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20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装置,特别涉及用以养殖鱼、虾等水产的水产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生物(如鱼、虾等)于养殖时,会放养于一池塭内,并施与饲料、驱除病害,使所述水产生物于安全的环境下快速成长。

其中,所述水产生物的幼苗容易因其他成长后的水产生物的攻击而死亡,故培育幼苗时大多会通过使用一网架于所述池塭中圈围出一养殖空间,并藉由所述网架阻隔其他成长后的水产生物进入所述养殖空间中,使幼苗能在所述养殖空间中安全的生长。

所述水产生物于幼苗时的生长环境与成长后的水产生物的健康有所关联,故所述养殖空间内的环境维护十分重要,在幼苗的培育过程中,幼苗未食用的饲料及幼苗的排泄物等沉淀物会沉淀于所述养殖空间的底部,若长时间没进行清理或换水,容易孳生病菌,进而导致幼苗产生病变的问题。

现今池塭于清理内部环境时,大多使用吸污装置将沉淀于池塭内的沉淀物吸除,然而使用所述吸污装置清理所述养殖空间底部的沉淀物时,会因为幼苗的体积较小,而有被吸污装置连同沉淀物吸除的疑虑,此外,由于所述池塭的深度较深,且内壁面大多附着有藻类,导致有视线不佳的问题,基于前述顾虑,难以达到完全清理内部沉淀物,故对于养殖空间内部环境的清理及维持皆较为不易,导致所述幼苗于培育时容易因底部的沉淀物孳生病菌而遭受感染,并进而使幼苗产生病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水产养殖装置,希藉此改善现今用以培育幼苗的养殖空间对于残留的饲料及幼苗的排泄物等沉淀物不易清理,而导致幼苗容易产生病变的问题。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包含:

一支撑架,其具有一作业空间;

至少一养殖容器,其位于该支撑架的作业空间中,所述养殖容器内部具有一养殖空间,且所述养殖容器底部具有一连通该养殖空间的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一排污阀;

一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该支撑架上;以及

一筛网,连接受控于该升降驱动组件并位于该支撑架的作业空间,该筛网的外径小于所述养殖容器的内径并可选择性地伸入所述养殖容器的养殖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应用于如鱼、虾等水产生物的幼苗培育,其中所述养殖容器内部可养殖水产生物的幼苗,并具有下列优点:

便于检视幼苗的生长环境:所述水产生物的幼苗养殖于所述养殖容器内,由于所述养殖容器的深度不深,且内壁面亦无藻类附着,能见度较高,能清楚看见所述养殖容器的底部是否有沉淀物及脏污,除了能提供所述幼苗安全的生长环境外,亦可随时检视容置于养殖空间内部的水质,并于需进行清理时,立即进行清理作业。

养殖容器的养殖空间方便清理:在进行清理所述养殖容器的养殖空间时,养殖于所述养殖空间中的幼苗可藉由该升降驱动组件搭配该筛网,将所述幼苗先暂时捞起,接着于所述养殖容器内置入一连接外部水源的水管并同时开启该排污管上的排污阀,以进行换水及清理动作,故于清理的过程中,并无幼苗进入该排污管的疑虑,且所述养殖容器的深度不深,内壁面亦无藻类附着,能清楚看出内部沉淀物及脏污的位置,并针对该处进行清理,能完全清理所述养殖容器内部的沉淀物及脏污,进而减少病菌滋生。

