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顶膜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764发布日期:2018-08-28 22:0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大棚顶膜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大棚的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在侧面交错设置横向杆和竖向杆以安装侧膜,在顶面设置拱起的弯杆以铺设顶膜,顶膜和侧膜的交汇处共用一根横向杆。现有的大棚中,顶膜通常通过卡膜槽的结构固定在大棚框架上,不可拆卸或是拆卸时较为复杂,当需要让雨水进入棚内时,需要操作者爬到大棚顶部才可以将顶膜从卡膜槽中拆出,且压紧薄膜时,也需要操作者爬到大棚顶部才能完成压紧工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顶膜压紧机构,以提高顶膜拆装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顶模压紧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棚顶膜压紧机构,大棚侧面设置有纵向杆和竖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纵向杆平行的压紧杆、带动压紧杆压紧或放松薄膜边缘的驱动杆、用于牵引压紧杆压紧薄膜的第一牵引绳、用于牵引压紧杆松开薄膜的第二牵引绳、用于将第一牵引绳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上的第一定位件、用于将第二牵引绳一端固定的驱动杆上的第二定位件、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绳牵引轨迹的换向件及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自由端的固定件;所述压紧杆用于将薄膜边缘压紧在大棚顶部的纵向杆上,所述驱动杆一端铰接在竖向杆上,另一端焊接在压紧杆的外壁;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驱动杆上临近大棚的一侧,第二定位件设置在驱动杆上背离大棚的一侧,所述换向件和固定件均设置在竖向杆上,且换向件的位置高于第一定位件的位置,使得第一牵引绳自由端绕过该换向件后再固定于固定件上。

优化的,所述换向件、驱动杆和固定件均可拆卸的设置在竖向杆上。

进一步,所述换向件包括第一螺杆部和的与该第一螺杆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套环,竖向杆上设置有与该第一螺杆部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牵引绳穿过该第一套环被定位。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螺钉,竖向杆上设置有与该螺钉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通过缠绕在螺钉上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与竖向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螺杆部、第二套环和第三套环,经换向件换向后的第一牵引绳穿过第二套环后被固定件固定,所述驱动杆铰接在第三套环上。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进行导向的导向件,该导向件设置在竖向杆上,该导向件位于驱动杆下方且位于固定件上方。

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螺杆部、第四套环和第五套环,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分别穿过第四套环和第五套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大棚顶膜压紧结构,操作方便,操作者在地面上牵拉第一牵引绳就能够将薄膜边缘压紧在大棚顶部,在地面上牵拉第二牵引绳就能够使就能够放松大棚顶部的薄膜,提高了铺设和收起时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简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5为换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纵向杆、2―竖向杆、3―压紧杆、4―驱动杆、5―薄膜、6―第一牵引绳、 7―第二牵引绳、8―第一定位件、9―第二定位件、10―固定件、11―换向件、12―连接件、13―导向件、3a―圆弧槽、11a―第一螺杆部、11b―第一螺套环、12a―第二螺杆部、12b―第二套环、12c―第三套环、13a―第四螺杆部、13b―第四套环、13c―第五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大棚侧面设置有纵向杆1和竖向杆2。

参见图2、图3、图4,一种大棚顶膜压紧机构,包括与纵向杆1平行的压紧杆3、带动压紧杆3压紧或放松薄膜5边缘的驱动杆4、用于牵引压紧杆3压紧薄膜5的第一牵引绳6、用于牵引压紧杆3松开薄膜5的第二牵引绳7、用于将第一牵引绳6一端固定在驱动杆4上的第一定位件8、用于将第二牵引绳7一端固定的驱动杆4上的第二定位件9、用于改变第一牵引绳6牵引轨迹的换向件11及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自由端的固定件10;所述压紧杆3用于将薄膜5边缘压紧在大棚顶部的纵向杆1上,所述驱动杆4一端铰接在竖向杆2上,另一端焊接在压紧杆3的外壁;所述第一定位件8设置在驱动杆4上临近大棚的一侧,第二定位件9设置在驱动杆4上背离大棚的一侧,所述换向件 11和固定件10均设置在竖向杆2上,且换向件11的位置高于第一定位件8的位置,使得第一牵引绳6自由端绕过该换向件11后再固定于固定件10上。

当需要压紧顶膜时,操作者只需要在地面操作,将第二牵引绳7自由端放松,牵拉第一牵引绳6,待压紧杆3压紧在大棚顶部后,将第一牵引绳6的自由端通过固定件10固定即可;反之,当需要放松呢顶膜时,只需要放松第以牵引绳,牵拉第二牵引绳7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大棚顶膜压紧结构,操作方便,操作者无需爬到棚顶进行薄膜5的压紧和放松操作,提高了铺设和收起时操作的便捷性。

优化的,换向件11、驱动杆4和固定件10均可拆卸的设置在竖向杆2上。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5,换向件11包括第一螺杆部11a和的与该第一螺杆部11a 一体连接的第一套环11b,竖向杆2上设置有与该第一螺杆部11a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牵引绳6穿过该第一套环11b被定位。第一固定件10和第二固定件10也可采用和换向件11类似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固定件10为螺钉,竖向杆2上设置有与该螺钉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通过缠绕在螺钉上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6,所述驱动杆4与竖向杆2之间通过连接件12连接,该连接件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螺杆部12a、第二套环12b和第三套环12c,经换向件11 换向后的第一牵引绳6穿过第二套环12b后被固定件10固定,所述驱动杆4铰接在第三套环12c上。

优化的,参见图4、图7,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进行导向的导向件13,该导向件13设置在竖向杆2上,该导向件13位于驱动杆 4下方且位于固定件10上方。该导向件13的设置可以表面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 之间相互缠绕,跟便于肉眼区分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为了使得导向件13也可拆卸,本实施例中,该导向件1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四螺杆部13a、第四套环13b和第五套环 13c,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分别穿过第四套环13b和第五套环13c。

优化的,参见图2,该压紧杆3的设有圆弧槽3a,该圆弧槽3a的半径与大棚最外侧纵向杆1的半径相同,使得该压紧杆3在驱动杆4作用下压紧在最外侧的纵向杆1上,能够增大压紧面积,使得压紧更可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