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885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肉鸡养殖,具体涉及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



背景技术:

肉鸡养殖业以它高效率、规模化、标准化等优势,已成为我国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在我国,肉鸡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肉杂鸡和淘汰蛋肉鸡,肉鸡产量以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为主。近10年肉鸡产量和消费量大幅上升,鸡肉产量从2006年的1035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1270万吨;鸡肉消费量从2006年的1069.3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1311万吨。白羽肉鸡因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较高、产肉量多,适合规模化生产,因此产量占比较高。2016年,白羽肉鸡出栏约45亿只,产量758万吨,占比53%。

我国每年不断引进良种的同时,不断改善鸡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环境,鸡肉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使肉鸡的生长周期更短、耗料更少、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养殖者高度关注快速出栏和增加出栏体重,而肉鸡的胴体肌肉主要分布在胸、腿上,胸、腿肌的产量和质量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肉鸡育种中需要选择的主要性状之一,技术人员在养殖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开发降低料肉比、缩短出栏日龄的肉鸡饲料及养殖模式。目前,白羽肉鸡通常在35-45日龄出栏,出栏体重为2.2—3.0kg/只,料肉比(1.6—1.9):1,成活率85-98%。比如:中国专利106665478a公开了一种3~7周龄肉鸡的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日常舍外运动:每天8:00~11:00每隔15min让鸡从水平跳台跳入水平纱网一次,14:00~17:30每隔20min让鸡从水平跳台跳入水平纱网一次;(2)日常舍内饲喂:每天7:00、11:40、18:10、23:40定时饲喂饲料,每次饲喂饲料前15min饲喂由枸杞多糖和草莓粉制成的营养液。本发明使得肉鸡大肠杆菌病病害率降低至1%~1.5%、坏死性肠炎病害率降低至1%~1.5%,使得日增重达到98.31~98.88g、屠宰率达87.34%~87.43%、料肉比降低至1.55~1.58。上述公开的饲喂方法只能适用于3-7周龄肉鸡,且肉鸡体重、料肉比等效益指标不理想。中国专利cn105123616公开了一种快大型肉鸡饲喂方法,其创新点在于:根据不同需求的上市体重对应相应每阶段饲料同时进行相应的饲喂方法,上市体重≤1.6kg,采用三阶段饲喂;上市体重1.7-2.4kg,采用三阶段饲喂;上市体重2.5-3.0kg,采用四阶段饲喂;上市体重3.1-4.0kg,采用五阶段饲喂,其中,上市3.1-3.5kg,采用五个阶段的饲料养殖44-62日;该发明根据肉鸡五个上市体重范围,设定相应的饲料营养指标和饲喂方法,可以满足快大型肉鸡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达到预期的出栏体重、上市日龄,实现肉鸡上市体重的可调性。上述公开的饲喂方法使用五个阶段不同饲料,饲喂模式复杂,不易操作,并且使用高效价蛋白饲料养殖成本高,最重要的是鸡胸肉与鸡胗、鸡翅、鸡爪、鸡脖、鸡腿等分割制品配比不均衡,不适合消费者习好,附加值低,生产效益不理想。

随着规模化的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和国内肉鸡饲养管理水平的低下,肉鸡养殖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尽管缩短了出栏时间,降低了料肉比,但养殖过程中过于追求生长速度和控制管理成本,养殖密度大,使用低价劣质饲料,疫苗越用越多,兽药越用越多,疾病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难治疗,忽视了很多疾病是由于鸡的营养水平不均衡造成的。育雏期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价营养不均衡饲料,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器官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充分;发育中期和后期使用大量的油脂、蛋白原料,促进体重快速增长,代谢疾病多发,死淘率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低,体脂沉积过多。比如:中国专利cn105901405a公开了一种无抗生素的肉鸡饲喂方法,包括:饮水处理:按1:1000体积比在肉鸡饲喂饮用给水中添加em菌剂;饲料添加处理:在饲料中添加的中草药复合粉剂,所述的饲料和所述的中草药复合粉剂的重量比是1000:4~100:1,所述的中草药复合粉剂配方包括:甘草,金鱼草,益母草,麻黄,蒲公英,使君子,连壳,白芷,榔片,葶苈子,马齿苋,白头翁,枝子,银花,苏叶,半夏,黄花,板蓝根,扁蓄,地丁,细辛,山楂,神曲,麦芽,防风,柴胡,黄芪;粪便处理:用浓度为5:1000的em菌剂喷施粪便。上述公开的中草药种类多,中草药药效差异较大,且粉剂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料肉比为2.1-3.2之间,饲喂成本高。中国专利102972648a公开了一种中草药肉鸡的生产方法及饲料,其是按以下方法生产的,将金樱子、女贞子、枸杞子、火炭母草、黄芪、当归、白马骨。加水武火煮沸,文火保温1~2h,冷却过滤,收集滤液,加入白糖、拜耳接合酵母菌经发酵所得发酵液,所得发酵液再加入玉米、麸皮、豆粕,直接用于饲喂肉鸡,能够改善土鸡只免疫机能,预防疾病发生。本发明中草药肉鸡的生产方法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对鸡只无伤害,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纯生态,优点是鸡肉中无抗生素和激素的残留,所以人食用后对人体安全,对人体的健康有利;同时,中药经过微生物发酵之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成倍增加,具有补血、防病、治病的作用,兼有食补和药补的作用。上述公开的中草药微生物发酵菌种单一,微生态效果差,中药经加热过滤后原料损失大,养殖成本高,养殖效益仍不理想。