此外,所述幼苗可养殖于多个养殖容器内,所述支撑架底部可设置多个滚轮,并于需要进行清理作业时,再将所述支撑架推移至欲进行清理的养殖容器处,以进行清理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前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养殖容器底部设置脚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升降驱动组件的吊架与筛网组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捞起幼苗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捞起幼苗的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支撑架10、至少一养殖容器20、一升降驱动组件30及一筛网40。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支撑架10具有一作业空间11,其中该支撑架10可进一步包含二ㄇ字型且间隔设置的框体12及多个支撑杆13,该二框体12圈围形成所述作业空间11,该些支撑杆13间隔设置于该二框体12之间,此外,该支撑架10底部具有多个滚轮14。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养殖容器20位于该支撑架10的作业空间11中,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具有一养殖空间21,且所述养殖容器20底部具有一连通该养殖空间21的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一排污阀23,其中,所述养殖容器底部设有多个脚桩24,并包含多个脚柱25及多个轮座26,该些脚柱25或该些轮座26可选择性地套设于该些脚桩24上。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升降驱动组件30设置于该支撑架10上,其中,该升降驱动组件30包含一具有绞盘的驱动马达31、一滑轮组32、一吊索33及一吊架34,所述驱动马达31设置于该支撑架10的一侧,该滑轮组32包含至少一个滑轮321,所述滑轮321分别设置于该支撑架10的支撑杆13上,所述吊索33缠绕于该驱动马达31的绞盘上,并绕过所述滑轮321,且所述吊索33末端垂挂于位在该支撑架10中央的支撑杆13下方,该吊架34设置于该吊索33的末端,此外,如图4所示,该吊架34可进一步包含一架体341及二枢设于该架体341二侧的延伸臂342,该二延伸臂342底端形成多个钩部343。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筛网40连接受控于该升降驱动组件30并位于该支撑架10的作业空间11中,该筛网40的外径小于所述养殖容器20的内径并可选择性地伸入所述养殖容器20的养殖空间21中,其中,如图5所示,该筛网40设置于该吊架34底部,且该筛网40上形成对应该些钩部343的多个钩环41,该些钩环41分别钩设于该些钩部34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应用于如鱼、虾等水产生物的幼苗50培育,而所述水产生物的幼苗50养殖于所述养殖容器20内的养殖空间21中,且平时在养殖所述幼苗50时,该排污管22的排污阀23为封闭状态,其中,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可仅包含一养殖容器20,且所述养殖容器20及该支撑架10的位置固定,所述养殖容器20位于该支撑架10的作业空间11中;或是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包含复数位置固定的养殖容器20,而该支撑架10可选择性地移动至任一养殖容器20处;或是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包含多个养殖容器20,而该支撑架10的位置固定,该些养殖容器20可选择性地移动至该支撑架10的作业空间11中。

所述养殖容器20可提供所述幼苗50安全生长环境,且可直接藉由在所述养殖容器20内投入饲料,以喂食所述幼苗50,如图6、图7所示,当养殖容器20需要进行清理时,可操作该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31,使该驱动马达31转动绞盘,缓缓放松所述吊索33,并使该吊架34及该筛网40下降至所述养殖容器20的养殖空间21中,其中,当该筛网40进入该养殖空间21内时,所述幼苗50会因为上方有物品下降而向周围闪避,故该筛网40在下降的过程中,所述幼苗50会通过该筛网40周缘与所述养殖容器20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并于该筛网40下降至该养殖空间21底部时,游动至该筛网40上方。

如图7所示,此时,可藉由操作该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31,使该驱动马达31转动绞盘,以收紧所述吊索33,并使该吊架34及该筛网40自所述养殖容器20的养殖空间21中升起,而所述幼苗50会被筛网40捞起,接着即可在所述养殖容器20内置入一连接外部水源的水管,并开启该排污管22上的排污阀23,以进行换水及内部沉淀物的清理作业。

其中,由于所述养殖容器20的水深不深,且内壁面不易有藻类附着,能见度较高,因此可直接清楚看见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水质以及沉淀物的多寡,故能便于检视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环境的状态,且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可藉由该升降驱动组件30搭配该筛网40,将所述幼苗50暂时捞起并进行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的清理,可避免幼苗50进入排污管22的疑虑,亦可清楚看出内部沉淀物及脏污的位置,并针对所述沉淀物及脏污进行清理。

此外,所述筛网40于使用过后可自所述吊架34上取下,且所述吊架34可自所述吊索33上取下,并藉由收折所述延伸臂342,以便进行收藏。

再者,如图4所示,在养殖幼苗50之前,所述养殖容器20在移动时,可先将该些轮座26分别套设于该些脚桩24上,故在移动所述养殖容器20时能较为省力,并于所述养殖容器20移动至定位时,将该些轮座26拆下,再如图3所示,将该些脚柱25套设于该些脚桩24上,藉此固定所述养殖容器20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可藉由所述养殖容器20提供幼苗50安全的生长环境,并可藉由该升降驱动组件30搭配该筛网40捞起所述幼苗50,以便进行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环境的清理,且所述养殖容器20内的能见度佳,能针对内部的沉淀物及脏污处进行清理,可完全清理所述养殖容器20内部的沉淀物及脏污,进而减少病菌孳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