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86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000万hm2,约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年产量近1.6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34%。水稻不仅是重要的粮食资源,而且在生物、化学和制药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水稻收割机的出现,替代了以前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等一系列单一功能的农业机械,将二者的功能合二为一,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且获得水稻的质量大大提升。水稻收割机按结构可分为履带式水稻收割机、手扶式水稻收割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履带式水稻收割机适用于地块大的地区;小型水稻收割机具有重量轻、动力强劲、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收割干净等特点,适用于平原、丘陵、梯田、三角地等小田块。

目前的水稻收割机将收割、脱粒后的稻壳、杂质直接排出,由收割机内部鼓风机从侧边吹风排出稻壳及杂质,容易导致收割机操作区灰尘飞扬,严重危害着水稻收割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本体,所述收割机本体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收割机本体的一端设有收割台控制机构,所述收割台控制机构的一端设有收割台,所述收割机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秸秆粉碎机构,所述秸秆粉碎机构的出口连接弧形排料管,所述弧形排料管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设有调节转杆,所述调节转杆上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端设有调节转盘。

优选的,所述弧形排料管的外壁设置为网孔板。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下端竖直向下。

优选的,所述调节转杆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网孔板的网孔直径不大于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宽度大于弧形排料管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弧形排料管的设置,增长排出秸秆的路径,配合网孔板,可以起到抑制扬尘的作用,调节板的设置,可以改变出料角度,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割机本体、2行走机构、3收割台控制机构、4收割台、5秸秆粉碎机构、6弧形排料管、7网孔板、8出料管、9调节转杆、10调节板、11调节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带集尘装置的水稻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本体1,所述收割机本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2,所述收割机本体1的一端设有收割台控制机构3,所述收割台控制机构3的一端设有收割台4,所述收割机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秸秆粉碎机构5,所述秸秆粉碎机构5的出口连接弧形排料管6,所述弧形排料管6的下端设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内部设有调节转杆9,所述调节转杆9上设有调节板10,所述调节板10的一端设有调节转盘11,所述弧形排料管6的外壁设置为网孔板7,所述出料管8的下端竖直向下,所述调节转杆9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网孔板7的网孔直径不大于三毫米,所述出料管8的宽度大于弧形排料管6的宽度。

工作原理:弧形排料管6的设置,增长排出秸秆的路径,配合网孔板7,可以起到抑制扬尘的作用,网孔板7可以将秸秆滤下,风从网孔排出,避免风扬起秸秆和底面尘土,调节板10的设置,可以改变出料角度,非常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