此外,养殖者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中国消费者相对喜欢选择鲜加工鸡肉,相对喜食鸡翅、鸡腿、鸡爪、鸡胗、鸡脖等,不太喜食鸡胸肉,家庭和饭店只消费30%的鸡胸肉,50%的鸡腿和鸡中翅被家庭消费,鸡胗既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其价格相对鸡腿、翅尖高出约10元/公斤,一等鸡胗(30g以上)比二等鸡胗(25g以上)高出约4-8元/公斤。针对快餐业、旅游业,分割制品及小包装禽肉制品(如鸡脖子、泡椒凤爪、鸡肉串等)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综上,探索新的肉鸡饲喂模式,促进鸡只骨架发育,提高分割制品肉重占比,增加出栏体重,降低料肉比,有效提高养殖效益是肉鸡养殖业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肉鸡养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适用于白羽肉鸡的三阶段“颗粒料—粉料—粗粉颗粒料”饲喂模式,育雏期提供高营养水平、高消化吸收利用率的颗粒饲料,促进雏鸡消化器官、免疫系统发育,确保7日龄体重达标,增强生长中、后期抗应激和抗疾病能力,减少药物的使用;生长中期,为鸡只提供粉状饲料,促进肠道菌群建立,确保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脏器官的协调发育,确保4周龄体重达标;生长后期,提供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的粗粉颗粒,促进肌胃发育,降低死淘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出栏体重和肌胃重量,降低腹脂率,增加分割制品肉重,提高养殖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1)1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25-1.5克/只;

2)2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6-1.9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3)3-4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2.7-3.1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4)5-6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6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6-8.5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5)7日龄:将第一阶段a放到料盘中,每隔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0-20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6)8-14日龄:将第一阶段b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饲喂3次,8日龄5:00饲喂16-20克/只;14:00饲喂9-12克/只;23:00饲喂9-12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4克/只至1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7)15-18日龄:以每天饲喂饲料总量的25%的第二阶段饲料替换第一阶段b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23-45克/只;14:00饲喂14-23克/只;23:00饲喂14-23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8)18-21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40-55克/只;14:00饲喂20-28克/只;23:00饲喂20-28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9)22-28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2日龄,5:00饲喂42-48克/只;13:00饲喂21-25克/只;18:00饲喂21-25克/只;23:00饲喂21-25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5克/只至28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10)29-44日龄:饲喂第三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9日龄,5:00饲喂64-68克/只;13:00饲喂30克/只;18:00饲喂30-35克/只;23:00饲喂30-35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7克/只至4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和第一阶段b饲料重量份数组成均为:玉米53-60份;豆粕13.5-18份;发酵豆粕6-10份;ddgs1-3份;玉米蛋白粉2-6份;棉粕2-3份;菌体蛋白1-2份;鱼粉0.5-1份;面粉2.5-4份;混合油脂a0.6-1份;磷酸氢钙1.52-1.86份;石粉0.84-1.24份;氯化钠0.18-0.21份;赖氨酸0.51-0.775份;蛋氨酸0.15-0.19份;苏氨酸0.026-0.076份;硒代蛋氨酸0.003-0.005份;腐植酸钠0.2-0.3份;氯化胆碱0.05-0.115份;小苏打0.04-0.15份;脱霉剂0.03-0.05份;抗氧化剂0.02-0.03份;甜菜碱0.04-0.06份;复合酶0.03-0.05份;发酵黄芪0.05-0.1份;和美酵素0.007-0.009份;肉小鸡复合预混料0.5份;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0-10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3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1,制粒温度65-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2mm,下筛1.5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a饲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段b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0-10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3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8:1,制粒温度65-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3mm,下筛2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b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2-60份;豆粕19-28份;杂粕5-8份;ddgs1-3份;玉米蛋白粉1-3份;菌体蛋白0.5-1.5份;混合油脂b3-6份;磷酸氢钙1-1.57份;石粉0.7-1份;氯化钠0.2-0.25份;腐植酸钠0.1-0.3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57-0.87份;蛋氨酸0.15-0.25份;苏氨酸0.011-0.084份;硒代蛋氨酸0.006-0.01份;小苏打0.04-0.08份;甜菜碱0.03-0.06份;氯化胆碱0.05-0.09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复合酶0.05-0.1份;发酵黄芪0.05-0.1份;和美酵素0.008-0.01份;

