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苗木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294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苗木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属芸香科下属植物,又称为柑桔。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柑橘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柑橘果实可食用,橘皮、柑橘叶、柑橘根均可入药,具有化痰、止咳、舒肝、健脾、养胃、美容等不同功能。我国是世界上的柑橘生产大国,柑橘产业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社会就业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柑橘苗木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嫁接、扦插、实生、压条等。其中柑橘主要以嫁接为主,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等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在柑橘上,一般田间嫁接技术只能利用老熟、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接穗枝梢进行嫁接,很少利用幼嫩、未老熟的接穗枝梢进行嫁接,否则其成活率非常低。试管中培养的茎尖嫁接或微芽嫁接苗虽然可利用很幼嫩的接穗进行嫁接,但其要求砧木幼嫩,而且只能在试管中进行培养。对于柑橘嫩芽的嫁接,由于柑橘嫩芽是柑橘植株萌发不久的新梢,此时新梢尚未老熟,木质化程度很低,不能够很好地实现柑橘嫩芽的嫁接。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成活率、短时间地将柑橘优良无性系嫁接苗进行培育和种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柑橘苗木繁殖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培育周期短、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优、育苗成本低的皇帝柑苗木繁殖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包括播种、育苗床搭建、砧木培育、接穗准备、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的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播种:采集皇帝柑种子,洗净杂质和果胶,阴干,消毒后低温保存,播种前先用温水浸泡皇帝柑种子,杀菌消毒,5-6月份将种子的种皮剥开后播撒在育苗基质中,播种后待种苗长至3-4cm时即可移栽;

s2:育苗床搭建:在荫棚内地面或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露天场地搭建能够控温、控湿和控光的育苗床;

s3:砧木培育:将步骤s1高度为3-4cm的皇帝柑种苗移栽至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中,待皇帝柑苗长至30-40cm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砧苗加粗生长,除去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砧苗培育至11-12月份即可作为砧木备用;

s4:接穗准备: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丰产的皇帝柑作为采穗母株,从采穗树冠外围剪取6-10cm一年生半木质化的秋梢作为接穗,将接穗放入薄膜袋内保存,备用;

s5:苗木嫁接:嫁接时采用劈接法,在砧木离地苗高30-35cm处切去砧木顶端,然后根据皇帝柑接穗大小用单面刀片在砧木切口处沿横切面中间位置纵向切一条1-3cm长的嫁接口;离接穗基部1-3cm处将接穗按楔形进行双面切削,切削口光滑并削至形成层;将切削处理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口,以至少一边的形成层对准的原则,将接穗与砧木贴紧,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对嫁接口进行密封与固定,完成嫁接;

s6:嫁接后培养:将嫁接后的皇帝柑苗在育苗床内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下进行培育。

优选地,所述温水浸泡是用温度为35-45℃下浸泡12-24h。

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1-2的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

优选地,步骤s2所述育苗床为升降式育苗床。

优选地,步骤s4所述接穗只保留顶端1-2片叶子,并把保留的叶片剪成半叶。

优选地,步骤s3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00:25-35:10-15:4-8的黄心土、板栗壳、蚕沙和缓控释肥组成。

优选地,所述缓控释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22-10-10。

优选地,步骤s3在接穗与砧木的结合部位涂抹植物生长素。

优选地,所述植物生长素为吲哚-3-丁酸。

优选地,步骤s6控制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为2500-3500lx、湿度控制在70-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于冬季在升降可控温育苗床进行柑橘的嫁接,能够解决柑橘在冬季利用秋梢进行嫁接,嫁接成活后由于砧木根系质量好,嫁接苗恢复快,生长迅速,有效缩短柑橘的成苗时间,降低了投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2、本发明提供的育苗基质具有保水保肥性好,营养全面,表面不易板结,杂草少,所培育的幼苗粗壮,促进皇帝柑组培苗快速成长,根系发达,缩短培育时间,为皇帝柑嫁接提供良好的砧木,提供嫁接苗的存活率。

