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969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青贮、黄贮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饲料进行打捆作业需要通过打捆机完成,打捆机的锁紧机构一般为手动控制结构,打捆机箱门的打开也需要人工控制驱动装置打开,打捆机的进料过程及进料量均为人工观察并控制机械进行相应操作,打捆机的作业过程整体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化操作、效率高的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包括打捆机、输送带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捆机与其箱门之间通过开闭气缸连接,用于连接打捆机和箱门的锁紧机构与锁紧气缸连接,打捆机内部顶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惰性辊轴,惰性辊轴一端伸出打捆机侧壁并与一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通过支架与打捆机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电机、打捆机、输送带、开闭气缸和锁紧气缸连接。

所述的惰性辊轴外侧设有弹性套,弹性套外侧设有弹性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该结构可以实现箱门开闭、锁紧及送料状态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了打捆机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惰性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打捆机、3支架、4发电机、5惰性辊轴、6箱门、7锁紧气缸、8锁紧机构、9开闭气缸、10控制器、11弹性套、12弹性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所示:一种打捆机自感驱动结构,包括打捆机2、输送带1和控制器10,所述的打捆机2与其箱门6之间通过开闭气缸9连接,用于连接打捆机2和箱门6的锁紧机构8与锁紧气缸7连接,使得箱门6的开闭与锁紧都可以通过气缸驱动完成,打捆机2内部顶端设有一与其转动连接的惰性辊轴5,惰性辊轴5一端伸出打捆机2侧壁并通过联轴器或万向节与一发电机4连接,发电机4通过支架3与打捆机2连接,惰性辊轴5的设置用于检测打捆机2内部的进料情况,当进料已经达到要求时,打捆形成的饲料就会触动该惰性辊轴5并带动该惰性辊轴5转动,与惰性辊轴5连接的发电机4随之转动并发出电信号,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发电机4、打捆机2、输送带1、开闭气缸9和锁紧气缸7连接,控制器10接收发电机4产生的电信号后,随之停止输送带1的送料工作,在打捆机2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关闭,并控制开闭气缸9和锁紧气缸7完成饲料的卸料工作。

如图2所示:所述的惰性辊轴5外侧设有弹性套11,弹性套11外侧设有弹性齿12,弹性套11和弹性齿12的设置满足惰性辊轴5与饲料之间的软接触,可以通过形变缓冲相对硬性接触,避免造成部件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