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修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绑枝机。
背景技术:
绑枝机是用于捆绑固定农作物、果树、花卉等的枝条藤蔓的一种手工工具,用来代替传统的手工用柔软的布条或带子挨个固定的方式,有利于作物生长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目前,市场上绑枝蔓的绑枝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103025148B公开了一种园艺用绑枝机,由机座、导带槽、锥形体、摇臂、机头、连杆构成,具备从电源供应装置获取一定电流的粘合发热丝的粘合发热丝单元;以及可装拆粘合发热丝单元、插入到所述支架槽的支架,通过加热使合成树脂绑带达到局部熔融,从而使两端的绑带相互粘达到捆绑固定农作物。但是通过电热丝发热的原理对能源损耗较大,农户使用成本较大。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2285723U公开了一种藤蔓绑枝机,由钉盒、机头、手柄、机座和胶带盒,胶带盒固定在机座的下部,钉盒和机头通过销轴固定在机座上,机头和机座间设有拉簧,手柄的中段通过销轴与机头连接,手柄带钩的一端钩挂在机座上的固定销上,钉盒上设有出带口、出钉口和顶针插条,机头上设有钉座且内部包括顶片、带钩和夹带片,机座上固定顶座、切带刀和压钉片,压钉片与出钉口和钉座配合,顺向片固定在胶带盒的出带通道内。绑枝时,将引出的胶带绕着枝条与固定物,钉住胶带即成功的绑接一处,连续引带、绕枝和钉带完成植物枝蔓与固定物的捆绑,但结构过于复杂且在对农作物捆扎时钉子容易误伤农作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低能耗低使用成本,同时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时不对农作物产生损伤的绑枝机。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枝机,其特征在于,绑枝机包括:机壳组件,以及设置在机壳组件内部的绑枝带捆扎组件、绑枝带输送组件、绑枝带进给组件、绑枝带剪切组件、绑枝带组件、第一动力系统、第二动力系统和开关;绑枝带捆扎组件设于机壳组件内部靠前位置,绑枝带捆扎组件设有绑枝带从动轮,第一动力系统与绑枝带从动轮啮合为所述绑枝带捆扎组件提供动力;绑枝带输送组件位于绑枝带捆扎组件后部位置与第二动力系统外侧相切;绑枝带进给组件与第二动力系统里侧相切;绑枝带剪切组件通过销轴连接绑枝带进给组件产生联动效果;绑枝带组件可旋转固定于机壳组件;开关套设机壳组件握把处。
其中机壳组件包括:外部第一机壳、外部第二机壳、顶部机壳、尾部机壳、内部第一机壳、内部第二机壳;外部第一机壳和外部第二机壳互相配合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连接后固定后形成内部空腔;顶部机壳设于外部第一机壳和外部第二机壳顶部;内部第一机壳和内部第二机壳设于外部第一机壳和外部第二机壳形成的内部空腔内;尾部机壳设于外部第一机壳尾部;外部第一机壳设有速度调节器,速度调节器设于所述外部第一机壳靠前位置;顶部机壳后端设有自动卡扣;尾部机壳外侧设有自动卡口。
其中绑枝带捆扎组件还包括:捆扎片、连接轴、轴承;捆扎片螺纹连接于连接轴;连接轴过盈配合连接绑枝带从动轮;轴承套设于连接轴上。
其中绑枝带输送组件包括:绑枝带捆扎挂钩、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第一弹性装置绑枝带捆扎挂钩通过销轴连接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通过销轴连接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产生联动效果;第一弹性装置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平行设置,前端套接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突出位置。
其中绑枝带进给组件包括:弹性摩擦轮、刚性摩擦轮、分离杆、动力杆、动力轮、第二弹性装置;弹性摩擦轮通过固定销连接于动力杆后侧;刚性摩擦轮和动力轮同轴设置用连接轴连接;分离杆通过销轴连接动力杆产生联动效果;第二弹性装置与动力杆平行设置,前端部套接于动力杆突出位置。
