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9537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特别涉及一种大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以鳞茎(蒜头)、花茎(蒜薹)和幼株(蒜苗)为主要产品,亦可利用蒜头生成蒜黄。蒜头和蒜薹耐贮运,还可加工成各种制品,一年四季供应。据测定,每100g鲜鳞茎中含水分69.8g、蛋白质约4.4g、碳水化合物23.6g、磷195mg、铁2.1mg、镁28mg;每100g蒜苗中含有维生素c77mg。大蒜中还含有大蒜素,是蒜氨酸经蒜氨酸酶作用形成的挥发性硫化物,有特殊辛辣味,可增进食欲,并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大蒜可生食或熟食,既可作菜和调味品,又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大蒜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种植历史,是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大蒜出口大国。据统计,2006年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为120万公顷,其中我国大蒜栽培面积约计77万公顷,占世界大蒜栽培面积的65%。大蒜作为我国优势的蔬菜作物,随着其医疗保健价值的不断开发,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量也大幅度增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蒜产业的技术水平,农业部于2003年启动了“葱姜蒜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948重大项目,对大蒜产业发展中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环节进行引进、创新,形成了大批较为成熟、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模式,使大蒜出口数量从几万吨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万吨,出口平均价格由每吨360美元到每吨760美元,仅此一项,全国大蒜种植户在种植环节上每亩就增加近1600元的收入。

由于大蒜鳞茎的形成对于光照和温度条件相对严格(日照13小时以上、温度15-20℃),目前世界各地的大蒜种植形式非常单一,仅限于秋末或早春播种,6-7月份才能采收上市。大蒜耐贮藏,且加工贮藏技术成熟,通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虽然冬季也能吃上贮藏的优质大蒜,但经保鲜、贮藏的蒜头其风味与新鲜蒜头相比却相差甚远,难以满足高端消费市场对春节前后品尝鲜蒜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蒜栽培方法,稳定且高效。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清选:将大蒜先进行清洗,然后按蒜瓣大小分级进行栽培,剔除病种、较小的蒜瓣;

土壤施肥:在耕地前施肥有机质≥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60-70斤,耕地后施肥≥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40-50斤;

拌种:每亩使用20%的吡虫啉微囊悬浮剂20毫升拌种;

农田管理:叶面喷施营养肥20g,根据土壤湿度和地温情况,每亩冲施250克/升的氨基酸营养液5000ml,每隔7天~10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叶面喷施苯醚甲环唑50g+生理盐水30g,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至收获前3~8天停止浇水。

进一步,所述清选采用的1%的生理盐水。

进一步,所述土壤施肥采用的有机肥料是腐殖酸类肥料。

进一步,所述农田管理采用的营养肥是矿物质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增加了大蒜的产量;提高了大蒜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大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清选:将大蒜先进行清洗,然后按蒜瓣大小分级进行栽培,剔除病种、较小的蒜瓣;

土壤施肥:在耕地前施肥有机质≥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60斤,耕地后施肥≥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40斤;

拌种:每亩使用20%的吡虫啉微囊悬浮剂20毫升拌种;

农田管理:叶面喷施营养肥20g,根据土壤湿度和地温情况,每亩冲施250克/升的氨基酸营养液5000ml,每隔7天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叶面喷施苯醚甲环唑50g+生理盐水30g,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至收获前3天停止浇水。

实施例二:

一种大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清选:将大蒜先进行清洗,然后按蒜瓣大小分级进行栽培,剔除病种、较小的蒜瓣;

土壤施肥:在耕地前施肥有机质≥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65斤,耕地后施肥≥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45斤;

拌种:每亩使用20%的吡虫啉微囊悬浮剂20毫升拌种;

农田管理:叶面喷施营养肥20g,根据土壤湿度和地温情况,每亩冲施250克/升的氨基酸营养液5000ml,每隔9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叶面喷施苯醚甲环唑50g+生理盐水30g,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至收获前5天停止浇水。

实施例三:

一种大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清选:将大蒜先进行清洗,然后按蒜瓣大小分级进行栽培,剔除病种、较小的蒜瓣;

土壤施肥:在耕地前施肥有机质≥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70斤,耕地后施肥≥45%、微生物细菌≥20%的有机肥料50斤;

拌种:每亩使用20%的吡虫啉微囊悬浮剂20毫升拌种;

农田管理:叶面喷施营养肥20g,根据土壤湿度和地温情况,每亩冲施250克/升的氨基酸营养液5000ml,每隔10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叶面喷施苯醚甲环唑50g+生理盐水30g,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至收获前8天停止浇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大蒜栽培,具体是指一种大蒜栽培方法,一种大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选;土壤施肥;拌种;农田管理。本发明是属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增加了增加了大蒜的产量;提高了大蒜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鹿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鹿晓丹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