划达到的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决定施肥量。种植前坑槽内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kg,幼期树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后一般每年施肥3次,基肥1次,追肥2次。基肥施用时间要早,数量要足,养分要全,深度适宜,20厘米左右,以增加树体贮藏营养为目的。追肥,一般以速效养分为主,能促进抽枝长叶、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有机肥、磷肥、钾肥、生物菌肥与中微量元素做基肥一起施入;氮肥适宜在春季萌芽前追肥。

将肥料施入土壤,由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这是猕猴桃园最基本的施肥方法。施肥后及时灌水,以便充分发挥肥效。

传统的对猕猴桃施肥的过程中,由于施肥的施肥机不能将肥料深施入土壤中,所以肥料深施还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当施肥完成后,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往往需要使用其他灌水装置进行灌水,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降低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以将肥料深施入土壤中,并且能边施肥边灌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

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机架的前端连接到拖拉机上,并且将料斗装满肥料和储水箱装满水,启动拖拉机拖动该施肥机的行走轮转动,行走轮带动轮轴转动;

行走轮上的刨土铲在行走轮转动的过程中将土地里的土壤刨出种植坑槽,然后刨土铲将土壤带起;

轮轴带动链条和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再带动拨臂转动,拨臂转动至与挡料板接触后带动挡料板转动一定的角度,料斗内的肥料从挡料板与出料口之间的空隙掉落到种植坑槽中,同时储水箱内的水从挡料板与出水口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另一侧已经施肥后的种植坑槽内,然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挡料板会自动恢复到将出料口和出水口遮挡的状态,等待下一次拨臂带动挡料板转动;

当行走轮上的辐条转动至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接触时,辐条会迫使第一活塞杆向液压缸体内移动,第一液压缸内的液体流进第二液压缸内,第二液压缸内的液体推动第二活塞杆向远离第二液压缸并且沿行走轮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第二活塞杆刚好将刨土铲上的土壤推出;

第二活塞杆在拉簧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液压缸的方向移动,第二液压缸内的液体回流到第一液压缸内,此时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恢复到原位,即第一活塞杆又伸入行走轮内,第二活塞杆不与刨土铲上的土壤接触,等待下一次辐条转动至与第一活塞杆接触,第二活塞杆再次推动土壤;

转动的行走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齿轮啮合的换向齿轮朝行走轮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换向齿轮上固接的皮带盘带动皮带朝行走轮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被第二液压杆的第二活塞杆推出的土壤掉落到皮带上,皮带带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在皮带上的土壤堆移动,到达皮带末端的土壤依次掉落到已经施肥和灌水的种植坑槽中,实现对种植坑槽的填充。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的施肥方法相比,本发明增加的刨土铲可以在行走轮移动的过程中将土壤刨出种植坑槽,再通过被拨臂控制挡料板的未遮挡出料口时播撒肥料,实现了将肥料深施入土壤中。

2、利用挡料板遮挡出料口的同时还能遮挡出水口,在施肥的同时能向另一侧已经刨土施肥完成的种植坑槽进行灌水,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提高施肥效率。

3、通过用于推土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相互配合,在刨土施肥的过程中,同时将另一侧已经刨土施肥完成的种植坑槽进行填土,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刨土铲远离行走轮的一端形成向内倾斜的钩爪状。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在行走轮转动的过程中,刨土铲能更好的将土壤刨出。

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为为连接在料斗内壁和挡料板之间的弹簧。当挡料板在拨臂的带动下转动一定角度后,会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迅速的恢复到原位,即将出料口和出水口遮挡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固接在机架上。采用固接的方式可以让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不会发生晃动。

进一步,在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与机架铰接的挂靠部,所述挂靠部用于将机架挂靠在拖拉机上。采用挂靠部可以让施肥机更牢固地挂靠在拖拉机上,并且方便取下。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位于料斗和储水箱的下方各设有一个滑轮。滑轮支撑了机架、料斗和储水箱的重量,使整个施肥机处于平衡的状态,不易发生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所设计的施肥机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所设计的施肥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所设计的施肥机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轮轴2、行走轮3、辐条4、料斗5、进料口6、出料口7、挡料板8、复位机构9、从动轴10、链条11、拨臂12、储水箱13、出水口14、齿轮15、换向齿轮16、皮带盘17、从动轮18、皮带19、刨土铲20、第一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2、管道23、第一活塞杆24、第二活塞杆25、拉簧26、挂靠部27、滑轮28。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发明使用了一种施肥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前端设有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轮轴2,轮轴2上固接有行走轮3,行走轮3和轮轴2之间设有辐条4;机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料斗5,料斗5的上部为进料口6,料斗5的下部为出料口7;还包括用于遮挡出料口7的挡料板8,挡料板8的一端伸至出料口7的下方并能遮挡住整个出料口7;机架1的后端还固定连接有与料斗5沿轮轴2的轴向并列的储水箱13,储水箱13的下部开设有与出料口7齐平的出水口14,挡料板8的另一端伸至出水口14的下方并能遮挡住整个出水口14,挡料板8上设有能使挡料板8打开出料口7和出水口14后恢复到原位的复位机构9,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机构9为连接在料斗5内壁和挡料板8之间以及储水箱13内壁和挡料板8之间的弹簧;