其中绑枝带剪切组件包括:内切刀和外切刀;外切刀套接于内切刀外侧;外切刀通过销轴连接动力杆产生联动效果。
其中内部第一机壳设有固定压板和导向槽;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机壳上部;固定压板通过销轴连接固定于第一机壳导向槽前端。
其中绑枝带组件包括:绑枝带导向器、绑枝带、绑枝带缠绕件、绑枝带固定板;绑枝带导向器卡设于外部第一机壳和外部第二机壳后侧位置;绑枝带固定板固定于绑枝带缠绕件外侧;绑枝带缠绕于绑枝带缠绕件上,且绑枝带头部穿过绑枝带导向器进入所述导向槽内。
其中第二动力系统包括:第二动力电机、第二动力主动轮和第二电机从动轮;第二动力主动轮过盈配合固定与第二动力电机前出轴上;第二动力主动轮与第二电机从动轮啮合设置;
其中第二电机从动轮两侧设有输送动力凸轮和进给动力凸轮;输送动力凸轮设于第二电机从动轮外侧;进给动力凸轮设于第二电机从动轮内侧;输送动力凸轮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外边相切设置,进给动力凸轮与分离杆相切设置。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具有如下诸多优点:
(1)绑枝机结构简单,通过绑枝带捆扎解决传统胶带易回缩的弊端;
(2)绑枝机通过机械捆扎,取代现有技术电能发热粘合能耗过大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3)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各组件成独立整体,没有复杂的线路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稳定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内部第一机壳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内部第二机壳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内部第一机壳图和固定板装配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绑枝机绑枝带组件结构图;
图中:1为机壳组件、2为绑枝带捆扎组件、3为绑枝带输送组件、4为绑枝带进给组件、5为绑枝带剪切组件、6为绑枝带组件、7为第一动力系统、8为第二动力系统、9为开关、11为外部第一机壳、12为外部第二机壳、13为顶部机壳、14为尾部机壳、15为内部第一机壳、16为内部第二机壳、17为自动卡扣、21为捆扎片、22为连接轴、23为绑枝带从动轮,24为轴承、31为绑枝带捆扎挂钩、32为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3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34为第一弹性装置、41为弹性摩擦轮、42为刚性摩擦轮、43为分离杆、44为动力杆,45为动力轮、46为第二弹性装置、51为内切刀、52为外切刀、62为绑枝带导向器、62为绑枝带、63为绑枝带缠绕件、64为绑枝带固定板、71为第一动力主动轮、81为第二动力电机、82第二动力主动轮、83为第二电机从动轮、831为输送动力凸轮、832为进给动力凸轮、111速度调节器、151为固定压板、152为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绑枝机的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所述绑枝机包括:机壳组件,以及设置在机壳组件内部的绑枝带捆扎组件、绑枝带输送组件、绑枝带进给组件、绑枝带剪切组件、绑枝带组件、第一动力系统、第二动力系统和开关;绑枝带捆扎组件设于机壳组件内部靠前位置,绑枝带捆扎组件设有绑枝带从动轮,第一动力系统与绑枝带从动轮啮合为所述所述绑枝带捆扎组件提供动力完成捆扎;绑枝带输送组件位于绑枝带捆扎组件后部位置与第二动力系统外侧相切;绑枝带进给组件与所述第二动力系统里侧相切;绑枝带剪切组件通过销轴连接绑枝带进给组件产生联动效果;绑枝带组件可旋转固定于机壳组件;开关套设机壳组件握把处。
其中机壳组件1包括:外部第一机壳11、外部第二机壳12、顶部机壳13以及尾部机壳14;机壳组件1材料均为塑料注塑件,外部第一机壳11和所外部第二机壳12互相配合用自攻螺丝连接固定,连接固定后形成内部空腔,顶部机壳13安装于外部第一机壳11和外部第二机壳12上部,用自动卡口17固定,具有可快速拆卸功能,尾部机壳14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在外部第一机壳11尾部;内部第一机壳15和内部第二机壳16通过自攻螺丝固定于外部第一机壳11和外部第二机壳12形成的空腔内。
