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418发布日期:2018-10-19 20: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化植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



背景技术:

流动、半流动沙丘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非常大。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要使沙障与当地的主风向垂直。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板锹之类的工具置于铺草料中间,用力插下去,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使草的两端翘起,直立在沙面上,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使之牢固。现有的草方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风固沙,但是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包括若干个呈网格状分布的草方格,每个草方格的长度为0.3~1m,宽度为0.3~1m;每个草方格包括燕麦秸秆外围、四周紧邻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的燕麦植株内围和格内空间。

优选的,格内空间内种植多年生牧草。

优选的,所述多年生牧草为星星草、短芒老芒麦、早熟禾和毛稃羊茅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的宽度为3~5cm。

优选的,所述燕麦植株内围的宽度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所述的燕麦植株内围紧邻燕麦秸秆外围,能够有效替代化学材料纱帐网,降低建植成本低;所述燕麦植株内围地下根系发达,能够持续形成地下防沙网,与燕麦秸秆外围配合形成地上地下双层防沙系统,适合于流动、半流动沙丘的治理,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沙系统中内围的燕麦死亡后经过微生物分解能够起到生物绿肥作用,燕麦根系在建植后1~2年能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

进一步的,根据实施例的记载,试验区内草方格行内燕麦建植能够有效防风阻沙,方格内燕麦出苗率达到84%以上,在格内空间建植的多年生牧草成活率提高39%。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格内空间,2为燕麦种子,3为燕麦秸秆外围;

图2为实施例1中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照片;

图3为实施例2中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包括若干个呈网格状分布的草方格,每个草方格的长度为0.3~1m,宽度为0.3~1m;每个草方格包括燕麦秸秆外围、四周紧邻外围秸秆的燕麦植株内围和格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沙系统适合应用于流动、半流动沙丘中。所述草方格的长度优选的为0.5~0.8m,宽度优选的为0.5~0.8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草方格的性状优选的为正方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草方格如果建植在坡度大于15度的流动沙丘中,按照坡度大小相应的减小草方格面积,坡度在 15-25度,草方格的长度优选的为0.3~0.5m,宽度优选的为0.3~0.5m;坡度在 25-35度,草方格的长度优选的为0.2~0.3m,宽度优选的为0.2~0.3m;本发明不适宜在坡度大于35度的流动沙丘建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的作用为降低自然风速,使空气中的沙土颗粒沉降下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燕麦秸秆的地上高度优选的为 10~20cm,更优选的为12~18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燕麦植株内围四周紧邻所述的外围,所述燕麦植株内围的地上高度优选的为8~20cm,更优选的为10~15cm;所述燕麦植株内围的作用是降低自然风速,是空气中的沙土颗粒沉降下来;所述燕麦植株内围的地下根系发达,能够持续形成网状防沙网,进而阻止沙丘流动,提高网状方格内种植的多年生牧草成活率。所述燕麦植株内围在死亡后,能够有效的进行肥力还田、增加沙地土壤养肥、微生物活力、酶活力,从而持续为沙地种植的多年生植物提供养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在格内空间种植多年生牧草,所述多年生牧草优选的为星星草、短芒老芒麦、早熟禾和毛稃羊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年生牧草的作用是辅助固定沙丘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防沙系统的建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创建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所述带状沟横向间隔距离为0.3~1m,纵向间隔距离为0.3~1m。2)在步骤1)所获得的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内播种燕麦种子; 3)所述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外围扦插燕麦秸秆外围;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紧邻燕麦种子扦插;4)填实带状沟,形成格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法创建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所述带状沟的宽度优选的为5~10cm,更优选的为6~9cm;所述带状沟的深度优选的为5~8cm,更优选的为6~7cm。以带状沟的内侧为限,相邻带状沟之间的距离优选的为80~90cm。

本实用新型在获得带状沟之后,在所获得的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内播种燕麦种子。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播种燕麦种子的方式优选为撒播。所述燕麦种子播种前优选的与氮肥混合;所述燕麦种子的撒播量优选的为 270~325kg/hm2,更优选的为280~310kg/hm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氮肥优选的为磷酸二铵,所述氮肥的用量优选的为97.5~125kg/hm2,更优选的为 100~115kg/hm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撒播的种植深度优选的为5~10cm,更优选的为6~9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燕麦种子与氮肥混合时优选还添加土壤或羊板粪;所述燕麦种子与氮肥的总质量与土壤的质量比优选的为1:(50~100),更优选的为1:(60~90),最优选的为1:(70~80);所述燕麦种子与氮肥的总质量与羊板粪的质量比优选的为1:(10~20),更优选的为1:(12~18)。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燕麦种子播种后,在所述网格状分布的带状沟外围扦插燕麦秸秆外围;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紧邻燕麦种子扦插;所述扦插优选的为将所述燕麦秸秆交叉平铺于带状沟中心后将所述燕麦秸秆插入,所述燕麦秸秆插入深度优选的为10~15cm,更优选的为11~14cm;所述燕麦种子和肥料均匀分布在秸秆底部,到燕麦种子成长为燕麦植株后,紧邻扦插的燕麦秸秆。所述燕麦秸秆外围的宽度优选的为3~5cm。

