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220发布日期:2018-06-28 01:22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鱼类摄食产生的粪便、残饵以及鱼药等,进入池塘、水库、湖泊等大水体里面,会对水体的生态负荷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水体富氧化、水质恶化等。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视,这种粗放的、污染太大的传统养殖模式必将被逐步取缔。

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的小面积高密度养殖、低密度生态、循环水体的养殖方式,近年来已逐步才国内推广开。对于内循环流水鱼养殖而言,需要时刻保持水体清洁无污染,及时将鱼群排泄物、剩余饲料等废物排出至关重要。现有的排污设备大多清洁效率低,且在脏污较多时容易产生淤塞,因此就需要发明一种高效率、防淤塞的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防淤塞的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包括水槽、推水装置、排污装置和U型槽;所述水槽安装在池塘中;所述水槽在长度方向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推水装置安装在水槽入口处;所述U型槽安装在水槽出口处,多个所述U型槽沿水槽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排污装置的进口设置于U型槽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前后端设有挡鱼网;所述U型槽后端的挡鱼网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水泵;所述若干第一排污管沿U型槽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其底部;所述第二排污管连接各第一排污管长度方向的中心顶部位置;所述第二排污管另一端连接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污管上开设有吸污孔;所述吸污孔分布在第一排污管的两侧和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孔向远离第一排污管长度中心的方向倾斜,开孔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由多个水槽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水槽单元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垂直安装在底板相对两侧;所述水槽单元按照侧板与底板的相交线延伸方向拼接;所述底板的两侧向上垂直弯折设置有第一弯折结构;所述侧板底部与第一弯折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所述水槽单元同侧的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所述底板之间对应设置有定位球和定位凹槽,所述定位球和定位凹槽为间隙配合,形成第一连接结构;相邻所述底板之间对应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相邻底板之间通过方形凹槽内的螺栓进行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水装置包括增氧格、导流板、管路、隔板和风机;所述推水装置安装在水槽进口处;所述增氧格沿水槽进口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导流板安装于增氧格上方;所述导流板上端向水槽出口方向倾斜;所述风机通过管路连接增氧格;所述隔板安装于增氧格下方,隔板包覆住推水装置的底部;所述导流板两侧中心位置设有转轴,通过转轴可调整导流板与增氧格平面之间的夹角。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包括水槽、推水装置、排污装置和U型槽;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水泵;第一排污管上倾斜设置的吸污孔可以有效聚拢边缘处的脏污,充分利用第一排污管长度中心附近较高的吸力;推水装置中的导流板可以通过调整倾斜角度改变水槽中水流运动方向,使水槽内的脏污更高效地被推进U型槽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集污吸污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排污装置及U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第一排污管剖视图;

附图4为水槽单元连接示意图;

附图5为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推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化池塘内循环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包括水槽1、推水装置2、排污装置3和U型槽4;所述水槽1安装在池塘中;所述水槽1在长度方向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推水装置2安装在水槽1入口处;所述U型槽4安装在水槽1出口处,多个所述U型槽4沿水槽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排污装置3的进口设置于U型槽4底部;推水装置3推动水流从水槽1进口往出口方向流动,带动水槽1底部的脏污一起进入U型槽内。

如附图2所示,所述U型槽4前后端设有挡鱼网41,可防止鱼群游出水槽4;所述U型槽4后端的挡鱼网41内设有挡板42;所述挡板42的高度低于水槽1;挡板42可以将水流中的脏污拦截在U型槽4内部,避免散逸到池塘中。

如附图2所示,所述排污装置3包括第一排污管31、第二排污管32和水泵33;所述若干第一排污管31沿U型槽4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其底部;所述第二排污管32连接各第一排污管31长度方向的中心顶部位置;所述第二排污管32另一端连接水泵33。

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排污管31上开设有吸污孔311;所述吸污孔311分布在第一排污管31的两侧和顶部。

如附图3所示,所述吸污孔311向远离第一排污管31长度中心的方向倾斜,开孔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当吸污孔311产生吸力时,近处的水流会携带脏污被吸进第一排污管31中,同时稍远处的水流会受到切向力,带着脏污往第一排污管31中心位置移动,第一排污管31中心位置更接近第二排污管32进口,所以吸力更大,可以将这些汇聚而来的脏污及时吸尽;如果开孔方向与水平面夹角过小,则吸污孔311的作用面积会显著减小,会降低排污效率;如果开孔方向与水平面夹角过大,则吸污孔311会失去将脏污往第一排污管31中心聚拢的作用,也会降低排污效率。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水槽1由多个水槽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水槽单元包括侧板11和底板12;所述侧板11垂直安装在底板12相对两侧;所述水槽单元按照侧板11与底板12的相交线延伸方向拼接;所述底板12的两侧向上垂直弯折设置有第一弯折结构121;所述侧板11底部与第一弯折结构121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所述水槽单元同侧的侧板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所述底板12之间对应设置有定位球122和定位凹槽123,所述定位球122和定位凹槽123为间隙配合,形成第一连接结构124,可以防止水槽单元之间横向偏移;相邻所述底板12之间对应开设有方形凹槽125;所述相邻底板12之间通过方形凹槽125内的螺栓进行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结构126,可保证水槽单元在长度方向上结合紧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4和第二连接结构126交错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水槽1底部的牢固度。

如附图6所示,所述推水装置2包括增氧格21、导流板22、管路23、隔板24和风机25;所述推水装置2安装在水槽1进口处;所述增氧格21沿水槽1进口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导流板22安装于增氧格21上方;所述导流板22上端向水槽1出口方向倾斜;所述风机25通过管路23连接增氧格21;所述隔板24安装于增氧格21下方,隔板24包覆住推水装置2的底部,这样既可以阻挡推水装置2底部的污泥进入水槽1,又不会挡住增氧格11上方水平方向的水流路径;所述导流板22两侧中心位置设有转轴,通过转轴可调整导流板22与增氧格21平面之间的夹角;增氧格21的曝气管中产生的气泡上浮带动周围水流,水流经导流板12反射后向水槽2出口方向流动,导流板根据池塘中初始水流速度调整导流板12的倾斜角度,使反射水流的方向保持恒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