3、本繁殖方法皇帝柑果苗不仅能够保证皇帝柑优良品种特性,嫁接果苗的存活率达到96%以上,应用前景广阔,为加速柑橘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成活率高,能有效缩短常规嫁接方法中砧木的培育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1

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包括播种、育苗床搭建、砧木培育、接穗准备、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的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播种:采集皇帝柑种子,洗净杂质和果胶,阴干,消毒后低温保存,播种前先用35℃温水浸泡24h皇帝柑种子,杀菌消毒,5月份将种子的种皮剥开后播撒在育苗基质中,播种后待种苗长至3-4cm时即可移栽;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1的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

s2:育苗床搭建:在荫棚内地面或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露天场地搭建能够控温、控湿和控光的升降式育苗床;

s3:砧木培育:将步骤s1高度为3-4cm的皇帝柑种苗移栽至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中,待皇帝柑苗长至30-35cm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砧苗加粗生长,除去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砧苗培育至11月即可作为砧木备用;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00:30:12:6的黄心土、板栗壳、蚕沙和缓控释肥组成;所述缓控释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22-10-10。

s4:接穗准备: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丰产的皇帝柑作为采穗母株,从采穗树冠外围剪取6-8cm一年生半木质化的秋梢作为接穗,将接穗放入薄膜袋内保存,备用;

s5:苗木嫁接:嫁接时采用劈接法,在砧木离地苗高30-35cm处切去砧木顶端,然后根据皇帝柑接穗大小用单面刀片在砧木切口处沿横切面中间位置纵向切一条1-3cm长的嫁接口;离接穗基部1-3cm处将接穗按楔形进行双面切削,切削口光滑并削至形成层;将切削处理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口,以至少一边的形成层对准的原则,将接穗与砧木贴紧,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对嫁接口进行密封与固定,完成嫁接;

s6:嫁接后培养:将嫁接后的皇帝柑苗在育苗床内,在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3000lx、湿度控制在75%下进行培育。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培育1000株皇帝柑苗,经过试验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7.1%。

实施例2

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包括播种、育苗床搭建、砧木培育、接穗准备、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的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播种:采集皇帝柑种子,洗净杂质和果胶,阴干,消毒后低温保存,播种前先用45℃温水浸泡12h皇帝柑种子,杀菌消毒,6月份将种子的种皮剥开后播撒在育苗基质中,播种后待种苗长至3-4cm时即可移栽;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1.5的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

s2:育苗床搭建:在荫棚内地面或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露天场地搭建能够控温、控湿和控光的升降式育苗床;

s3:砧木培育:将步骤s1高度为3-4cm的皇帝柑种苗移栽至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中,待皇帝柑苗长至30-35cm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砧苗加粗生长,除去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砧苗培育至12月即可作为砧木备用;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00:35:10:5的黄心土、板栗壳、蚕沙和缓控释肥组成;所述缓控释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22-10-10。

s4:接穗准备: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丰产的皇帝柑作为采穗母株,从采穗树冠外围剪取6-8cm一年生半木质化的秋梢作为接穗,将接穗放入薄膜袋内保存,备用;

s5:苗木嫁接:嫁接时采用劈接法,在砧木离地苗高30-35cm处切去砧木顶端,然后根据皇帝柑接穗大小用单面刀片在砧木切口处沿横切面中间位置纵向切一条1-3cm长的嫁接口;离接穗基部1-3cm处将接穗按楔形进行双面切削,切削口光滑并削至形成层;将切削处理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口,以至少一边的形成层对准的原则,将接穗与砧木贴紧,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对嫁接口进行密封与固定,完成嫁接;

s6:嫁接后培养:将嫁接后的皇帝柑苗在育苗床内,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500lx、湿度控制在70%下进行培育。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培育1000株皇帝柑苗,经过试验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8.2%。

