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18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



背景技术:

育苗的实质是提前生长发育,即由于气候或茬口等原因或为了增加复种茬次而无法在本田按计划时间栽培的情况下,创造可以提前成按时栽培的条件,以达到按正常栽培期或提早栽培的目的。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蔬菜大棚中预留出一块空地用来培育蔬菜苗,这种方法影响了蔬菜大棚土地护理的一致性 ;而且在育苗的过程中,大棚的温度不易控制,无法使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环境中成长,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培育质量。

因而有了育苗盆,现有的育苗盆大多采用上下分层设置,由于育苗培养箱的喷头设置在箱体顶部,喷头在给育苗盆喷液时,上层的育苗盆遮挡了下层的育苗盆,造成下层的育苗盆没有得到充分的喷灌,使得育上、下层的育苗盆内幼苗生长状态出现差异。还有一种是通过育苗托盘进行育苗,现有的托盘一般采用一次性塑料托盘,这种托盘质软不抗压,不宜采用多层叠放,占用了土地面积,而且育苗成功后,塑料托盘破损严重,无法重复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浇灌的水无法重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阳光照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育苗盘内的种苗接受光照不均匀,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为了保证受光均匀需要对育秧盘转换方位,非常浪费人工体力,同时不具备喷淋装置,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专利201420119057.9中公开了一种集约化蔬菜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穴盘, 营养液槽、四根角钢,灯管等;所述的一种集约化蔬菜育苗装置,育苗穴盘成上下层叠的固定设置,仍然存在光照不均匀、滴管不充分的问题,进而影响菜苗的生长,降低蔬菜质量;所述的一种集约化蔬菜育苗装置,四根角钢直接接触地面,不具备移动的功能,则在育苗地点、取苗地点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所述的一种集约化蔬菜育苗装置,育苗穴盆未设有漏水、集水装置,易造成水多倒置菜苗涝死或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任意移动、便于采光且拆卸方便的蔬菜育苗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包括底柱、固定孔、螺纹管、传动丝杠、顶板、滚珠、伸缩块、固定销、储液箱、抱紧装置、全向轮、水泵、立柱、输液口、育苗盘、灯架、加温灯、补光灯、标签袋、旋转套、连接件、封堵块、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板以及补液口;所述的底柱上方为一六棱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加设螺纹管;螺纹管内设有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下端伸入伸缩块内,伸缩块底部设有若干滚珠,滚珠上方设有可活动顶板与传动丝杠相接;所述伸缩块下连接底柱,且底柱侧面设有若干通孔与固定销配合使用;底柱下方与储液箱贯通,底柱与储液箱接缝处设有水泵;储液箱四角底部设有全向轮,全向轮两侧装有抱紧装置;储液箱一侧上表面开有补液口;

所述螺纹管上方接有中空立柱,立柱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板,顶端立柱上由上至下套接有若干旋转套,旋转套两侧均通过连接件接有相互卯接的育苗盘,育苗盘最外侧设有封堵块;每个育苗盘正面均设有透明标签袋;上下相邻育苗盘之间均设有灯架,灯架底面间隔分布有加温灯和补光灯;每个旋转套上方两侧均设有输液口;

所述水泵通过水路连接至各输液口;所述太阳能蓄电板与蓄电池相接,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至灯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育苗盘包括营养盘、卯块、卯槽以及盘体;营养盘置于盘体的最底部,矩形盘体两侧分别设有外凸和内凹的卯块和卯槽可拼接拆卸,盘体底面均匀分布若干通孔;所述营养盘为海绵、泡沫板或聚乙烯发泡材料,厚度为2-5cm;所述盘体深度为10-15cm,长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立柱为金属材质,直径为50-60cm;所述的储液箱为1m*1m*20cm的长方体,且储液箱为金属材质;所述的封堵块为轻质塑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蔬菜育苗架外设有一手摇把手与传动丝杠相配合调整高度,可调整高度为50-6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输液口均设有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套可旋转角度为0-360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灯架与立柱交界处均设有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蔬菜育苗架既可以进行自然采光又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环保绿色能量补光,且可以任意移动、调整高度,方便育苗人员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2)营养盘的加设既可以保证蔬菜苗的营养供给又不会造成营养液的浪费;(3)育苗盘采取卯接的方式进行任意拼接拆卸,可根据育苗量的大小自行调节育苗盘的使用,方便快捷;(4)育苗盘还可以进行旋转换面、采光;移动时可以随时停驻且抱紧,减低危险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的育苗盘的结构图;