机架1上还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轴10,从动轴10通过链条11与轮轴2连接,从动轴10上沿其径向设有能与挡料板8中部的侧边接触的拨臂12;

机架1的前端设有与机架1铰接的挂靠部27,挂靠部27用于将机架1挂靠在拖拉机上;机架1上位于料斗5和储水箱13的下方各设有一个滑轮28。

轮轴2上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固接有齿轮15,机架1的前端设有能与齿轮15啮合的换向齿轮16,换向齿轮16上固接有皮带盘17,皮带盘17和换向齿轮16通过他们共同的转轴支承在机架1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上,齿轮15、换向齿轮16和皮带盘17大小相等,机架1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18,从动轮18与皮带盘17通过皮带19连接;

行走轮3周向均匀的设有多个倾斜的刨土铲20,并且刨土铲20沿行走轮3的径向设置,刨土铲20远离行走轮3的一端形成向内倾斜的钩爪状,相邻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角度与相邻两条辐条4之间的角度以及相邻两个拨臂12之间的角度相等,并且刨土铲20、辐条4和拨臂12的数量相等,轮轴2与从动轴10的距离为至少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弧长;

机架1上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设有推土装置,推土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2以及将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连通的管道23,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活塞杆24可伸入行走轮3内并能与辐条4接触,第一活塞杆24伸入行走轮3的一端为倒角;第二液压缸22的第二活塞杆25位于行走轮3的上方并能沿行走轮3的径向方向运动,以推出刨土铲20上的土壤;第二活塞杆25和第二液压缸22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拉簧26。

轮轴2与从动轴10的距离为至少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弧长,皮带19上的土壤恰好都能掉入刨土铲20刨出的种植坑槽中。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机架1的前端连接到拖拉机上,并且将料斗5装满肥料和储水箱13装满水,启动拖拉机拖动该施肥机的行走轮3转动,行走轮3带动轮轴2转动;

行走轮3上的刨土铲20在行走轮3转动的过程中将土地里的土壤刨出种植坑槽,然后刨土铲20将土壤带起;

轮轴2带动链条11和从动轴10转动,从动轴10再带动拨臂12转动,拨臂12转动至与挡料板8接触后带动挡料板8转动一定的角度,料斗5内的肥料从挡料板8与出料口7之间的空隙掉落到种植坑槽中,同时储水箱13内的水从挡料板8与出水口14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另一侧已经施肥后的种植坑槽内,然后在复位机构9的作用下,挡料板8会自动恢复到将出料口7和出水口14遮挡的状态,等待下一次拨臂12带动挡料板8转动;

当行走轮3上的辐条4转动至与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活塞杆24接触时,辐条4会迫使第一活塞杆24向液压缸体内移动,第一液压缸21内的液体流进第二液压缸22内,第二液压缸22内的液体推动第二活塞杆25向远离第二液压缸22并且沿行走轮3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第二活塞杆25刚好将刨土铲20上的土壤推出;

第二活塞杆25在拉簧26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液压缸22的方向移动,第二液压缸22内的液体回流到第一液压缸21内,此时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恢复到原位,即第一活塞杆24又伸入行走轮3内,第二活塞杆25不与刨土铲20上的土壤接触,等待下一次辐条4转动至与第一活塞杆24接触,第二活塞杆再次推动土壤;

转动的行走轮3带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带动与齿轮15啮合的换向齿轮16朝行走轮3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换向齿轮16上固接的皮带盘17带动皮带19朝行走轮3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被第二液压杆的第二活塞杆25推出的土壤掉落到皮带19上,皮带19带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在皮带19上的土壤堆移动,到达皮带19末端的土壤依次掉落到已经施肥和灌水的种植坑槽中,实现对种植坑槽的填充。

