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85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灌溉装置,具体涉及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灌溉设备是指具有节水功能用于灌溉的机械设备的统称。其种类主要有喷灌式、微灌式、全塑节水灌溉系统(又包括:软管三通阀,低压出地阀,半固定式喷灌与移动式)。

现有的灌溉设备节能减排效果不是特别好,还不够环保,例如,灌溉设备的动力设备大多还需要通过电力推动,而农业种植都是大范围的,需要长时间工作,非常的浪费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灌溉设备节能减排效果不是特别好,还不够环保非常浪费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包括水管道、支撑架和光伏扬水逆变器,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方,且支撑架的上方连接光伏太阳电池组,所述水管道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水管道与支撑架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件,所述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且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喷头,所述光伏扬水逆变器安装在支撑架上靠近底板的上方位置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连接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架的一边设置有光伏水泵的一端,所述光伏水泵的另一边连接蓄水池,且光伏水泵与光伏扬水逆变器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扬水逆变器与光伏太阳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水管道与光伏水泵通过水管固定连接,并且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水管道与支撑架通过固定卡件卡口连接,便于调节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光伏太阳电池组,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充分利用白天的太阳光照储能发电,更加节能环保,并且利用光伏扬水逆变器控制器,它能将太阳能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水泵,并根据日照强度的变化实时地调节输出频率,使输出功率接近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保证在灌溉时电力充足,并且直接在光伏电池组的架子上直接设置一个管道,通过推动组架走就可以直接对农作物直接喷灌,既节省人力也节省资源,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太阳电池组;2、阀门;3、固定卡件;4、水管道;5、喷头;6、支撑架;7、行走轮;8、底板;9、光伏扬水逆变器;10、光伏水泵;11、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包括水管道4、支撑架6和光伏扬水逆变器9,支撑架6固定连接在底板8的上方,且支撑架6的上方连接光伏太阳电池组1,水管道4安装在支撑架6上,水管道4与支撑架6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件3,水管道4上设置有阀门2,且水管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喷头5,光伏扬水逆变器9安装在支撑架6上靠近底板8的上方位置处,底板8的两侧均连接有行走轮7,支撑架6的一边设置有光伏水泵10的一端,光伏水泵10的另一边连接蓄水池11,且光伏水泵10与光伏扬水逆变器9电性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9与光伏太阳电池组1电性连接,水管道4与光伏水泵10通过水管固定连接,并且水管道4上设置有阀门2。

水管道4与支撑架6通过固定卡件3卡口连接,便于调节水管道。

具体的,在使用时,利用行走轮7将支撑架6推到阳光充足的宽敞地,支撑架6上光伏太阳电池组1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然后将光伏扬水逆变器9分别与光伏太阳电池组1和光伏水泵10电性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9将太阳能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光伏水泵10,当日照很充足时,光伏扬水逆变器9可以保证光伏水泵10的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当日照不足时,光伏扬水逆变器9根据设定最低运行频率是否满足,不满足则会自动停止运行,水泵从蓄水池11里抽水,打开阀门2水进入到水管道4中,由喷头5喷出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该现代化光伏节能农业灌溉设备,通过设置光伏太阳电池组1,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充分利用白天的太阳光照储能发电,更加节能环保,并且利用光伏扬水逆变器9控制器,它能将太阳能阵列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光伏水泵10,并根据日照强度的变化实时地调节输出频率,使输出功率接近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保证在灌溉时电力充足,并且直接在光伏电池组的支撑架4上直接设置一个水管道4,通过推动组架走就可以直接利用喷头5对农作物直接喷灌,既节省人力也节省资源,使用更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