优选地,所述第二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首先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菌体蛋白、石粉混合后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得初混合物;

2)将杂粕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混合时间90-100s,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30s,进入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5:1,制粒温度65-70℃,制粒后冷却得杂粕颗粒;

3)将步骤1)初混合物和步骤2)杂粕颗粒与除混合油脂b外的剩余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90-100s,喷涂混合油脂b即得第二阶段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7-61份;豆粕17.8-23份;玉米蛋白粉4-7份;菌体蛋白1.5-2.5份;棉粕1-3份;面粉2-4.5份;混合油脂c2.5-4份;磷酸氢钙1.22-1.45份;石粉0.6-1.11份;氯化钠0.15-0.25份;腐植酸钠0.2-0.3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72-0.92份;蛋氨酸0.26-0.35份;苏氨酸0.03-0.064份;小苏打0.04-0.08份;甜菜碱0.04-0.06份;氯化胆碱0.065-0.134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2-0.03份,复合酶0.05-0.08份;发酵黄芪0.05-0.1份;和美酵素0.008-0.01份;

优选地,所述第三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首先将玉米采用对辊粉碎机8.0mm筛片进行粉碎,粉碎粒径在2.8-6mm的玉米碴在玉米粉碎物中所占重量比例高于85%,将玉米粉碎物与除混合油脂c外的其它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制粒调质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30s,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温度65-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c,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8mm,下筛4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三阶段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切片:将黄芪清洗、沥干、切片得黄芪片,切片厚度为1-3mm;

2)酶解:将黄芪片、水和混合酶按质量比10:10:1均匀混合,于35-40℃酶解16-20h得黄芪酶解液;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5-7:4-6:3-5:1-3:0.2-1;

3)乳酸菌发酵:将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2:1:1混合得到乳酸菌种子液,将乳酸菌种子液与黄芪酶解液按质量比0.01-0.03:1均匀混合,于35-40℃发酵,当发酵液ph值≤5时终止发酵,制得乳酸菌发酵物;

4)芽孢杆菌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1:1等体积混合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将芽孢杆菌种子液与乳酸菌发酵物按质量比0.02-0.03:1均匀混合,于35-40℃发酵36h制得芽孢杆菌发酵物;

5)将芽孢杆菌发酵物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20目筛即得发酵黄芪。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油脂a质量组成为:大豆油2份,米糠油2份,椰子油2份,亚麻籽油2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油脂b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棕榈油2份,大豆油1份,猪油2份,鸭油2份。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油脂c的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大豆油2份,猪油2份,鸭油2份。

进一步地,所述杂粕质量组成为:棉粕2.5份、双底菜粕2份、米糠2份、花生粕1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鱼粉为进口蒸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高于67%,酸价低于3mgkoh/g,挥发性盐基氮小于100mg/100g,胃蛋白酶消化率高于90%,组胺小于300mg/kg,无沙门氏菌。

进一步地,所述菌体蛋白为赖氨酸渣、核苷酸渣、谷氨酸渣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石粉为机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含碳酸氢钙的石灰石、方解石、白垩岩等,钙含量不低于36%。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氢钙,其中钙含量不低于22%,磷含量不低于16%。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中至少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预混料购自于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阶段饲料中的肉小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3,第二阶段饲料中的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5,第三阶段饲料中的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8。