其中绑枝带捆扎组件2包括:捆扎片21、连接轴22、轴承24;连接轴22前端设有内螺纹,捆扎片21通过螺丝固定锁紧在连接轴22前端;绑枝带从动轮23安装在连接轴22后端部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绑枝带从动轮23与第一动力系统啮合连接传递动力;连接轴22上装有两个轴承24,一个固定于靠近捆扎片21位置,另一个固定于靠近绑枝带从动轮23位置,起到两端支撑平稳转动。
其中绑枝带输送组件3包括:绑枝带捆扎挂钩31、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2、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33、第一弹性装置34;绑枝带挂钩31通过销钉连接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2前端部,第一输送动力臂32后端部和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33前端部通过销钉连接,第一弹性装置34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2平行设置,前端部套接于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2突出位置,后端部套接于内部第一机壳突出位置15,驱动绑枝带第二输送动力臂33能使绑枝带输送组件3完成绑枝带输送工作。
绑枝带进给组件4包括:弹性摩擦轮41、刚性摩擦轮42、分离杆43、动力杆44、动力轮45、第二弹性装置46;弹性摩擦轮41设于动力杆44后侧通过销轴连接;刚性摩擦轮42和动力轮45同轴设置用连接轴连接;分离杆43前端部与动力杆44后端部通过销轴连接;第二弹性装置46与动力杆44平行设置,前端部套接于动力杆44突出位置,后端部依靠内部第一机壳15;驱动动力轮45能使绑枝带进给组件4完成绑枝带进给工作。
其中绑枝带剪切组件5包括:内切刀51和外切刀52;外切刀52套接于动力杆44外侧;外切刀52连接通过销轴连接动力杆44前端部。
其中第二动力系统8包括:第二动力电机81、第二动力主动轮82和第二电机从动轮83;第二动力主动轮82过盈配合固定于第二动力电机81前出轴上;第二动力主动轮82与第二电机从动轮83啮合设置,第二电机从动轮83与动力轮45啮合设置;第二电机从动轮83两侧设有输送动力凸轮831和进给动力凸轮832;输送动力凸轮831设于所述第二电机从动轮83外侧;所述进给动力凸轮832设于所述第二电机从动轮83内侧;所述输送动力凸轮831与所述绑枝带第一输送动力臂32外边相切设置,所述进给动力凸轮832与所述分离杆43相切设置,使其达到同时驱动绑枝带输送组件3和绑枝带剪切组件5。
其中内部第一机壳设有固定压板和导向槽;导向槽152开设于所述第一机壳15上部;所述固定压板151前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壳15导向槽152前侧。
其中绑枝带组件6包括:绑枝带导向器61、绑枝带62、绑枝带缠绕件63、绑枝带固定板64;绑枝带导向器61设于外部第一机壳11和外部第二机壳12后侧位置;固定板64固定于绑枝带缠绕件63外侧;绑枝带62缠绕于所述绑枝带缠绕件63上,且绑枝带62头部穿过绑枝带导向器61进入所导向槽152内。
扣动开关启动绑枝机后第二动力系统8转动带动第二电机从动轮83,第二电机从动轮83再传递动力给动力轮45,同时动力轮45带动和它同轴设置的刚性摩擦轮42,刚性摩擦轮42摩擦带动弹性摩擦轮4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绑枝带62向为绑枝带捆扎挂钩31进给,进给完成后进给动力凸轮832推动分离杆43使弹性摩擦轮41向上抬起停止进给;于此同时分离杆43带动动力杆44向后运动,动力杆44拉动外切刀52做剪切工作,截取适量的绑枝带62;完成上述步骤后第一动力系统启动,带动绑枝机捆扎组件运动,此时带动捆扎片21旋转对绑枝带62做旋转扭力对捆扎物进行捆扎。
为方便生产和使用,上述具体实施例还可做如下改进:
1、速度调节机器111,可设置于其他合理位置。
2、开关9可用霍尔传感器为控制元器件,也可用微动开关为控制元器件,或其他控制元器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