实施例3

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包括播种、育苗床搭建、砧木培育、接穗准备、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的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播种:采集皇帝柑种子,洗净杂质和果胶,阴干,消毒后低温保存,播种前先用40℃温水浸泡20h皇帝柑种子,杀菌消毒,5月份将种子的种皮剥开后播撒在育苗基质中,播种后待种苗长至3-4cm时即可移栽;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2的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

s2:育苗床搭建:在荫棚内地面或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露天场地搭建能够控温、控湿和控光的升降式育苗床;

s3:砧木培育:将步骤s1高度为3-4cm的皇帝柑种苗移栽至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中,待皇帝柑苗长至30-35cm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砧苗加粗生长,除去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砧苗培育至12月即可作为砧木备用;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00:25:15:8的黄心土、板栗壳、蚕沙和缓控释肥组成;所述缓控释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22-10-10。

s4:接穗准备: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丰产的皇帝柑作为采穗母株,从采穗树冠外围剪取8-10cm一年生半木质化的秋梢作为接穗,将接穗放入薄膜袋内保存,备用;

s5:苗木嫁接:嫁接时采用劈接法,在砧木离地苗高30-35cm处切去砧木顶端,然后根据皇帝柑接穗大小用单面刀片在砧木切口处沿横切面中间位置纵向切一条1-3cm长的嫁接口;离接穗基部1-3cm处将接穗按楔形进行双面切削,切削口光滑并削至形成层;将切削处理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口,以至少一边的形成层对准的原则,将接穗与砧木贴紧,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对嫁接口进行密封与固定,完成嫁接;

s6:嫁接后培养:将嫁接后的皇帝柑苗在育苗床内,在温度为28℃、光照强度为2500lx、湿度控制在80%下进行培育。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培育1000株皇帝柑苗,经过试验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6.7%。

实施例4

一种柑橘苗木繁殖方法,包括播种、育苗床搭建、砧木培育、接穗准备、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的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播种:采集皇帝柑种子,洗净杂质和果胶,阴干,消毒后低温保存,播种前先用35℃温水浸泡24h皇帝柑种子,杀菌消毒,5月份将种子的种皮剥开后播撒在育苗基质中,播种后待种苗长至3-4cm时即可移栽;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1的黄心土和珍珠岩组成;

s2:育苗床搭建:在荫棚内地面或选择背风向阳、透水性好的露天场地搭建能够控温、控湿和控光的升降式育苗床;

s3:砧木培育:将步骤s1高度为3-4cm的皇帝柑种苗移栽至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中,待皇帝柑苗长至30-35cm时进行摘心处理,以促砧苗加粗生长,除去主干离地面20cm以内的萌芽和针刺,砧苗培育至12月即可作为砧木备用;所述的育苗基质由重量比为100:35:10:6的黄心土、板栗壳、蚕沙和缓控释肥组成;所述缓控释肥中n-p2o5-k2o的比例为22-10-10。

s4:接穗准备:选用生长旺盛、无病虫、丰产的皇帝柑作为采穗母株,从采穗树冠外围剪取8-10cm一年生半木质化的秋梢作为接穗,将接穗放入薄膜袋内保存,备用;

s5:苗木嫁接:嫁接时采用劈接法,在砧木离地苗高30-35cm处切去砧木顶端,然后根据皇帝柑接穗大小用单面刀片在砧木切口处沿横切面中间位置纵向切一条1-3cm长的嫁接口;离接穗基部1-3cm处将接穗按楔形进行双面切削,切削口光滑并削至形成层;将切削处理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嫁接口,以至少一边的形成层对准的原则,将接穗与砧木贴紧,然后使用塑料薄膜对嫁接口进行密封与固定,完成嫁接;

s6:嫁接后培养:将嫁接后的皇帝柑苗在育苗床内,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3000lx、湿度控制在75%下进行培育。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嫁接培育1000株皇帝柑苗,经过试验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7.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