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丸粒剂悬浮干燥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833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丸粒剂悬浮干燥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丸粒干燥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丸粒悬浮干燥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丸粒化种子是在比较微小的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的药剂“外衣”,这层外衣称为种衣剂,种子经过这种丸粒化处理之后体积会增大很多,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机械化播种,并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以免受土壤里害虫的咬食或起到抗旱的作用等。在将种子丸粒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工序是将丸衣干燥,将丸粒制成均匀干燥的丸粒,使得种子丸粒大小均匀,无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丸粒干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丸粒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腔和连接在所述干燥筒腔底部的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腔中部设置有至少一片风燥网,所述风燥网周向边缘与所述干燥筒腔内壁吻接在一起,所述干燥筒腔下部为均流室,所述均流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块均流板,所述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分流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筒腔内设置有若干片上下间隔的风燥网。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紧邻每个风燥网上部的干燥筒腔内还设置有喇叭形引流罩,所述引流罩的喇叭形大头一端朝下,小头一端朝上,且小头一端开设有通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罩边缘的干燥筒腔壁上开设有出料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筒腔内设置有上下两片风燥网,分别为第二风燥网和第一风燥网,第二风燥网和第一风燥网分别对应第二引流罩和第一引流罩,第二引流罩的出料孔通过输料管联通到第一风燥网和第一引流罩之间的干燥筒腔内。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风燥网和第二引流罩之间的干燥筒腔侧壁上设置有入料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紧邻每个风燥网上部的干燥筒腔侧壁上开设有窗口。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板设置有两块,两块均流板上下间隔设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室内可拆卸的设有内胆,所述风燥网位于所述内胆底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热风装置产生热风的温度和风速。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丸粒化种子悬浮抛光装置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控制温度和风速,可以达到丸粒化种子表面光滑的特点。

(2)通过将丸粒放置在风燥网上,在底部热风吹入时,丸粒会被热风吹动的上下跳动,不断翻滚,保证热风均匀的针对每粒丸粒进行干燥,丸粒之间的碰撞可以起到抛光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装置;2、干燥筒腔;3、均流室;4、均流板;5、风燥网;6、第一风燥网;7、第二风燥网;8、引流罩;9、第一引流罩;10、第二引流罩;11、通孔;12、出料孔;13、入料孔;14、输料管;15、窗口;16、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丸粒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腔和连接在所述干燥筒腔底部的热风装置,干燥筒腔中部设置有一片风燥网,风燥网将干燥筒腔分隔成上部的干燥室和下部的均流室,风燥网周向边缘与干燥筒腔内壁吻接在一起,均流室内设置有两块均流板,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干燥室上部设置上开口。其中热风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热风装置产生热风的温度和风速。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丸粒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腔和连接在所述干燥筒腔底部的热风装置,干燥筒腔中部设置有一片风燥网,风燥网将干燥筒腔分隔成上部的干燥室和下部的均流室,风燥网周向边缘与干燥筒腔内壁吻接在一起,均流室内设置有两块均流板,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干燥室上部设置上开口,干燥室内可拆卸的设有内胆,风燥网位于内胆底部。

其中热风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热风装置产生热风的温度和风速。

通过设置内胆,这样可以通过取下内胆来将干燥好的丸粒取出,操作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丸粒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腔和连接在干燥筒腔底部的热风装置,干燥筒腔中部设置有三片上下间隔的风燥网,风燥网周向边缘与干燥筒腔内壁吻接在一起,紧邻每个风燥网上部的干燥筒腔侧壁上开设有窗口。

窗口可以方便的取放风燥网上的丸粒,同时三层风燥网可以形成干燥的阶梯,最湿润丸粒可以防止在最上层的风燥网,经过一段时间干燥,然后逐层向下一层风燥网转移,直到在最低一层风燥网干燥后结束丸粒干燥,这样热风从最底部一定逐渐向上吹送,最先接触热风的丸粒是干燥程度最高的底层风燥网上的丸粒,热风将丸粒干燥后带着水分逐层向上运动,上层丸粒可以一定程度的预干燥以及预热,这样便可以尽大可能的利用热风的干燥能力,能源利用率比较高,干燥时间也可以缩短。

本实施例中风燥网的层数不限于三层,可以是两层,也可以是四层或五层等。

均流室内设置有两块均流板,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干燥室上部设置上开口。其中热风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热风装置产生热风的温度和风速。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一种丸粒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筒腔和连接在所述干燥筒腔底部的热风装置,干燥筒腔中部设置有两片上下间隔的风燥网,风燥网周向边缘与干燥筒腔内壁吻接在一起,紧邻每个风燥网上部的干燥筒腔侧壁上开设有窗口。

紧邻每个风燥网上部的干燥筒腔内还设置有喇叭形引流罩,引流罩的喇叭形大头一端朝下,小头一端朝上,且小头一端开设有通孔。引流罩边缘的干燥筒腔壁上开设有出料孔。干燥筒腔内设置有上下两片风燥网,分别为第二风燥网和第一风燥网,第二风燥网和第一风燥网分别对应第二引流罩和第一引流罩,第二引流罩的出料孔通过输料管联通到第一风燥网和第一引流罩之间的干燥筒腔内。第二风燥网和第二引流罩之间的干燥筒腔侧壁上设置有入料孔。

均流板设置有两块,两块均流板上下间隔设置。热风装置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热风装置产生热风的温度和风速。

通过向入料孔内送入湿润的丸粒,丸粒进入到第二风燥网上,进行预干燥和预热,随着丸粒干燥程度的不断提高,丸粒被热风吹送飞起来的高度越高,待丸粒干燥到一个临界值时,其可以被热风吹到第二引流罩的通孔外,此时丸粒便会顺着输料管落入到第一风燥网上,同样随着丸粒进一步干燥到更低的一个临界值时,其可以被热风吹到第一引流罩的通孔外,并在第一引流罩对应的出料孔处被收集。

同步的热风从下网上吹送,热风的含水量逐渐层增加,第一风燥网处的热风的干燥效果最好。热风的吹送可以采取脉冲方式吹送,保证热风的风速成周期性变化,使得丸粒可以不断被抛弃和翻滚。

其中第一风燥网和第一引流罩之间间距大于第二风燥网和第二引流罩之间的间距,由于第一风燥网上的丸粒干燥程度高于第二风燥网,因此丸粒能够被吹起的高度便会越大,可以通过调节二者之间的间距来控制丸粒干燥程度。相同条件下,间距越大,丸粒的干燥程度越高。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风燥网均可以设置成中心低、边缘高的结构,这样热风将丸粒吹起后,丸粒落下来便会由于重力在风燥网上朝网的中心滚动,保证丸粒在干燥过程中充足的翻滚,干燥效果比较好。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