有益效果:

1、无抗饲料,促进胃肠道及免疫体系发育,增进机体自身抗病力与抗应激能力,44日龄出栏,死淘率降低1-2%,成活率可达94-99%。

2、促进肠道菌群建立,确保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脏器官的协调发育,提高饲料消化率用率,44日龄出栏料肉比1.52-1.55:1,出栏体重2950-3050g。

3、肉质好,肉鸡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生长中期有效促进机体骨架发育,增加鸡翅、鸡腿、鸡爪、鸡胗、鸡脖分割制品价值,鸡胗重可提高5-15g,带胗皮重可达34g,有效提高养殖效益1.5元/只以上。

4、促进鸡只整齐发育,减少疾病发生率,减少消毒、治疗、预防药物使用,可节省成本0.30元/只以上。

5、合理的饲料粒度,减少饲喂过程中采食浪费1%。

6、后喷涂油脂,可以减少颗粒饲料水分流失,增加硬度,减少粉尘。

7、发酵黄芪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益气固表,增进脾脏功能,改善代谢能力;伴有的益生菌及益生素等有益物质,促进胃肠道优势菌群的建立,同时有利于促进肠绒毛的发育,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8、发酵黄芪类微生态制剂,由混合酶处理药材,避免由切割粉碎带来的有效活性物质失活、变性影响;生产过程无需大型高压灭菌设备对原料进行灭菌处理,由高效大量的乳酸菌进行“灭菌”处理,减少生产设备投入;与传统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相比,本方法有效提高了黄芪多糖及黄芪皂苷得率,并产生益生菌及益生素等。

9、高效的复合酶和发酵黄芪有利于雏鸡消化吸收,减轻高营养水平和过快生长带来的压力,促进肠道健康发育,提高免疫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是各组分和方法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原料功能或方法效果的叠加,各原料组分的科学复配和提取,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各单一组份功能和效果的叠加,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部分原料来源:

脱霉剂、防霉剂,购自于济南齐鲁中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酶购自于沈阳丰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预混料购自与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阶段饲料中的肉小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3,第二阶段饲料中的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5,第三阶段饲料中的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批准文号--辽饲预字(2013)003068。

实施例1

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1)1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4克/只;

2)2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75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3)3-4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2.9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4)5-6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6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7.3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5)7日龄:将第一阶段a放到料盘中,每隔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5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6)8-14日龄:将第一阶段b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饲喂3次,8日龄5:00饲喂16克/只;14:00饲喂9克/只;23:00饲喂9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4克/只至1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7)15-18日龄:以每天饲喂饲料总量的25%的第二阶段饲料替换第一阶段b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34克/只;14:00饲喂18克/只;23:00饲喂19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45min,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8)18-21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40-55克/只;14:00饲喂24克/只;23:00饲喂24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45min,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9)22-28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2日龄,5:00饲喂42克/只;13:00饲喂21克/只;18:00饲喂21克/只;23:00饲喂21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5克/只至28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10)29-44日龄:饲喂第三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9日龄,5:00饲喂64克/只;13:00饲喂30克/只;18:00饲喂30克/只;23:00饲喂30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7克/只至4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和第一阶段b饲料重量份数组成均为:玉米58份;豆粕16份;发酵豆粕7份;ddgs2份;玉米蛋白粉4.5份;棉粕3份;菌体蛋白1.5份;鱼粉0.5份;面粉2.5份;混合油脂a0.8份;磷酸氢钙1.86份;石粉0.84份;氯化钠0.21份;赖氨酸0.775份;蛋氨酸0.187份,苏氨酸0.076份;硒代蛋氨酸0.003份;腐植酸钠0.2份;氯化胆碱0.115份;小苏打0.09份;脱霉剂0.05份;抗氧化剂0.02份;甜菜碱0.04份;复合酶0.03份;发酵黄芪0.1份;和美酵素0.007份,肉小鸡复合预混料0.5份;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5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5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1,制粒温度68℃,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2mm,下筛1.5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a饲料;

