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286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茶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致使受害芽叶萎缩,芽梢生长停滞,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褐焦枯,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因此,有效控制该虫的繁殖和生长对茶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虫的研究进展缓慢,有必要到室外采集该虫开展各类室内研究。在该虫的研究中,经常涉及一些特殊的生测等试验,必须保证采集的虫源为健康活体,如若采集地为偏远山区,还需保证虫体易携带且能存活1-2天,因而室外经常将该虫放置于试管或离心管中,并在管内放入2-3叶茶梢供养。然而,由于该虫在各个龄期的蜕皮时间较短、生长旺盛,管内容易堆积排泄物,为保证样品健康,每隔半天需将该虫转移至放有新鲜茶梢的干净离心管。但由于该虫虫体较小,活动敏捷,非常善于爬行、跳跃,在携带途中很难进行转移,如若将其倒出,不仅转移速度慢且虫子容易逃脱,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可集饲养、快速转移操作于一体的小型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虫体饲养过程中转移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和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所述隔离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隔离板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所述旋转挡板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小,拆卸方便;使用时,可先使旋转挡板挡住所述连接通道,采集茶小绿叶蝉将其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内,盖上第二端盖饲养一段时间后,打开所述连接通道,供虫体自行爬到另一收集管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即可对有排泄物的收集管进行拆卸清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虫体转移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中间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为中间连接器的又一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前的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时的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后的装置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收集管;11、透气孔;2、中间连接器;21、隔离板;22、通过孔;

3、旋转挡板;4、第二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两个收集管1通过中间连接器2连接,中间连接器2包括连接通道和旋转挡板3,通过旋转挡板3转动不同的角度,可将两个收集管1隔离或连通。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1和中间连接器2,所述中间连接器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3;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1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小,拆卸方便;使用时,可先使旋转挡板挡住所述连接通道,采集茶小绿叶蝉将其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内,盖上第二旋盖饲养一段时间后,打开所述连接通道,供虫体自行爬到另一收集管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即可对有排泄物的收集管进行清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虫体转移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所述透气孔11的孔径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

由上述描述可知,收集管管壁和第二旋盖上的孔可供空气流动和喷洒水分,为叶蝉的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器2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所述隔离板21上设有通过孔22;所述隔离板21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3,所述旋转挡板3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方案中的中间连接器结构更加简单,所述隔离板可使圆筒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旋盖,隔离板上的通过孔即成为连接通道。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1和中间连接器2。所述中间连接器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3。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连接器2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圆筒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圆筒的筒壁和隔离板21分别形成两个第一旋盖。所述隔离板21上设有通过孔22;所述隔离板21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3,所述旋转挡板3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通过旋转挡板3凸出圆筒外的一端可调整旋转挡板3的角度,从而使旋转挡板3堵住或错开所述通过孔22。为方便茶小绿叶蝉更快的转移,可在隔离板21上设置上下两个对称的通过孔22,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1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可直接做成网状的,所述透气孔11的孔径为0.5mm。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也为0.5mm。这些透气孔11和通孔可供空气流通和喷洒水分。

在采集茶小绿叶蝉时,可先关闭连接通道,将采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1内,并盖上第二旋盖4,如图4所示,此时只需要一个收集管1即可。需要转移茶小绿叶蝉时,在中间连接器2的另一侧安装新的干净的收集管1,如图5所示,并打开连接通道,使虫体自行爬到新的收集管1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卸下有排泄物的收集管1,如图6所示,对卸下的收集管1进行清理;当新的收集管1堆积有排泄物时,再重复以上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结构简单、轻小,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户外采集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将采集、饲养和转移集于一体,有效解决现有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和转移困难的问题;且本装置组装、拆卸和清洗都很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