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中亚麻干茎初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亚麻干茎碎茎机。
背景技术:
亚麻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其纤维是十分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资。其茎秆收获后需要经过雨露沤制或温水沤制,再经过机械初加工过程才能从茎秆中获得用于纺织的纤维。而亚麻初加工前需要对其茎秆进行碎茎作业。
现有的碎茎机是采用直齿碎茎辊,对亚麻茎秆的碎茎作业过于单一,碎茎效果较差,从而降低韧皮纤维的分离效果及亚麻纤维的出麻率;而且碎茎过程中经常发生堵麻缠辊现象,导致作业频繁中断,工作效率低;茎秆的喂入方式是以茎秆的长度方向与碎茎辊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喂入,这种喂入方式为间断送料,使得碎茎装置也间断性工作,降低了碎茎机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无法满足亚麻规模化种植的初加工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亚麻剥麻所需要的高质量碾压茎秆的亚麻干茎碎茎机,碎茎效果好,不缠麻、堵麻,节约人工,能和剥麻机配套连续作业,生产效率高,对亚麻纤维损伤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麻干茎碎茎机包括机架、碎茎装置、输送光辊、压力调节装置、传动装置和防护罩;碎茎装置有上下两排碎茎辊,下排碎茎辊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上排碎茎辊通过轴承座和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排碎茎辊的上方,并且可以上下浮动,在上下两排碎茎辊轴承座之间安装垫块,来限制两辊最小间隙。
碎茎辊包括7组直齿碎茎辊、4组螺旋碎茎辊。直齿碎茎辊、螺旋碎茎辊采用上下啮合的方式依次排列,上辊的凸齿和下辊的凹槽为子母配对布置,工作时下辊带动上辊转动,使亚麻茎秆粉碎更加均匀,不损伤韧皮纤维;输送光辊安装到机架上的方式和碎茎辊安装方式相同,输送光辊表面光滑、不缠麻,碎茎后的亚麻干茎经过输送光辊后滑入剥麻机喂入平台进入剥麻机;压力调节装置由压帽、调节螺栓、弹簧、弹簧压块组成,工作时通过调节螺栓来改变上下辊之间的压力达到最佳碎茎效果;传动装置包括链轮、链条、皮带轮、三角带,碎茎辊的一端安装链轮,电机通过二级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送到动力输入轴,由链条传动到居中的两个下排碎茎辊处,再由链传动分别向前后驱动各下排碎茎辊,最后由下排碎茎辊带动上排碎茎辊转动;输送光辊采用一对铸钢花瓣齿轮传动,下辊带动上辊,下排的光辊安装链轮和前排的碎茎辊链轮相连输入动力,链轮外侧用防护罩防护。
亚麻从直齿碎茎辊一端以其长度方向与碎茎辊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喂入,经过直齿碎茎辊对茎秆的平面碾压,再经过螺旋碎茎辊的纵向碾压和横向揉搓,实现茎秆的全面破碎,最后经输出光辊输送到剥麻机的喂入台,进入后续剥麻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亚麻干茎碎茎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 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碎茎辊排列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调节装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亚麻干茎碎茎机,包括:机架1、直齿碎茎辊8-14、螺旋碎茎辊15-18、输送光辊19、压力调节装置2、传动装置7、和防护罩3。
碎茎辊有上下两排碎茎辊,下排碎茎辊4通过轴承座(图5)安装在机架1上,上排碎茎辊5通过轴承座和压力调节装置2设置在下排碎茎辊4的上方,并且可以上下浮动,上下两排碎茎辊轴承座之间安装垫块24,限制两辊最小间隙。
碎茎辊包括7对直齿碎茎辊8-14、4对螺旋碎茎辊15-18。直齿碎茎辊、螺旋碎茎辊采用上下啮合的方式依次排列(图3),上辊的凸齿和下辊的凹槽为子母配对布置,工作时下辊带动上辊转动,使亚麻茎秆粉碎更加均匀,不损伤韧皮纤维;输送光辊安装到机架上的方式和碎茎辊安装方式相同,输送光辊表面光滑、不缠麻,碎茎后的亚麻干茎经过输送光辊后滑入剥麻机喂入平台进入剥麻机;压力调节装置(图4)由压帽21、调节螺栓20、弹簧23、弹簧压块22组成,工作时通过调节螺栓来改变上下辊之间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碎茎效果;传动装置7包括链轮、链条、皮带轮、三角带、电机,碎茎辊的一端安装链轮,电机通过二级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送到动力输入轴25,由链条传动到居中的两个下排碎茎辊处,再由链传动分别向前后驱动各下排碎茎辊,最后由下排碎茎辊带动上排碎茎辊转动;输送光辊采用一对铸钢花瓣齿轮6传动,下辊带动上辊,下排的光辊安装链轮和前排的碎茎辊相连输入动力,链轮外侧用防护罩3防护。碎茎辊包括7对直齿碎茎辊、上下啮合,其中有1对14齿、3对16齿、3对18齿,齿由疏到密排列(图3);4对螺旋碎茎辊,相邻螺旋碎茎辊螺旋斜齿的旋向相反,对亚麻茎秆纵向碾压纵向碾压和横向揉搓。
亚麻干茎从直齿碎茎辊一端以其长度方向与碎茎辊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喂入,经过直齿碎茎辊对茎秆的平面碾压,再经过螺旋碎茎辊的纵向碾压和横向揉搓,实现茎秆的全面破碎,最后经输出光辊输送到剥麻机的喂入台,进入后续剥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