所述第一阶段b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5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5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8:1,制粒温度68℃,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3mm,下筛2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b饲料。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7份;豆粕23份;杂粕7份;ddgs2份;玉米蛋白粉2份;菌体蛋白0.5份;混合油脂b4份;磷酸氢钙1.57份;石粉0.7份;氯化钠0.25份;腐植酸钠0.2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57份;蛋氨酸0.25份,苏氨酸0.04份;硒代蛋氨酸0.008份;小苏打0.052份;甜菜碱0.04份;氯化胆碱0.072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复合酶0.05份;发酵黄芪0.08份;和美酵素0.008份;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首先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菌体蛋白、石粉混合后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得初混合物;

2)将杂粕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混合时间95s,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5s,进入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5:1,制粒温度68℃,制粒后冷却得杂粕颗粒;

3)将步骤1)初混合物和步骤2)杂粕颗粒与除混合油脂b外的剩余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95s,喷涂混合油脂b即得第二阶段饲料。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7份;豆粕23份;玉米蛋白粉5份;菌体蛋白2份;棉粕2.5份;面粉3份;混合油脂c3份;磷酸氢钙1.22份;石粉1.11份;氯化钠0.15份;腐植酸钠0.3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72份;蛋氨酸0.26份,苏氨酸0.03份;小苏打0.04份;甜菜碱0.06份;氯化胆碱0.065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2份,复合酶0.05份;发酵黄芪0.05份;和美酵素0.008份;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首先将玉米采用对辊粉碎机8.0mm筛片进行粉碎,粉碎粒径在4.5mm的玉米碴在玉米粉碎物中所占重量比例高于85%,将玉米粉碎物与除混合油脂c外的其它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制粒调质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5s,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温度68℃,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c,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8mm,下筛4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三阶段饲料。

所述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切片:将黄芪清洗、沥干、切片得黄芪片,切片厚度为2mm;

2)酶解:将黄芪片、水和混合酶按质量比10:10:1均匀混合,于35-40℃酶解16-20h得黄芪酶解液;

所述混合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6:5:4:2:0.5;

3)乳酸菌发酵:将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2:1:1混合得到乳酸菌种子液,将乳酸菌种子液与黄芪酶解液按质量比0.02:1均匀混合,于37℃发酵,当发酵液ph值≤5时终止发酵,制得乳酸菌发酵物;

4)芽孢杆菌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1:1等体积混合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将芽孢杆菌种子液与乳酸菌发酵物按质量比0.025:1均匀混合,于37℃发酵36h制得芽孢杆菌发酵物;

5)将芽孢杆菌发酵物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20目筛即得发酵黄芪。

所述混合油脂a质量组成为:大豆油2份,米糠油2份,椰子油2份,亚麻籽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b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棕榈油2份,大豆油1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c的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大豆油2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杂粕质量组成为:棉粕2.5份、双底菜粕2份、米糠2份、花生粕1份。

所述鱼粉为进口蒸汽鱼粉。

所述菌体蛋白为赖氨酸渣。

所述石粉钙含量为38%。

所述磷酸氢钙,其中钙含量为23%,磷含量为18%。

所述复合酶为木聚糖酶、纤维素酶以任意比例混合。

实施例2

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1)1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25克/只;

2)2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6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3)3-4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2.7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4)5-6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6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6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5)7日龄:将第一阶段a放到料盘中,每隔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0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6)8-14日龄:将第一阶段b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饲喂3次,8日龄5:00饲喂18克/只;14:00饲喂10克/只;23:00饲喂10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4克/只至1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7)15-18日龄:以每天饲喂饲料总量的25%的第二阶段饲料替换第一阶段b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23克/只;14:00饲喂14克/只;23:00饲喂14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8)18-21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40克/只;14:00饲喂20克/只;23:00饲喂20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9)22-28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2日龄,5:00饲喂45克/只;13:00饲喂23克/只;18:00饲喂23克/只;23:00饲喂23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5克/只至28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10)29-44日龄:饲喂第三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9日龄,5:00饲喂66克/只;13:00饲喂30克/只;18:00饲喂32克/只;23:00饲喂32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7克/只至4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和第一阶段b饲料重量份数组成均为:玉米60份;豆粕13.5份;发酵豆粕10份;ddgs1份;玉米蛋白粉2份;棉粕2份;菌体蛋白2份;鱼粉1份;面粉3份;混合油脂a0.6份;磷酸氢钙1.74份;石粉1.05份;氯化钠0.18份;赖氨酸0.51份;蛋氨酸0.15份,苏氨酸0.026份;硒代蛋氨酸0.004份;腐植酸钠0.3份;氯化胆碱0.05份;小苏打0.15份;脱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甜菜碱0.06份;复合酶0.05份;发酵黄芪0.06份;和美酵素0.008份,肉小鸡复合预混料0.5份;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1,制粒温度65℃,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2mm,下筛1.5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a饲料;