本发明用于种植红心猕猴桃的施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将机架1的前端连接到拖拉机上,挡料板8处于将出料口7和出水口14挡住的状态,从料斗5的进料口6倒入肥料,从储水箱13的进水口倒入水,启动拖拉机拖动该施肥机的行走轮3转动,行走轮3带动与行走轮3固接的轮轴2转动;

行走轮3周向均匀的设有多个倾斜的刨土铲20,刨土铲20在行走轮3转动的过程中会将土地里的土壤刨出种植坑槽,然后刨土铲20将土壤带起;

在轮轴2转动的同时,轮轴2会带动链条11转动,链条11再带动从动轴10转动,由于从动轴10上沿径向设有能与挡料板8接触的拨臂12,并且相邻两个拨臂12之间的角度与相邻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角度相等,刨土铲20和拨臂12的数量相等,所以每当刨土铲20刨出一个种植坑槽,同时从动轴10上的拨臂12会转动至与挡料板8的侧边接触,此时挡料板8在拨臂12的作用下以出水口14或出料口7的侧边为支点做杠杆运动,进而转动一定的角度并露出出水口14和出料口7,此时料斗5内的肥料会从挡料板8与出料口7之间的空隙掉落到种植坑槽中,同时储水箱13内的水会从挡料板8与出水口14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另一侧已经施肥后的种植坑槽内,实现了将肥料深施入土壤中和边施肥边灌水的目的,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提高施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由于轮轴2与从动轴10的距离为至少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弧长,所以料斗5内的肥料一定会落入到种植坑槽中;又因为挡料板8上设有能使挡料板8转动后恢复到原位的复位机构9,在复位机构9的作用下,挡料板8会自动恢复到将出料口7和出水口14遮挡的状态,等待下一次拨臂12带动挡料板8转动;

由于机架1上设有推土装置,推土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22以及将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连通的管道23,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活塞杆24伸入行走轮3内并能与辐条4接触,第一活塞杆24伸入行走轮3的一端为倒角;当行走轮3上的辐条4转动至与第一液压缸21的第一活塞杆24接触时,辐条4会迫使第一活塞杆24向液压缸体内移动,又因为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通过管道23相连通,第二液压缸22的第二活塞杆25位于行走轮3的上方并能沿行走轮3的径向方向运动,所以第一液压缸21内的液体会流进第二液压缸22内,第二液压缸22内的液体会推动第二活塞杆25向远离第二液压缸22并且沿行走轮3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第二活塞杆25刚好将刨土铲20上的土壤推出;第二活塞杆25和第二液压缸22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拉簧26,第二活塞杆25将刨土铲20上的土壤推出后,第二活塞杆25在拉簧26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液压缸22的方向移动,第二液压缸22内的液体回流到第一液压缸21内,此时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恢复到原位,此时第一活塞杆24伸入行走轮3内与辐条4接触,第二活塞杆25不与刨土铲20上的土壤接触,即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等待下一次辐条4转动至与第一活塞杆24接触,第二活塞杆再次推动土壤;

由于轮轴2上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固接有齿轮15,机架1的前端设有能与齿轮15啮合的换向齿轮16,换向齿轮16上固接有皮带盘17,皮带盘17和换向齿轮16通过他们共同的转轴支承在机架1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上,机架1远离从动轴10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18,从动轮18与皮带盘17通过皮带19连接,在行走轮3转动的过程中,齿轮15跟着转动,齿轮15带动换向齿轮16朝行走轮3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换向齿轮16上固接的皮带盘17带动皮带19朝行走轮3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被第二液压杆的第二活塞杆25推出的土壤会掉落到皮带19上,即皮带19上的土壤会成堆并且间隔一定距离的排列在皮带19上,由于相邻两个刨土铲20之间的角度与相邻两条辐条4之间的角度相等,并且刨土铲20和辐条4的数量相等,所以每当有土壤被刨土铲20带起时,带起的土壤就会被第二活塞杆推出掉落到皮带19上;由于皮带19上的土壤恰好都能掉入刨土铲20刨出的种植坑槽中,所以当皮带19上的土壤到达皮带19的末端时,土壤向下掉落到种植坑槽中,因此皮带19上的土壤会依次填充已经施肥和灌水的种植坑槽。实现了在刨土施肥的过程中,同时将另一侧已经刨土施肥完成的种植坑槽进行填土,降低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