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226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配装在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上使用的浮船板。



背景技术:

旱田垄作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诸如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农业种植中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垄作具有提升地表土壤温度、防风等诸多优点,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传统的水田直播或移栽作业均采用水田土地平作方式,存在水田土壤温度低、吸热少、杂草易生长的缺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寒地区的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和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何将传统的水田土地平作整地改变为垄作整地、移栽,以增加水田土壤地温、有利于水稻作物生长发育、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提高水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急需解决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钵苗移栽作业的实际需求,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达到实现水田垄作整地、有利于提高水田土壤温度、促进水稻作物生长发育、抑制水田杂草生长、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船板体的前、后部位上分别设置前安装孔和后安装孔,在所述船板体底面左、右边缘部位上分别纵向设置左引流凸台与右引流凸台,在所述船板体底面中间部位上与左、右引流凸台相互平行的设置中引流凸台,在所述左引流凸台与中引流凸台之间设置左引流凹槽,在所述右引流凸台与中引流凸台之间设置右引流凹槽,所述左、右引流凸台和中引流凸台底端距离船板体上端面的高度尺寸h均为65毫米,所述左、右引流凸台的内侧壁面均由外凸半径r1为45毫米的凸起弧面与内凹半径r2为30毫米的内凹弧面连接构成,所述中引流凸台由外凸半径r5为254毫米的凸起弧面与两侧外凸半径r4为30毫米的凸起弧面、内凹半径r3为30毫米的内凹弧面依次连接构成,内凹半径r2的的内凹弧面与内凹半径r3的内凹弧面之间平面连接,至此分别构成左、右引流凹槽,所述左引流凹槽的纵向中心线距离船板体左侧边缘和右引流凹槽的纵向中心线距离船板体右侧边缘的尺寸h1为80毫米,左、右引流凹槽的纵向中心线与中引流凸台的纵向中心线距离尺寸h2均为160毫米,所述左、右引流凹槽的槽深h3为50毫米,至此构成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

本发明实现了水田垄作整地作业,为水稻钵苗移栽到垄台上提供了条件,达到了提升水田土壤温度、抑制水田杂草生长、增加水稻单产的目的,具有结构独特、新颖、合理、水田成垄作业性能好、质量高、作业阻力小、适用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水田栽植垄作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船板体、2、左引流凸台、3、右引流凸台、4、右引流凹槽、5、中引流凸台、6、左引流凹槽、7、前安装孔、8、后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在船板体1的前、后部位上分别设置前安装孔7和后安装孔8,在所述船板体1底面左、右边缘部位上分别纵向设置左引流凸台2与右引流凸台3,在所述船板体1底面中间部位上与左、右引流凸台2、3相互平行的设置中引流凸台5,在所述左引流凸台2与中引流凸台5之间设置左引流凹槽6,在所述右引流凸台3与中引流凸台5之间设置右引流凹槽4,所述左、右引流凸台2、3和中引流凸台5底端距离船板体1上端面的高度尺寸h均为65毫米,所述左、右引流凸台2、3的内侧壁面均由外凸半径r1为45毫米的凸起弧面与内凹半径r2为30毫米的内凹弧面连接构成,所述中引流凸台5由外凸半径r5为254毫米的凸起弧面与两侧外凸半径r4为30毫米的凸起弧面、内凹半径r3为30毫米的内凹弧面依次连接构成,内凹半径r2的的内凹弧面与内凹半径r3的内凹弧面之间平面连接,至此分别构成左、右引流凹槽6、4,所述左引流凹槽6的纵向中心线距离船板体1左侧边缘和右引流凹槽4的纵向中心线距离船板体1右侧边缘的尺寸h1为80毫米,左、右引流凹槽6、4的纵向中心线与中引流凸台5的纵向中心线距离尺寸h2均为160毫米,所述左、右引流凹槽6、4的槽深h3为50毫米。

作业使用时,船板体1整体前行,左、右、中引流凸台2、3、5的部份凸台部位下陷入水田表层泥土内,左、右引流凹槽6、4下侧部位陷入在水田泥土层内,在左、中、右引流凸台2、5、3与左、右引流凹槽6、4共同作用下,在水田土壤表面上形成两个垄台,垄台高出水田泥面30—40毫米,在垄台面上即可栽植水稻钵苗。

垄台的形成可以有效提高水田土壤地表温度,且相邻垄台上秧苗之间垄沟内水深大于垄台上面水深度,垄沟内的水深度不适宜杂草生长,起到自然抑制杂草生长的功效和作用,同时有效防止虫害发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用浮船板属于农业机械;在船板体底面左、右边缘部位上分别纵向设置左、右引流凸台,在船板体底面中间部位上与左、右引流凸台相互平行的设置中引流凸台,在左引流凸台与中引流凸台之间设置左引流凹槽,在右引流凸台与中引流凸台之间设置右引流凸台,所述左、中、右引流凸台底端距离船板体上端面的高度尺寸均为65毫米,左、右引流凹槽深度为50毫米;本板打破了水田平整地传统方式,实现了水田垄作整地栽植,起到了提升水田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具有结构独特、新颖、合理、水田成垄性能好、质量高、作业阻力小、适用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吕志军;王杰;辛亮;单伊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04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