所述第一阶段b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9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8:1,制粒温度65℃,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3mm,下筛2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b饲料。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2份;豆粕28份;杂粕5份;ddgs3份;玉米蛋白粉1份;菌体蛋白0.73份;混合油脂b6份;磷酸氢钙1份;石粉0.84份;氯化钠0.2份;腐植酸钠0.3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65份;蛋氨酸0.21份,苏氨酸0.084份;硒代蛋氨酸0.006份;小苏打0.04份;甜菜碱0.06份;氯化胆碱0.09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复合酶0.07份;发酵黄芪0.1份;和美酵素0.01份;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首先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菌体蛋白、石粉混合后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得初混合物;

2)将杂粕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混合时间90s,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s,进入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5:1,制粒温度65℃,制粒后冷却得杂粕颗粒;

3)将步骤1)初混合物和步骤2)杂粕颗粒与除混合油脂b外的剩余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90s,喷涂混合油脂b即得第二阶段饲料。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59份;豆粕17.8份;玉米蛋白粉7份;菌体蛋白2.5份;棉粕3份;面粉2份;混合油脂c4份;磷酸氢钙1.38份;石粉0.792份;氯化钠0.2份;腐植酸钠0.2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83份;蛋氨酸0.29份,苏氨酸0.064份;小苏打0.059份;甜菜碱0.04份;氯化胆碱0.086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2份,复合酶0.06份;发酵黄芪0.08份;和美酵素0.009份;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首先将玉米采用对辊粉碎机8.0mm筛片进行粉碎,粉碎粒径在2.8mm的玉米碴在玉米粉碎物中所占重量比例高于85%,将玉米粉碎物与除混合油脂c外的其它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制粒调质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20s,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温度65℃,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c,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8mm,下筛4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三阶段饲料。

所述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切片:将黄芪清洗、沥干、切片得黄芪片,切片厚度为1mm;

2)酶解:将黄芪片、水和混合酶按质量比10:10:1均匀混合,于35℃酶解16h得黄芪酶解液;

所述混合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5:4:3:1:0.2;

3)乳酸菌发酵:将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2:1:1混合得到乳酸菌种子液,将乳酸菌种子液与黄芪酶解液按质量比0.01:1均匀混合,于35℃发酵,当发酵液ph值≤5时终止发酵,制得乳酸菌发酵物;

4)芽孢杆菌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1:1等体积混合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将芽孢杆菌种子液与乳酸菌发酵物按质量比0.02:1均匀混合,于35℃发酵36h制得芽孢杆菌发酵物;

5)将芽孢杆菌发酵物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20目筛即得发酵黄芪。

所述混合油脂a质量组成为:大豆油2份,米糠油2份,椰子油2份,亚麻籽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b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棕榈油2份,大豆油1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c的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大豆油2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杂粕质量组成为:棉粕2.5份、双底菜粕2份、米糠2份、花生粕1份。

所述鱼粉为进口蒸汽鱼粉。

所述菌体蛋白为核苷酸渣。

所述石粉钙含量为40%。

所述磷酸氢钙,其中钙含量为25%,磷含量为16%。

所述复合酶为木聚糖酶淀粉酶以任意比例混合。

实施例3

一种白羽肉鸡饲喂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1)1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5克/只;

2)2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同时放到料盘和撒在纸上,每隔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1.9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3)3-4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3.1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4)5-6日龄:将第一阶段a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每隔6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8.5克/只,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5)7日龄:将第一阶段a放到料盘中,每隔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20克/只,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6)8-14日龄:将第一阶段b饲料放到料盘中,每日饲喂3次,8日龄5:00饲喂20克/只;14:00饲喂12克/只;23:00饲喂12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4克/只至1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7)15-18日龄:以每天饲喂饲料总量的25%的第二阶段饲料替换第一阶段b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45克/只;14:00饲喂23克/只;23:00饲喂23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8)18-21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3次,每日5:00,饲喂55克/只;14:00饲喂28克/只;23:00饲喂28克/只;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3小时;

