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以及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20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以及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鸡枞共生模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以及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鸡枞菌分为三大菇(三塔菇、灰鸡枞菌、黑皮鸡枞菌),其中三塔菇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发育,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因此,其具有较好经济价值。

相关技术中,鸡枞菌发育过程中,对于营养要素要求较高,因此,怎样保证鸡枞菌的发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其实用性强,且能有助于鸡枞菌的快速发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该白蚁鸡枞共生系统具有上述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第四墙体、弧形盖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液体瓶;

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相对,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四墙体相对,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三墙体和所述第四墙体共同围合形成一端为开口端的第一腔体,所述弧形盖可拆卸地盖合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液体瓶设置于所述弧形盖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腔体延伸。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液体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弧形盖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筒和连接件;

所述套筒呈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盖的内表面,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件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呈圆柱状,所述第二连接段呈圆台状,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套筒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轴向贯通并形成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液体瓶的空间,所述空间的至少部分为圆台状以对所述液体瓶限位,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还包括玻璃导管,所述玻璃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液体瓶内,所述玻璃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盖的截面面积呈半圆状,所述弧形盖形成一端为开口端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三墙体和所述第四墙体的靠近所述弧形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弧形盖设有与所述第一墙体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墙体的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三墙体的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四墙体的所述第一凹陷部一一对应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截面面积均为三角形;

或者所述第一凸起部为燕尾块,所述第一凹陷部为燕尾槽。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三墙体和所述第四墙体均由至少两个子墙体构成,其中一个所述子墙体设有第二凹陷部,另外一个所述子墙体设有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盖的内表面设有摄像头和LED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包括上述的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适于推广使用,一方面,其有利于防止白蚁逃逸,另一方面,其能够保证鸡枞菌的快速发育,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弧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墙体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第一墙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墙体;101-第一凹陷部;102-子墙体;110-第二墙体;120-第三墙体;130-弧形盖;131-第一凸起部;140-套筒;150-连接件;160-液体瓶;170-玻璃导管;1021-燕尾槽;1022-燕尾块;1023-第二凸起部;1024-第二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白蚁鸡枞共生环境下:鸡枞菌从小白球菌形成菌丝体发育而成子实体的过程是复杂的,但形成子实体的发育却与白蚁巢圃内部的温湿度是两分的,也就是形成子实体发育必需温湿度的条件,更需确保白蚁巢圃内的温湿度条件,故要保证子实体发育的营养液体滴注必须避开白蚁巢圃对外的气室孔,而在密封的地面鸡枞生长带的温湿度是可调节与可控制的。每天开阖弧形盖采拮成熟鸡枞时是采拮人员在一定的培训后完成气室孔洞干燥处理的任务,而蚁巢圃内在双向监控镜头设置的监视观察下可以明确其蚁巢圃内部温湿度正常与否,但若在鸡枞子实体发育时必须的温湿度影响到蚁巢圃内的环境则应要求监控人员开阖弧形盖以保证蚁巢圃内部的温湿度的稳定,而这并不影响鸡枞子实体发育的过程。

而鸡枞菌三大菇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则是±32-28度,三大菇周边湿度为90~88度。而黑皮鸡枞的发育温度与湿度则是随机而不是过分专门化,但发育时的营养要素湿度确应在玻璃管滴放的相同于三大菇形成的状态一样。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参阅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其用于模拟白蚁鸡枞的共生环境,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包括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第四墙体、弧形盖130、连接组件、玻璃导管170和用于盛放营养液的液体瓶160。

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在使用时,其中一部分安装于地面以下。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均呈矩形结构。

其中,第一墙体100和第三墙体120相对设置,第二墙体110和第四墙体相对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墙体100的一侧与第二墙体110一侧相连,第二墙体110的另一侧与第三墙体120的一侧相连,第三墙体120的另一侧与第四墙体的一侧相连,第四墙体的另一侧与第一墙体100的另一侧相连,且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共同围合成一端为开口端的第一腔体。由此可知,该第一腔体的横截面面积呈矩形。

该弧形盖130即用于封闭或者打开该第一腔体,弧形盖130的截面面积呈半圆状,弧形盖130的设计,有利于抗风,以减小风力对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不利影响。

