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8574发布日期:2018-06-30 00:5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属于采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复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复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具有不同程度功效,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所以茶叶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但一直以来茶叶的采集大多是人工,特别是对山地、丘陵的采茶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便携式采茶设备。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该采茶设备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特别适合山地、丘陵采茶,且作业效率高,达到省时省力、经济的效果,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内侧壁上设有驱动腔体,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刀具;所述支承座底部设有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内活动设置有网架网片,所述网架网片上均匀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架网片两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槽二内活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带有齿口的滚轮;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卷风仓,所述卷风仓内设有卷风机构;在所述支承座顶部设有防寒透气薄膜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设有联轴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均设有刀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刀具包括套设在旋转轴上的刀柄,所述刀柄是含有隔层的筒状结构,所述刀柄上设有刀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层内填充有保鲜试剂,所述刀刃上设有与所述隔层相连通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的自由端设有配合使用的流道喷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支承座两外侧壁上还设有配合使用的导向扶杆,所述支撑柱为升降型支撑柱,所述卷风仓为喇叭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鲜试剂为水,本实用新型所述流道结构为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该采茶设备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特别适合山地、丘陵采茶,且作业效率高,实现了对采茶叶的保鲜功能,达到省时省力、经济的效果,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采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架网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采茶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采茶设备,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承座100,所述支承座100内侧壁上设有驱动腔体110,驱动腔体110内设有旋转轴(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是自带驱动电机且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旋转机构),旋转轴上设有刀具;所述支承座100底部设有安装槽一120和安装槽二130,所述安装槽一120内活动设置有网架网片200,所述网架网片200上均匀设有若干网孔210(所述网孔210的大小为茶叶新鲜叶的标准大小相对应),所述网架网片200两侧设有定位孔220;所述安装槽二130内活动设有支撑柱300,所述支撑柱300底部设有配合使用的带有齿口的滚轮310;所述定位孔220内设有卷风仓400,所述卷风仓400内设有卷风机构410;在支承座100顶部设有防寒透气薄膜袋500。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作业中,带有齿口的滚轮310实现在山地、丘陵行走,卷风仓400内设有卷风机构410(所述卷风机构410的卷风力度可以调控,调节到恰好能够将茶叶鲜叶脱离枝干)实现对其下方的茶叶鲜叶进行采集,而网架网片200上设有的若干网孔210实现了对茶叶鲜叶的过滤和收集;最后,在收集的茶叶鲜叶在旋转轴配合刀具作用下进入防寒透气薄膜袋500,实现山地、丘陵的茶叶采集功能。而在支承座100两外侧壁上还设有配合使用的导向扶杆140,用于控制设备的行驶方向,支撑柱300为升降型支撑柱,所述卷风仓400为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之间设有联轴器30,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20上均设有刀具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刀具包括套设在旋转轴上的刀柄40,刀柄40是含有隔层41的筒状结构,刀柄40随旋转轴转动,刀柄40上设有刀刃42,用于对新鲜茶叶的根部残枝进行切断,保留后的都是新鲜的茶叶。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隔层41内填充有保鲜试剂411,所述刀刃42上设有与所述隔层41相连通的流道结构421,所述流道结构421的自由端设有配合使用的流道喷口422,在刀柄40和刀刃42随旋转轴转动过程中,为了防止机械作业产生影响茶叶鲜叶的温度,要保持刀刃42的湿度,而在隔层41内填充有保鲜试剂411通过流道结构421及流道喷口422实现保湿、保鲜作用。

附注:本实用新型所述保鲜试剂为水或其它常用试剂,本实用新型所述流道结构421为波纹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