9)22-28日龄:饲喂第二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2日龄,5:00饲喂48克/只;13:00饲喂25克/只;18:00饲喂25克/只;23:00饲喂25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5克/只至28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10)29-44日龄:饲喂第三阶段饲料,每日饲喂4次,,29日龄,5:00饲喂68克/只;13:00饲喂30克/只;18:00饲喂35克/只;23:00饲喂35克/只;以后每天每次饲喂量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7克/只至44日龄;每次给料前料盘空置0.5-1小时,每天天自然黑暗时熄灯1小时。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和第一阶段b饲料重量份数组成均为:玉米53份;豆粕18份;发酵豆粕6份;ddgs3份;玉米蛋白粉6份;棉粕2.5份;菌体蛋白1份;鱼粉0.7份;面粉4份;混合油脂a1份;磷酸氢钙1.52份;石粉1.24份;氯化钠0.196份;赖氨酸0.62份;蛋氨酸0.19份,苏氨酸0.045份;硒代蛋氨酸0.005份;腐植酸钠0.25份;氯化胆碱0.08份;小苏打0.04份;脱霉剂0.04份;抗氧化剂0.025份;甜菜碱0.05份;复合酶0.04份;发酵黄芪0.05份;和美酵素0.009份,肉小鸡复合预混料0.5份;

所述第一阶段a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10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3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1,制粒温度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2mm,下筛1.5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a饲料;

所述第一阶段b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配方,除混合油脂a外,其它原料均匀混合后经2.0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与筛下物混合100s后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30s后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8:1,制粒温度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a;冷却后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3mm,下筛2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一阶段b饲料。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60份;豆粕19份;杂粕8份;ddgs1份;玉米蛋白粉3份;菌体蛋白1.5份;混合油脂b3份;磷酸氢钙1.2份;石粉1份;氯化钠0.23份;腐植酸钠0.1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87份;蛋氨酸0.15份,苏氨酸0.011份;硒代蛋氨酸0.01份;小苏打0.08份;甜菜碱0.03份;氯化胆碱0.05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复合酶0.1份;发酵黄芪0.05份;和美酵素0.009份;

所述第二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首先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ddgs、菌体蛋白、石粉混合后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得初混合物;

2)将杂粕经3.5mm筛片粉碎,筛上物继续粉碎后与筛下物混合,混合时间100s,进入调制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30s,进入制粒机,环模长径比为12.5:1,制粒温度70℃,制粒后冷却得杂粕颗粒;

3)将步骤1)初混合物和步骤2)杂粕颗粒与除混合油脂b外的剩余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100s,喷涂混合油脂b即得第二阶段饲料。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重量份数组成为:玉米61份;豆粕20.7份;玉米蛋白粉4份;菌体蛋白1.5份;棉粕1份;面粉4.5份;混合油脂c2.5份;磷酸氢钙1.45份;石粉0.6份;氯化钠0.25份;腐植酸钠0.2份;肉中大鸡复合预混料0.5份;赖氨酸0.92份;蛋氨酸0.35份,苏氨酸0.04份;小苏打0.08份;甜菜碱0.05份;氯化胆碱0.134份;脱霉剂0.05份;防霉剂0.03份,抗氧化剂0.03份,复合酶0.08份;发酵黄芪0.1份;和美酵素0.01份;

所述第三阶段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方,首先将玉米采用对辊粉碎机8.0mm筛片进行粉碎,粉碎粒径在6mm的玉米碴在玉米粉碎物中所占重量比例高于85%,将玉米粉碎物与除混合油脂c外的其它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进入制粒调质器,使用闪蒸汽调解蒸汽饱和度,调质30s,进入制粒机制粒,制粒温度70℃,制粒成型后喷涂混合油脂c,过筛,分级筛孔径上筛8mm,下筛4mm,中间成品饲料即为第三阶段饲料。

所述发酵黄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切片:将黄芪清洗、沥干、切片得黄芪片,切片厚度为1-3mm;

2)酶解:将黄芪片、水和混合酶按质量比10:10:1均匀混合,于40℃酶解16-20h得黄芪酶解液;

所述混合的质量组成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7:6:5:3:1;

3)乳酸菌发酵:将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的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按照体积比2:1:1混合得到乳酸菌种子液,将乳酸菌种子液与黄芪酶解液按质量比0.03:1均匀混合,于40℃发酵,当发酵液ph值≤5时终止发酵,制得乳酸菌发酵物;