本实用新型在完成燕麦秸秆扦插后,填实带状沟,形成格内空间,得到防沙系统。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沙土填实所述带状沟。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形成格内空间,种植多年生牧草,得到防沙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年生牧草优选的为星星草、短芒老芒麦、早熟禾和毛稃羊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多年生牧草的种植密度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种植密度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沙系统建植后严禁在防沙系统内放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

试验区内(青海省海南州青海湖东,海拔3156m,30°01'46"N、100°19'46" E)建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所述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包括若干个呈网格状分布的草方格,每个草方格的长度为1m,宽度为1m;每个草方格包括燕麦秸秆外围、四周紧邻外围秸秆的燕麦植株内围和格内空间。所述格内空间种植星星草。

所述防沙系统的建植方法:

第一步:将燕麦种子、磷酸二铵按照270kg/hm2、97.5kg/hm2的量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流动沙丘中,用开沟器开宽度为10cm深度为8cm的带状沟,带状沟呈网格状分布,网格内部横向、纵向间隔距离为1m(间隔不能大于1m,间隔大于1m后会失去阻沙作用)

第三步:将拌好的种子、肥料按照在开好1m×1m的方格网状沟内撒播,种植深度10cm,这一步完成后不覆土。

第四步:第三步完成后,将燕麦秸秆按照第二步开好的带状沟中心交叉平铺,铺好后将燕麦秸秆插入,燕麦秸秆插入后会紧挨已经种植好的燕麦(燕麦种子和肥料会均匀分布在秸秆底部),秸秆插入深度为10cm。

第五步:将开好的沟用流动沙填实。这样就形成了草方格固沙网及草方格内燕麦的种植。

第六步:草方格与行内燕麦方格建植好后,在网状方格屏障中间可建植多年生牧草星星草。

试验区内草方格行内燕麦建植能够有效防风阻沙,方格内燕麦出苗率达到84%,在格内空间建植的星星草成活率提高39%。

实施例2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

试验区内(青海省海南州青海湖东,海拔3156m,30°01'46"N、100°19'46" E)建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所述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包括若干个呈网格状分布的草方格,每个草方格的长度为0.8m,宽度为0.8m;每个草方格包括燕麦秸秆外围、四周紧邻外围秸秆的燕麦植株内围和格内空间。所述格内空间种植毛稃羊茅。

所述防沙系统的建植方法

第一步:将燕麦种子、磷酸二铵按照300kg/hm2、110kg/hm2的量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流动沙丘中,用开沟器开宽度为5cm深度为5cm的带状沟,带状沟呈网格状分布,网格内部横向、纵向间隔距离为0.8m(间隔不能大于1m,间隔大于1m后会失去阻沙作用)

第三步:将拌好的种子、肥料按照在开好0.8m×0.8m的方格网状沟内撒播,种植深度8cm,这一步完成后不覆土。

第四步:第三步完成后,将燕麦秸秆按照第二步开好的带状沟中心交叉平铺,铺好后将燕麦秸秆插入,燕麦秸秆插入后会紧挨已经种植好的燕麦(燕麦种子和肥料会均匀分布在秸秆底部),秸秆插入深度为15cm。

第五步:将开好的沟用流动沙填实。这样就形成了草方格固沙网及草方格内燕麦的种植。

第六步:草方格与行内燕麦方格建植好后,在网状方格屏障中间可建植多年生牧草毛稃羊茅。

试验区内草方格行内燕麦建植能够有效防风阻沙,方格内燕麦出苗率达到87%,在格内空间建植的早熟禾成活率提高38%。

实施例3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

试验区内(青海省海南州青海湖东,海拔3156m,30°01'46"N、100°19'46" E)建植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所述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包括若干个呈网格状分布的草方格,每个草方格的长度为0.5m,宽度为0.5m;每个草方格包括燕麦秸秆外围、四周紧邻外围秸秆的燕麦植株内围和格内空间。所述格内空间种植早熟禾。

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的建植方法

第一步:将燕麦种子、磷酸二铵按照315kg/hm2、120kg/hm2的量均匀混合;

第二步:在流动沙丘中,用开沟器开宽度为8cm深度为6cm的带状沟,带状沟呈网格状分布,网格内部横向、纵向间隔距离为1m(间隔不能大于1m,间隔大于1m后会失去阻沙作用)

第三步:将拌好的种子、肥料按照在开好1m×1m的方格网状沟内撒播,种植深度6cm,这一步完成后不覆土。

第四步:第三步完成后,将燕麦秸秆按照第二步开好的带状沟中心交叉平铺,铺好后将燕麦秸秆插入,燕麦秸秆插入后会紧挨已经种植好的燕麦(燕麦种子和肥料会均匀分布在秸秆底部),秸秆插入深度为13cm。

第五步:将开好的沟用流动沙填实。这样就形成了草方格固沙网及草方格内燕麦的种植。

第六步:草方格与行内燕麦方格建植好后,在网状方格屏障中间可建植多年早熟禾。

试验区内草方格行内燕麦建植能够有效防风阻沙,方格内燕麦出苗率达到90%,在格内空间建植的毛稃羊茅成活率提高39%。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草方格内种植燕麦的防沙系统,适合于流动、半流动沙丘的治理,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能够有效的在建植当年防风固沙,起到防风固沙屏障作用;试验区内草方格行内燕麦建植能够有效防风阻沙,方格内燕麦出苗率达到84%以上,在格内空间建植的多年生牧草成活率提高3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