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8861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娃娃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娃娃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娃娃鱼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娃娃鱼是代表鱼类和爬行类的过渡类型,有古老“活化石”之称,同时娃娃鱼肉质洁白鲜嫩,肥而不腻,味道特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水中“活人参”;野生娃娃鱼资源已濒临灭绝,开展人工规模养殖是恢复娃娃鱼自然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娃娃鱼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活率不高,这是娃娃鱼不能很快自然增殖的原因。

由于娃娃鱼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都特别高市场上对娃娃鱼的需求特别大,人们开始研究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娃娃鱼,而在进行人工养殖娃娃鱼的时候,采用了很多种办法,但是成活率仍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娃娃鱼养殖方法,该方法养殖时间短,成活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娃娃鱼养殖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建设好室外养殖池:

养殖场地确定后,选择遮阴、避光,管理与进出水方便处建好室外养殖池;养殖娃娃鱼需要建大量小池,大小分类、分开饲养;养殖池采取砖混结构,每个小池面积根据娃娃鱼大小确定,小时1-2平方米,大时2-4平方米,池形不限,池高在1-1.5米,池底支石板形成空隙,或放泡沫板漂浮在水面,供娃娃鱼在下面躲藏栖身;池内壁需用水泥趟平抹光,以防娃娃鱼逃逸或擦伤;每排养殖池间设走道,方便饲喂;进出水系统;每个养殖池都要设进水口与出水口,一般设在池的两端;为防止娃娃鱼染病时发生交叉感染,每个养殖池进水口都要与主进水管道直接相连,从主管道进水;此外,养殖池底部还要设排污口,以排除娃娃鱼粪便及代谢物,保持水质清洁;

(2)娃娃鱼成体放养:对成体池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行放养;放养前要进行成体消毒,同时对成体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便按成体个体大、中、小分级分池饲养;这样,同一种规格的成体在摄食能力和摄食强度上基本相同,生长速率基本一致,避免大小混养造成相互残食;

(3)饵料及投料方法:娃娃鱼在适温条件下,消化吸收旺盛,2-3天投饵1次,若湿度低于10℃则每隔5-7天投喂1次;娃娃鱼昼伏夜出,夜间摄食,因此,夏天投饲时间在每天下午8-10时,冬天可在下午6-8时;为了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投饲必须坚持四定投饲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优选地,步骤(1)所述室外养殖池是娃娃鱼养殖重要环境条件;建池面积100-1000平方米池内人工弧度或穴洞面积占成体池面积的2/3,弧度或穴洞大小树成体个体大小而定;室外建池,除了室内成体地要求和设施外,要安装遮荫设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遮荫物,要求池顶部、四周全部要有遮荫物折叠。

更优选地,步骤(2)放养时要使成体养殖池水温与幼体池水温相同。

更优选地,步骤(2)采用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槐米100份、草头50-80份、石决明190-220份、蒲公英180-220份、没药180-210份、艾草80-110份、槐花130-170份、栀子185-215份、细辛105-135份、枳壳210-245份、牙皂105-140份、地瓜叶235-260份、鸡屎藤120-150份、肿节风100-200份。

所述的消毒液最优选的配方如下:槐米100份、草头60份、石决明200份、蒲公英200份、没药200份、艾草100份、槐花150份、栀子200份、细辛120份、枳壳230份、牙皂130份、地瓜叶250份、鸡屎藤140份、肿节风150份。

步骤(2)所述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配方比例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重量;

第二步:将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放置于搅拌容器中,用水浸泡3-5小时,其中水的用量为中药总重的30倍,温火加温烧至沸腾,熬15-20分钟,然后保温3小时后,再温火加温烧至沸腾,熬25-30分钟;

第三步:进行离心过滤,过滤液经过2-3小时沉淀后,第二次离心过滤;过滤液即为消毒液。步骤(3)中饵料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成分制成:鱼骨粉100份,鸡肝10-30份,蛋黄卵磷脂5-20份,小麦水解蛋白质15-25份,复合维生素2-15份,蚯蚓5-15份,绿原酸2-15份,米糠油1-4份、松子仁2-3份、乳酸菌1-2份。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复配,复配比例为1:1:1:1:1。