4)芽孢杆菌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斜面菌种按常规方法分别活化、扩大培养制备成活菌含量≥1x109cfu/l的种子液,1:1等体积混合得到芽孢杆菌种子液,将芽孢杆菌种子液与乳酸菌发酵物按质量比0.03:1均匀混合,于40℃发酵36h制得芽孢杆菌发酵物;

5)将芽孢杆菌发酵物减压浓缩、干燥、粉碎,过20目筛即得发酵黄芪。

所述混合油脂a质量组成为:大豆油2份,米糠油2份,椰子油2份,亚麻籽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b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棕榈油2份,大豆油1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混合油脂c的质量组成为:米糠油3份,大豆油2份,猪油2份,鸭油2份。

所述杂粕质量组成为:棉粕2.5份、双底菜粕2份、米糠2份、花生粕1份。

所述鱼粉为进口蒸汽鱼粉。

所述菌体蛋白为赖氨酸渣和核苷酸渣。

所述石粉钙含量为36%。

所述磷酸氢钙,其中钙含量为22%,磷含量为16%。

所述复合酶为甘露聚糖酶、蛋白酶以任意比例混合。

实施例4本发明饲喂模式用于白羽肉鸡的养殖试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时间:2017年5月15日-6月29月,历时45天

1.2实验地点:大连市瓦房店禾丰肉鸡试验场

1.3实验动物:实验动物选用白羽肉鸡6000只,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2000只。

2、实验方法

2.1实验设计:实验进行45天,选择6000只白羽肉鸡,分成3各处理,每个处理分4组,每组500只,网上平养。对照组1饲喂市售优质颗粒饲料,对照组2组饲喂市售优质粉料,试验组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饲料。45日龄清晨空腹送往屠宰场分组进行屠宰分割,每组随机抽取30只鲜鸡胗,称量饱胗鲜重、去胃内容物带皮鸡胗重、去鸡内金+油线+胃内容物的去皮鸡胗重。

2.2饲养管理:

饲喂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饲喂模式

鸡舍温度:42克以上育雏温度33度,逐步降温,前7天每天降0.5度,7天后每天降0.3度,一直到出栏。

鸡舍湿度:1-7天65-70%,8天-出栏为50-60%。

光照程序:第1天为24小时光照,2-7天为23小时,8-21天为18小时光照,22-28天为20小时光照,29天-出栏为23小时光照。黑暗的起始时间选在一天的自然黑暗时间,黑暗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

光照强度:0-6日龄为30-45勒克斯;7-21日龄为5-10勒克斯;22日龄-出栏为10勒克斯。

鸡舍通风:1-21日龄,采用最小通风量方式通风,避免贼风;22-28日龄采用过渡方式通风;29-出栏,采用纵向通风。根据鸡只表现适当调整,确保鸡舍内氨气水平<10ppm,二氧化碳浓度<0.3%。

2.3测定指标:

记录7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44日龄平均体重、平均累计采食量、死淘率、用药成本,计算料肉比、成活率;饱胗鲜重、带胗皮鸡胗鲜重、去胗皮鸡胗鲜重。

2.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el2007进行分析。

2.5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所用三阶段“颗粒料—粉料—粗粉颗粒料”饲喂模式饲养白羽肉鸡,养殖效果好,饲喂至44日龄出栏,出栏体重可达3.05g,饱胗鲜重54.67克/枚,去胗皮鸡胗鲜重35.23g/枚,料肉比1.53:1,成活率可达98.7%,相比于对照组1(颗粒组),出栏重增加6.27%,料肉比降低0.12,成活率提高了2%,鸡胗饱胗重增加35.66%,鸡胗带胗皮重增加44.43%,鸡胗去胗皮重增加44.39%;相比于对照组2(粉料组),出栏体重增加了4.81%,料肉比降低0.08,成活率提高了1.2%,鸡胗饱胗重增加19.45%,鸡胗带胗皮重增加17.96%,鸡胗去胗皮重增加20.94%。发明所用三阶段“颗粒料—粉料—粗粉颗粒料”饲喂促进肉鸡胃肠道及免疫系统的充分发育,增强雏鸡抗应激和抗病力,减少用药成本0.32-0.48/只,提高养殖效益1.57元/只。充分说明了本发明产品的实际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提高养殖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饲喂模式同样具有上述养殖试验的技术效果和养殖效益,且相互实施例之间差异性不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