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用饵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281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苗用饵料机。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近年来自动化养殖成为大型养殖的趋势,在这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饲料的投放问题,针对于此,目前有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抛饵机投放饵料,以满足的不同类型的养殖需求,但是上述投饵机重点是针对的大型养殖场的养殖,而这对于育苗养殖,由于饵料是粉末状,所需投饵机区别于现有的块状饵料甩出的投饵机,目前并没有针对于此的投饵机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育苗用饵料机,其能够实现鱼苗养殖的自动化饵料投放,提高投饵效率,进而提高育苗质量。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苗用饵料机,用于输送粉末状饵料,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的储料箱、下料机构和送料管,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漏斗状的下料本体,下料本体顶部连接所述储料箱,所述下料本体的底部出料口与所述送料管相连,在下料本体内设有用于送料的叶轮和驱动叶轮工作的电机,所述叶轮具有多个叶片,相邻所述叶片间构成饵料容腔。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进一步地,送料管呈L形,包括与下料本体相连的竖直段和导引饵料送往养殖场的水平段。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管的水平段向下倾斜,在L形的所述送料管由竖直段向水平段转换的拐点处开有通孔,所述育苗用饵料机还包括用于鼓风送料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接入所述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内设有搅拌棒和驱动其工作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棒的尾端具有向下弯曲的勾状搅拌爪。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封装在壳体内,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育苗用饵料机,其针对鱼苗饵料为粉末状这一特点,通过下料机构与送料管的配合,下料机构能控制下料量,送料管则直接将粉末状饵料输送至育苗的养殖场中,实现鱼苗养殖中饵料的自动化输送,提高养殖效率,进而保证养殖质量。

进一步地,引入风机吹送饵料,能够防止饵料在送料管中沉积堵塞,同时能够将饵料送到更远的地方,进而覆盖更广泛的喂养范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育苗用饵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储料箱;2、下料机构;21、下料本体;22、叶轮;23、电机;24、叶片;3、送料管;31、送料管的竖直段;32、送料管的水平段;4、搅拌棒;41、勾状搅拌爪;5、搅拌电机;6、封装搅拌电机的壳体;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育苗用饵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育苗用饵料机,用于输送粉末状饵料,包括由上至下依序设置的储料箱1、下料机构2和送料管3,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漏斗状的下料本体21,下料本体21顶部连接所述储料箱1,所述下料本体21的底部出料口与所述送料管3相连,在下料本体21内设有用于送料的叶轮22和驱动叶轮22工作的电机23,所述叶轮22具有多个叶片24,相邻所述叶片24间构成饵料容腔。

具体说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管3呈L形,其包括与下料本体21相连的竖直段31和导引饵料送往养殖场的水平段32,所述送料管3的水平段32向下倾斜,以便于粉末状饵料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出。

而为了能够提高送料效率,同时防止粉末状饵料堆积堵塞送料管3,在L形的所述送料管3由竖直段31向水平段32转换的拐点处开设通孔,然后引入外部鼓风,吹送饵料。

也就是说,所述育苗用饵料机中还包括用于鼓风送料的风机7,所述风机7的出风口是接入所述送料管3的通孔中的。引入风机7吹送饵料,能够防止饵料在送料管3中沉积堵塞,同时能够将饵料送到更远的地方,进而覆盖更广泛的喂养范围。

由于育苗用饵料是粉末状的,为了防止其在储料箱1中堆叠结块,提高下料效率,在所述储料箱1内设有搅拌棒4和驱动其工作的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棒4的尾端具有向下弯曲的勾状搅拌爪41。

另外,为了防止粉末状饵料进入搅拌电机5损坏设备,可将所述搅拌电机5封装在壳体6内,搅拌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棒4。

综上,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育苗用饵料机,其针对鱼苗饵料为粉末状这一特点,通过下料机构与送料管的配合,下料机构能控制下料量,送料管则直接将粉末状饵料输送至育苗的养殖场中,实现鱼苗养殖中饵料的自动化输送,提高养殖效率,进而保证养殖质量。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