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偏粮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969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防偏粮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粮食储藏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偏粮仓。



背景技术:

在粮食压仓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粮仓的仓储量,一方面粮食无法压缩,而若要在相同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仓储量,则必然会加高粮仓。溜槽倾角恒定(通常为45°),溜槽内衬摩察系数很小的聚氨酯耐磨衬板,粮食在溜槽呈扁平料流,当粮食中心进料口进入仓内时,无法保证粮流的绝对对中,致使仓内两个溜槽下形成高度差,从而导致了偏仓现象。当装仓量达5000t时,粮堆高度差可达6m以上。极大影响了装仓和平仓工序,增加了工作量。粮食在进料口沿溜槽下落时(粮流从皮带机出来时的初速度约为3m/s),必然会在自重的作用下在落点处产生极高的下落冲量(粮流终速度可达5m/s以上)。并且下落过程属于加速运动,无法形成粮流,而是呈跳跃状下落。下落过程中直接冲击降碎装置的溜槽交接处的脊顶而无缓冲,并且在下落过程中与溜槽多次碰撞,一部分直接飞出溜槽,从高空落入仓底,另一部分落入降碎装置的垂直溜槽成‘之’字型折返多次落到仓底,由此导致粮食破碎率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偏粮仓,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在溜槽上间隔设置挡板,降低了粮食的下落终速度,从而有效减小了撞击力,降低了粮食破碎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防偏粮仓包括仓体,仓体顶部设有进料口组件,仓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组件,仓体内壁上设有导料筒组件,导料筒组件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的折形导料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进料口组件包括料斗以及一对限位在料斗内的溜槽,料斗内设有倒V形的支撑板,溜槽限位在支撑板上;料斗与溜槽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溢料口,料斗的侧壁外滑动设有挡板,挡板底部与溜槽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料斗外壁上设有导槽结构,挡板滑动限位在导槽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现有结构的改造,在现有料斗的侧壁上设置一块可滑动的挡板,从而可调整料斗与溜槽之间的距离,控制料斗的出料量,将粮食的主要出料口改为侧壁上的溢料口。当挡板在最低位置时,可完全遮挡侧板与溜槽之间的三角形料口。采用上述结构后,一方面起到均料作用,从而解决仓内粮食偏仓问题,另一方面进仓粮食冲击到料斗内的积粮上,从而起到缓冲作用,使进仓粮食速度降至0m/s。

当开始进料时,料斗内无积料,由于挡板减小了料斗底部的出料速度,使粮食在料斗内逐渐积聚,当粮食上平面高于溢料口下边线时,粮食从溢料口溢出,并滑落调入溜槽内。两侧溢料口高度相同,通过两侧溢料口的粮食基本相同。如果粮仓由于长时间的积累,粮仓底部不平,在粮食自身重力的压力下会使倾斜加剧,在下次进料时仍会发生偏仓。在不改变粮仓底部倾斜程度的条件下,为方便平仓,可通过调整挡板位置调整两侧的出料速度,将其与偏仓方向相互抵消,从而以最少的操作步骤完成调平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入粮偏仓由原来的落差6m降为0m,由于无需在偏仓条件下执行平仓工序,每次平仓工作量可减少35工时,从而有效降低了入料与出料成本。同时由于积粮的缓冲作用,将入仓粮食的初始进料速度降为零,从而有效降低了粮食破碎率(降低至少4.9%),更有利于粮食的储藏保管,提高了粮食质量,提高粮食平均出售价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导料筒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口组件、2导料筒组件、3出料口组件、4料斗、5导槽结构、6挡板、7溢料口、8溜槽、9支撑板、10溜槽连接处、11导料板、12导料口、13绞龙、14卸料装置壳体、15皮带轮、16卸料口、1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5,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防偏粮仓包括仓体,仓体顶部设有进料口组件1,仓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组件3,仓体内壁上设有导料筒组件2。导料筒组件可采用相对设置的两个,也可采用周向均布的四个等,只要保证在进料时粮仓内各方向同时进料即可。导料筒组件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的折形导料板11。其中,进料口组件1包括料斗4以及一对限位在料斗4内的溜槽8,料斗内设有倒V形的支撑板9,溜槽8限位在支撑板9上。支撑板9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料斗内,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料斗内。溜槽连接处1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后溜槽连接处的内侧顶部与支撑板的外侧顶部相对应。料斗4与溜槽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溢料口7,料斗的侧壁外滑动设有挡板6,挡板底部与溜槽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的,料斗外壁上设有导槽结构5,挡板滑动限位在导槽结构5内。

为方便卸料,出料口组件3底部设有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对称的壳体14、设置在壳体上的与出料口组件相对应的对称设置的导料口12、设置在壳体下的卸料口16、设置在壳体内的对称设置的绞龙13、设置在壳体上的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15与绞龙12的输出轴衔接,两侧绞龙的螺旋方向相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