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0474发布日期:2018-07-10 20:3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



背景技术:

栽植苗木的营林机械,一般由机架、苗箱、牵引或悬挂装置、开沟或挖坑器、植苗机构、递苗装置、覆土压实装置、传动机构、起落机构等组成。作业时,开沟器在林地上开出植树沟或穴,用人工或植苗机构按一定株距将树苗投放到沟中,然后由覆土压实装置将苗木根部土壤覆盖压实。简单植树机由开沟器和覆土压实装置组成,只完成开沟、覆土压实工序,苗木由植苗员投放入沟中。半自动植树机除开沟、覆土压实外,还可完成植苗工序。适宜于经过整地且地形较平坦的立地条件下的大面积机械化造林。自动植树机由开沟器、递苗装置、植苗装置、覆土压实装置及起落调节装置等组成。可自动完成开沟、递苗、植苗、覆土压实等全部工序。按植树作业的立地条件和苗木种类可分为大苗植树机、采伐迹地植树机、沙地植树机和选择式植树机、容器苗植树机等。按开沟方式分,有连续开沟式、间断开沟式和选择挖坑式植树机;按其与拖拉机挂接方式分有牵引式和悬挂式等。现有的植树机不方便对培养土进行碾压的操作功能,对植树后的植物进行培养土碾压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碾压轮可以方便对植树田地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可以将种植后的植物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从而方便植物;通过输土片可以方便对碾压轮上的黏土进行导向输送,通过延展片可以对黏土进行导向输送,方便黏土的快速输出的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前部两侧均设有开槽,机壳的内部设有开腔,机壳的前部设有碾压轮,机壳的前部两侧均设有卡槽,碾压轮的轴向位置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端部卡接在卡槽内;碾压轮套装在轮毂的外周面上,轮毂套装在安装轴的外周面上;机壳的后部设有机架,机架的下部设有第一输土片与第二输土片,第一输土片设置在第二输土片的上方;第一输土片的下端设置在碾压轮的后部,第二输土片的下端设置在碾压轮的后部;机架的后部设有延展片,第一输土片的上端与延展片对接;机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驱动轮,机架的内侧部位置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驱动轮连接;机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以及驱动轮之间卷绕有牵引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座,第一导向座的一侧设有导向筒,第一导向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座,第二导向座与导向筒插接有移动调节轴,移动调节轴的一端设有操作块,操作块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上,机架的顶部设有导向板,移动调节轴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板,移动调节轴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后部设有定位座,定位座的竖向位置设有定位槽,机架的后部两侧设有护板,护板设置在定位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后部两侧均设有侧座,侧座的下部设有第一支撑轮,侧座的外侧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轮,第二支撑轮与侧座的外侧底部之间设有固定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土片与第二输土片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外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牵引皮带穿过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中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操作者可以将碾压装置安装在植树机的前部;通过植树机可以控制碾压装置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控制碾压轮实现移动调节;通过碾压轮可以方便对植树田地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可以将种植后的植物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从而方便植物;通过第一输土片与第二输土片可以方便对碾压轮上的黏土进行导向输送,通过延展片可以对黏土进行导向输送,方便黏土的快速输出;驱动电机控制驱动轮实现旋转,驱动轮通过牵引皮带控制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实现旋转,通过牵引皮带可以对第一输土片上的黏土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包括机壳11,机壳11的前部两侧均设有开槽12,机壳11的内部设有开腔13,机壳11的前部设有碾压轮14,机壳11的前部两侧均设有卡槽15,碾压轮14的轴向位置设有安装轴16,安装轴16的端部卡接在卡槽15内;碾压轮14套装在轮毂17的外周面上,轮毂17套装在安装轴16的外周面上;机壳11的后部设有机架18,机架18的下部设有第一输土片19与第二输土片20,第一输土片19设置在第二输土片20的上方;第一输土片19的下端设置在碾压轮14的后部,第二输土片20的下端设置在碾压轮14的后部;机架18的后部设有延展片21,第一输土片19的上端与延展片21对接;机架1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驱动轮27,机架18的内侧部位置设有驱动电机28,驱动电机28的驱动轴与驱动轮27连接;机架1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第一牵引轮29与第二牵引轮30,第一牵引轮29、第二牵引轮30以及驱动轮27之间卷绕有牵引皮带31;机架18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座34,第一导向座34的一侧设有导向筒35,第一导向座3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座36,第二导向座36与导向筒35插接有移动调节轴37,移动调节轴37的一端设有操作块38,操作块38安装在机架18的顶部上,机架18的顶部设有导向板39,移动调节轴37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板39,移动调节轴37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导向轮40;机架18的后部设有定位座41,定位座41的竖向位置设有定位槽42,机架18的后部两侧设有护板43,护板43设置在定位座41的两侧;机架18的后部两侧均设有侧座22,侧座22的下部设有第一支撑轮23,侧座22的外侧设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轮26,第二支撑轮26与侧座22的外侧底部之间设有固定筒25;第一输土片19与第二输土片20呈倾斜状;机架1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向轮32与第二导向轮33,牵引皮带31穿过第一导向轮32与第二导向轮33的中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植树机的培养土碾压装置,操作者可以将碾压装置安装在植树机的前部;通过植树机可以控制碾压装置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控制碾压轮14实现移动调节;通过碾压轮14可以方便对植树田地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可以将种植后的植物上的培养土进行碾压处理;从而方便植物;通过第一输土片19与第二输土片20可以方便对碾压轮14上的黏土进行导向输送,通过延展片21可以对黏土进行导向输送,方便黏土的快速输出;驱动电机28控制驱动轮27实现旋转,驱动轮27通过牵引皮带31控制第一牵引轮29与第二牵引轮30实现旋转,通过牵引皮带31可以对第一输土片19上的黏土进行去除。

其中,机架18的顶部设有第一导向座34,第一导向座34的一侧设有导向筒35,第一导向座3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导向座36,第二导向座36与导向筒35插接有移动调节轴37,移动调节轴37的一端设有操作块38,操作块38安装在机架18的顶部上,机架18的顶部设有导向板39,移动调节轴37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板39,移动调节轴37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导向轮40;所以移动调节轴37沿着导向筒35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导向轮40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导向轮40通过可以放卷捆绑带,通过捆绑带可以方便对植树后的植物进行扶正操控。

其中,机架18的后部设有定位座41,定位座41的竖向位置设有定位槽42,机架18的后部两侧设有护板43,护板43设置在定位座41的两侧;所以定位座41通过定位槽42可以插接定位筒,方便对机架18的后部进行定位安装。

其中,机架18的后部两侧均设有侧座22,侧座22的下部设有第一支撑轮23,侧座22的外侧设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轮26,第二支撑轮26与侧座22的外侧底部之间设有固定筒25;所以通过第一支撑轮23与第二支撑轮26可以方便对侧座22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对机架18的后部进行支撑。

其中,机架18的外侧部位置设有第一导向轮32与第二导向轮33,牵引皮带31穿过第一导向轮32与第二导向轮33的中部位置;所以通过第一导向轮32与第二导向轮33可以使牵引皮带31导向操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