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86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猕猴桃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猕猴桃采摘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方式,采摘者需借助扶梯到藤架上进行采摘,效率低,成本高;并且采用手采摘的方式容易在采摘时破坏猕猴桃,并且没有锋利的利器在采摘时容易损坏猕猴桃藤蔓,若采用机器人手的装置采摘、成本太高,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猕猴桃采摘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且采摘效果好、提高了采摘的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猕猴桃采摘装置,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为倒三角形;所述支撑部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部,该夹持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刀片;所述支撑部以及软管内部设有海绵层;所述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把手。

具体地,所述软管另一端为开口。

具体地,所述海绵层厚度为3-10mm。

具体地,所述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呈70-80°。

具体地,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采用刀片对猕猴桃进行割切,效率高且效果好,并且割切后的猕猴桃会掉入支撑部内,由支撑部进入软管,再通过软管掉落;在支撑部以及软管内部设有海绵层,以防猕猴桃撞坏,在软管下端放置盛装猕猴桃的装置,如筐等;每采摘一个猕猴桃无需再花人力放置,只需等待猕猴桃掉落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猕猴桃采摘装置,包括软管1、支撑部2、夹持部3、把手5、刀片4、海绵层(未图示),其中,软管1一端设有支撑部2,软管1另一端为开口,该支撑部2为倒三角形,在软管1下端开口处放置盛装采摘后的猕猴桃的装置,如筐等;支撑部2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夹持部3,夹持部3与支撑部2之间呈70-80°,该夹持部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刀片4,该刀片4并不固定设置,可以定期更换;支撑部2以及软管1内部设有海绵层,海绵层厚度为3-10mm,在猕猴桃掉落时增加缓冲,并且可以降低其掉落的速度,保证猕猴桃下落后完好无损;支撑部2两侧分别设有把手5;上述软管1为橡胶软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