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189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泵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泵结构,包括第一、第二泵体及第一、第二泵体内设置的第一、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第二泵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第二泵体的开口贴合且紧固连接,连接板上设置有供第一齿轮组的输入轴穿过的通孔,输入轴的轴端与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连接。该双联泵采用单个的连接板实现双联泵的第一、第二泵体的连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减少连接板的厚度,从而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双联泵的轴向尺寸,进而减少双联泵的轴向安装空间,适合水稻收割机的双联泵的安装位置需要。
【专利说明】
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泵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油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所谓的双联栗就是利用一个输入轴连动两组齿轮转动的双出液口结构。双联栗的输入轴的一端设置成花键轴状结构且与花键轴套构成插接配合,花键轴套的另一端与另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连接,输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从而连动两组齿轮转动,结合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双联栗的两组齿轮分别设置在各自的栗体内,栗体与栗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端盖,端盖通过销钉与各自的栗体紧固连接,端盖与端盖之间设置有设置花键轴套的通孔,输入轴的一端与花键轴套构成插接配合,另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的转轴与花键轴套的另一端构成插接配合,上述的双联栗结构的轴向空间较长,由于水稻收割机用于安装双联栗的安装空间十分有限,造成双联栗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能够减少双联栗的轴向长度,减少双联栗的轴向安装空间。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包括第一、第二栗体及第一、第二栗体内设置的第一、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一、第二栗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第二栗体的开口贴合且紧固连接,连接板上设置有供第一齿轮组的输入轴穿过的通孔,输入轴的轴端与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0006]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伸出安装通孔的两端且与第一、第二栗体的开口端面固连。
[0007]所述第一栗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第一齿轮组的输入轴的一端伸出端盖且与设备的取力口连接,端盖的外侧板面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安装孔,所述两安装孔的孔芯连线与水平面呈45°夹角。
[0008]所述端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输入轴位于该凹槽内,位于凹槽内的输入轴轴身上设置有密封圈,位于凹槽的槽口处还设置有挡圈。
[0009]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上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设置成通管状结构,输入轴的轴端与从动轴的管腔构成插接配合。
[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双联栗采用单个的连接板实现双联栗的第一、第二栗体的连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减少连接板的厚度,从而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双联栗的轴向尺寸,进而减少双联栗的轴向安装空间,适合水稻收割机的双联栗的安装位置需要。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双联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联栗结构不意图;
[0013]图3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后视图;
[0015]图5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输入轴与从动轴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6,对本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的特征详述如下:
[0018]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包括第一、第二栗体10、20及第一、第二栗体10、20内设置的第一、第二齿轮组11、21,所述第一、第二栗体10、2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开口贴合且紧固连接,连接板30上设置有供第一齿轮组11的输入轴111穿过的通孔31,输入轴111的轴端与第二齿轮组21的主动齿轮211连接。
[0019]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双联栗采用单个的连接板30实现双联栗的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连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减少连接板30的厚度,从而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双联栗的轴向尺寸,进而减少双联栗的轴向安装空间,适合水稻收割机的双联栗的安装位置需要。
[0020]优选地,为方便连接板30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连接,所述连接板30上设置有安装通孔32,所述安装通孔32内设置有销钉321,所述销钉321伸出安装通孔32的两端且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开口端面固连。为实现连接板30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密封,位于连接板30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贴合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
[0021]更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栗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40,所述第一齿轮组11的输入轴111的一端伸出端盖40且与设备的取力口连接,端盖40的外侧板面上设置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上开设有两安装孔411,所述两安装孔411的孔芯连线与水平面呈45°夹角。上述方式的端盖40及端盖40上的安装板41的结构,能够方便将双联栗安装在水稻收割机的取力口位置处,从而实现双联栗的安装。
[0022]为实现输入轴111与端盖40的密封,所述端盖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42,所述输入轴111位于该凹槽42内,位于凹槽42内的输入轴111轴身上设置有密封圈51,位于凹槽42的槽口处还设置有挡圈52。
[0023]所述第二齿轮组21的主动齿轮211上设置有从动轴212,所述从动轴212设置成通管状结构,输入轴111的轴端与从动轴212的管腔构成插接配合。从动轴212的管腔可设置成花键槽状,输入轴111的轴端设置成花键轴,从而实现输入轴111与从动轴212的固定。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栗体(10、20)及第一、第二栗体(10、20)内设置的第一、第二齿轮组(11、21),所述第一、第二栗体(10、2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开口贴合且紧固连接,连接板(30)上设置有供第一齿轮组(11)的输入轴(111)穿过的通孔(31),输入轴(111)的轴端与第二齿轮组(21)的主动齿轮(2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上设置有安装通孔(32),所述安装通孔(32)内设置有销钉(321),所述销钉(321)伸出安装通孔(32)的两端且与第一、第二栗体(10、20)的开口端面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栗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40),所述第一齿轮组(11)的输入轴(111)的一端伸出端盖(40)且与设备的取力口连接,端盖(40)的外侧板面上设置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上开设有两安装孔(411),所述两安装孔(411)的孔芯连线与水平面呈45°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42),所述输入轴(111)位于该凹槽(42)内,位于凹槽(42)内的输入轴(111)轴身上设置有密封圈(51),位于凹槽(42)的槽口处还设置有挡圈(5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双联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21)的主动齿轮(211)上设置有从动轴(212),所述从动轴(212)设置成通管状结构,输入轴(111)的轴端与从动轴(212)的管腔构成插接配合。
【文档编号】F04C2/18GK205423152SQ201620303379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邓玉, 孙小平, 刘伟
【申请人】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