本实施例中,弧形盖130形成一端为开口端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开口端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端相配合。此处的相配合是指,第二腔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与第一腔体的开口端的截面面积的大小相同,这样,当弧形盖130盖合于第一腔体的开口端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即形成一个整体腔体,从而得到适于白蚁生活的场所,有利于避免白蚁逃逸。

参阅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方便液体瓶160的安装,因而设置该连接组件,液体瓶160即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弧形盖130的内表面。其中,液体瓶160安装在弧形盖130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

参阅图4所示,具体地,该连接组件包括套筒140和连接件150。

其中,套筒140呈圆柱状,其轴向贯通,套筒140的一端与弧形盖13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套筒140与弧形盖130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具体可在弧形盖130的内表面设置螺纹孔,而使套筒140的一端与螺纹孔连接即可。套筒140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50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第一连接段的靠近套筒140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由此,第一连接段与套筒140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对于连接件150的拆装都非常方便。

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可以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段呈圆柱状,第二连接段呈圆台状,且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二连接段与套筒140之间,第一连接段的轴向和第二连接段的轴线贯通并形成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液体瓶160的空间,相应地,该空间的对应于第一连接段的部分呈圆柱状,该空间对应于第二连接段的一部分呈圆台状,由第一连接段至第二连接段的方向上,第二连接段的外径逐渐减小,而液体瓶160呈圆柱状,且与第一连接段的中空部分相配合,由此,当液体瓶160放置于该空间内时,由于该空间内对应于第二连接段的部分为圆台状,因此,第二连接段即能够对液体瓶160进行限位,从而使液体瓶160的一部分始终位于连接件150内,由此,则可将液体瓶160悬挂至弧形盖130的内表面。

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玻璃导管170的一端伸入液体瓶160内,玻璃导管170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腔体内,玻璃导管170有助于营养液的滴放。

本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可以为中空玻璃、高岭土磁化板或者实心玻璃中的其中一个构成。

参阅图1和图4所示,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的靠近弧形盖1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01,弧形盖130设有与第一墙体100的第一凹陷部101、第二墙体110的第一凹陷部101、第三墙体120的第一凹陷部101和第四墙体的第一凹陷部101一一对应的第一凸起部131,第一凹陷部101和第一凸起部131相配合,其中,四个第一凹陷部101对应沿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第四墙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四个第一凸起部131对应沿弧形盖13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这样,弧形盖130即可方便地安装在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上。

可以理解,根据第一墙体100和第二墙体110的具体长度不同,第一墙体100的第一凹陷部101和第二墙体110的第一凹陷部101的长度也对应不同。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实现弧形盖130与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第四墙体的结合,该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一凹陷部101均为三角形,如此,弧形盖130即可直接安装。此外,该第一凸起部131也可以为燕尾块1022,而第一凹陷部101则为燕尾槽1021。

结合图1、图7和图8所示,为方便对整个白蚁鸡枞共生装置的组装,该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均由至少两个子墙体102构成。

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第一墙体100、第二墙体110、第三墙体120和第四墙体的具体长度来确定子墙体102的数量,以第一墙体100的相邻两个子墙体102为例,其中一个子墙体102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陷部1024,且第二凹陷部1024沿第一墙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而另外一个子墙体102设有与第二凹陷部1024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1023,第二凸起部1023也沿第一墙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二凸起部1023和第二凹陷部1024的形状与上述的第一凸起部131、第一凹陷部101相同,其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同时,第二凸起部1023也可以为燕尾块1022,第二凹陷部1024可以为燕尾槽1021,这样,即可实现多个子墙体102之间的无缝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弧形盖130的内表面设有摄像头(图中未示出)和LED灯(图中未示出),其中,该LED灯为红外线照射灯,由于白蚁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眼睛退化、怕光,故可采用LED灯照射来防止白蚁逃逸,该LED灯主要用于释放红外线以防止白蚁逃逸,而摄像头主要用于对该白蚁鸡枞共生装置内的白蚁进行监控。

综上,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其既能防止白蚁逃逸,也能够保证鸡枞菌的快速发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包括上述的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

该白蚁鸡枞共生模拟系统具有上述白蚁鸡枞共生模拟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