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3021发布日期:2018-06-12 18:3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设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北方日光温室即向阳设置的温室是实现蔬菜周年生产的主要设施,同时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建造成本低、收益高,因此全国日光温室面积逐年上升。但是,日光温室的后墙会在北方区域形成阴影,导致该片区域光照不足,进而无法种植作物,从而造成土地的浪费,致使日光温室的综合土地利用率不足5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土地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该设施包括挖设在相邻两个日光温室之间的菌菇种植区,所述菌菇种植区的东北两侧均设有山墙,所述菌菇种植区的上方罩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所述山墙、位于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的后墙与位于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的前屋面共同围设形成封闭的菌菇室,所述菌菇室与位于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连通,所述山墙上设有出入口。

其中,所述遮阳板的第一端与位于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的后墙连接、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至位于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的前屋面。

其中,所述遮阳板由隔热材料制成。

其中,还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双向风机,所述双向风机设于所述遮阳板的第二端的下方。

其中,所述双向风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向风机沿所述遮阳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其中,还包括设于所述遮阳板和所述双向风机之间的排水槽。

其中,位于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为前走道型温室。

其中,还包括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菌菇室和位于北侧的所述日光温室中。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或CO2浓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菌菇喜阴的特点,在相邻两个日光温室之间挖设菌菇种植区,充分利用了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的后墙产生的阴影区域,不仅将日光温室的综合土地利用率从50%提高到80%,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菌菇室内的菌棒还可作为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内的基质,可大大节约能源,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另外,菌菇室还可作为天然冷库用于存储日光温室中采摘的蔬菜等作物。与此同时,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内的灌溉水下渗后形成的水幕可显著改善菌菇室内的湿度,进而可促进菌菇的生长、保证种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2、菌菇种植区;3、遮阳板;

4、菌棒;5、双向风机;6、排水槽;7、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

8、通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该设施包括挖设在相邻两个日光温室之间的菌菇种植区2,菌菇种植区2的东北两侧均设有山墙,菌菇种植区2的上方罩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遮阳板3,遮阳板3、山墙、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1的后墙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前屋面共同围设形成封闭的菌菇室,菌菇室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连通,山墙上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不仅可用于工作人员日常出入,而且还可用于菌菇室的通风。

由于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1的后墙的遮挡作用,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1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之间会产生阴影区域,而菌菇喜阴适合生长在阴凉潮湿的环境,通过在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1和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之间挖设菌菇种植区2,就可充分利用该阴影区域,不仅能将日光温室的综合土地利用率从50%提高到80%,显著农民收入,而且菌菇室内的菌棒4还可作为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基质,可大大节约能源,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另外,菌菇室还可作为天然冷库用于存储日光温室中采摘的蔬菜等作物。与此同时,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灌溉水下渗后形成的水幕可改善菌菇室内的湿度,进而可促进菌菇的生长、保证种植效果。

优选地,遮阳板3的第一端与位于南侧的日光温室1的后墙连接、第二端倾斜向下延伸至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前屋面,以便于排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双向风机5,双向风机5设于遮阳板3的第二端的下方。由此,通过控制双向风机5的转向就可调整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和菌菇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即O2浓度,进而就可解决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夏季温度过高,降温效果差,不利于温室内作物生长的问题,具体地:

当菌菇室内的温度较低、湿度较高时,可充分利用该自然冷源,使双向风机5正转、以将菌菇室内的空气输送到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由此就可解决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夏季降温、冬季加温耗能的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具有节约型的生产特点;另外,当双向风机5正转时,还可同时打开菌菇室内的出入口和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顶部的通风系统8,此时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也就是说,此时外界空气会从由菌菇室的出入口不断流入,同时室内空气又会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顶部的通风系统8不断流出,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从而不仅可加速作物叶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增强蒸腾和光合作用,而且还可减小由于辐射造成的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差;

当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时,可使双向风机5反转、以将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空气输送到菌菇室,由此就可调整菌菇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进而还可刺激菌菇结实,大大提高菌菇的品质和产量;

当菌菇室内CO2浓度过高或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CO2浓度过低时,可将部分双向风机5正转、剩余双向风机5反转,以使菌菇室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之间形成空气循环,在为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提供CO2的同时,还可向菌菇室提供所需O2。

更优选地,双向风机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双向风机5沿遮阳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遮阳板3和双向风机5之间的排水槽6,以避免雨水沿遮阳板3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之间的间隙流到双向风机5上,进而损坏双向风机5。其中,排水槽6的两端可分别延伸至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东西两侧的排水沟上方。

优选地,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为前走道型温室,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使双向风机5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作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仅可避免双向风机5直吹作物,而且可避免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温度变化剧烈,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优选地,还包括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菌菇室和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中。其中,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或CO2浓度传感器。

如图2所示,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S0、系统初始化,开始检测,并执行步骤S1;

S1、获取菌菇室和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并执行步骤S2;

S2、判断系统启动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结实时间,若是则跳转执行步骤S3,若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6;

S3、判断菌菇室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或菌菇室的湿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湿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4,若否则只执行步骤S5;

S4、所有双向风机5正转、以将菌菇室内的空气输送到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并执行步骤S2;由此,就可解决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夏季降温、冬季加温耗能的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具有节约型的生产特点;另外,当双向风机正转时,打开菌菇室内的出入口和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顶部的通风系统8后,就会形成烟囱效应,即外界空气便可由菌菇室的出入口不断流入,同时室内空气又会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顶部的通风系统8不断流出,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不仅可加速作物叶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增强蒸腾和光合作用,而且还可减小由于辐射造成的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差;

S5、判断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或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湿度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湿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执行步骤S7;

S6、所有双向风机5反转、以将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内的空气输送到菌菇室,并执行步骤S2;由此,就可改变菌菇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进而刺激菌菇结实,大大提高菌菇的品质和产量;

S7、判断菌菇室的CO2浓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浓度或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的CO2浓度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浓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8,若否则执行步骤S2;

S8、部分双向风机5正转、剩余双向风机5反转,并执行步骤S2。由此,就可使菌菇室与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之间形成空气循环,在为位于北侧的日光温室7提供CO2的同时,还可向菌菇室提供所需O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的使用方法中步骤S1至S8的顺序不局限于上述顺序,具体的实施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