图中:1底柱、2固定孔、3螺纹管、4传动丝杠、5顶板、6滚珠、7伸缩块、8固定销、9储液箱、10抱紧装置、11全向轮、12水泵、13立柱、14输液口、15育苗盘、16灯架、17加温灯、18补光灯、19标签袋、20旋转套、21连接件、22封堵块、23蓄电池、24太阳能蓄电板、25补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附图1,一种便于采光的蔬菜育苗架,包括底柱1、固定孔2、螺纹管3、传动丝杠4、顶板5、滚珠6、伸缩块7、固定销8、储液箱9、抱紧装置10、全向轮11、水泵12、立柱13、输液口14、育苗盘15、灯架16、加温灯17、补光灯18、标签袋19、旋转套20、连接件21、封堵块22、蓄电池23、太阳能蓄电板24以及补液口25;所述的底柱1上方为一六棱固定孔2,固定孔2内固定加设螺纹管3;螺纹管3内设有传动丝杠4,传动丝杠4下端伸入伸缩块7内,伸缩块7底部设有若干滚珠6,滚珠6上方设有可活动顶板5与传动丝杠4相接;所述伸缩块7下连接底柱1,且底柱侧面设有若干通孔与固定销8配合使用;底柱1下方与储液箱9贯通,底柱1与储液箱9接缝处设有水泵12;储液箱9四角底部设有全向轮11,全向轮11两侧装有抱紧装置10;储液箱一侧上表面开有补液口25;

所述螺纹管3上方接有中空立柱13,立柱13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蓄电池23和太阳能蓄电板24,顶端立柱13上由上至下套接有若干旋转套20,旋转套20两侧均通过连接件21接有相互卯接的育苗盘15,育苗盘15最外侧设有封堵块22;每个育苗盘15正面均设有透明标签袋19;上下相邻育苗盘15之间均设有灯架16,灯架16底面间隔分布有加温灯17和补光灯18;每个旋转套20上方两侧均设有输液口14;

所述水泵12通过水路连接至各输液口14;所述太阳能蓄电板24与蓄电池23相接,蓄电池23通过电路连接至灯架16。

参考附图2,所述的育苗盘15包括营养盘15-1、卯块15-2、卯槽15-3以及盘体15-4;营养盘15-1置于盘体15-4的最底部,矩形盘体15-4两侧分别设有外凸和内凹的卯块15-2和卯槽15-3可拼接拆卸,盘体15-4底面均匀分布若干通孔;所述营养盘15-1为海绵、泡沫板或聚乙烯发泡材料,厚度为2-5cm;所述盘体15-4深度为10-15cm,长度为20-30cm,宽度为30-40cm。

所述的立柱13为金属材质,直径为50-60cm;所述的储液箱9为1m*1m*20cm的长方体,且储液箱9为金属材质;所述的封堵块22为轻质塑料。

所述的蔬菜育苗架外设有一手摇把手与传动丝杠4相配合调整高度,可调整高度为50-60cm。

所述的输液口14均设有阀门。

所述的旋转套20可旋转角度为0-3600

所述的灯架16与立柱13交界处均设有一开关。

下面参考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育苗前根据需要育苗的量进行育苗盘15的拼接与拆卸,封堵快22封住育苗盘15的端口,防止育苗基质和营养盘15-1内的液体流失造成资源浪费;储液箱9内灌入水或营养液备用,需要进行灌溉时首先开启输液口14的阀门,再将水泵12接通电源,将储液箱9内的液体引入输液口14进行滴灌;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光的照射,将蔬菜育苗架移至光照充足的位置,旋转套20各自旋至某一位置,保证各自之间不遮挡,此时太阳能蓄电板24也在为蓄电池23蓄电;天气条件不允许时,将育苗盘15转至各自水平位置,开启灯架16上的开关进行补光;后期观察或移至阶段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育苗架高度的调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补充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广大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