所述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配方比例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重量;将鱼骨粉、鸡肝、蛋黄卵磷脂、小麦水解蛋白质、复合维生素、蚯蚓、绿原酸、米糠油、松子仁混匀,加入调制器中,通入蒸汽,调节温度为100℃,保温3小时,降至室温,加乳酸菌混匀,挤压造粒,过60目筛,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10%,得到预防娃娃鱼脊椎弯曲病的饵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养殖时间短,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建设好室外养殖池:

养殖场地确定后,选择遮阴、避光,管理与进出水方便处建好室外养殖池;养殖娃娃鱼需要建大量小池,大小分类、分开饲养;养殖池采取砖混结构,每个小池面积根据娃娃鱼大小确定,小时1-2平方米,大时2-4平方米,池形不限,池高在1米以上,池底支石板形成空隙,或放泡沫板漂浮在水面,供娃娃鱼在下面躲藏栖身;池内壁需用水泥趟平抹光,以防娃娃鱼逃逸或擦伤;每排养殖池间设走道,方便饲喂;进出水系统;每个养殖池都要设进水口与出水口,一般设在池的两端;为防止娃娃鱼染病时发生交叉感染,每个养殖池进水口都要与主进水管道直接相连,从主管道进水;此外,养殖池底部还要设排污口,以排除娃娃鱼粪便及代谢物,保持水质清洁;

(2)娃娃鱼成体放养:

对成体池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行放养;放养前要进行成体消毒,同时对成体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便按成体个体大、中、小分级分池饲养;这样,同一种规格的成体在摄食能力和摄食强度上基本相同,生长速率基本一致,避免大小混养造成相互残食;

(3)饵料及投料方法:

娃娃鱼在适温条件下,消化吸收旺盛,2-3天投饵1次,若湿度低于10℃则每隔5-7天投喂1次;娃娃鱼昼伏夜出,夜间摄食,因此,夏天投饲时间在每天下午8-10时,冬天可在下午6-8时;为了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投饲必须坚持四定投饲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步骤(1)所述室外养殖池是娃娃鱼养殖重要环境条件;建池面积1000平方米池内人工弧度或穴洞面积占成体池面积的2/3;室外建池,除了室内成体地要求和设施外,要安装遮荫设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遮荫物,要求池顶部、四周全部要有遮荫物折叠。

步骤(2)放养时要使成体养殖池水温与幼体池水温相同。

步骤(2)采用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槐米100份、草头60份、石决明200份、蒲公英200份、没药200份、艾草100份、槐花150份、栀子200份、细辛120份、枳壳230份、牙皂130份、地瓜叶250份、鸡屎藤140份、肿节风150份。

步骤(2)所述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配方比例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重量;

第二步:将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放置于搅拌容器中,用水浸泡4小时,其中水的用量为中药总重的30倍,温火加温烧至沸腾,熬150分钟,然后保温3小时后,再温火加温烧至沸腾,熬25-30分钟;

第三步:进行离心过滤,过滤液经过23小时沉淀后,第二次离心过滤;过滤液即为消毒液。

步骤(3)所述饵料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成分制成:鱼骨粉100份,鸡肝20份,蛋黄卵磷脂15份,小麦水解蛋白质20份,复合维生素8份,蚯蚓9份,绿原酸7份,米糠油3份、松子仁3份、乳酸菌2份;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复配,复配比例为1:1:1:1:1。

所述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配方比例计算出批次生产的原料重量;将鱼骨粉、鸡肝、蛋黄卵磷脂、小麦水解蛋白质、复合维生素、蚯蚓、绿原酸、米糠油、松子仁混匀,加入调制器中,通入蒸汽,调节温度为100℃,保温3小时,降至室温,加乳酸菌混匀,挤压造粒,过60目筛,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得到饵料。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的饵料为鱼、虾、蛙、贝、泥鳅、鸡鸭胚胎、羊肉、牛肉、兔肉、蚯蚓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1中娃娃鱼的成活率为97%,而对比例1的成活率为75%,在娃娃鱼大小差不多的情况下,实施例1的上市时间比对比例1早半年。

以上内容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