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434发布日期:2018-08-10 19:1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



背景技术: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随之扩张,导致农业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少,因此农业技术面临着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问题,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立体种植技术是最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农业种植技术。

发明专利CN106954488A公布了一种立体种植机和立体种植系统,涉及立体种植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的立体种植架,在植物排列的密集程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阳光照射角度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植物之间存在相互遮光,导致植物无法高效利用太阳光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所述的立体种植机包括:多个与地面平行设置的种植架,设置在种植架上的种植槽,与多个种植架分别连接的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种植架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将多个种植架架离地面的支撑装置;多个种植架两两平行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个种植架在竖直平面内沿封闭环形运动。该技术方案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但是如果不合理的控制种植架的运动速度,不能使植株很好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通过立体架构,提升植株受光照程度,加大光合作用进程,通过控制栽培机的运行速度更好的使植株生长,以得到更多更优质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包括:主支撑支架、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支架上的轨道、设于所述轨道中的输送链、驱动所述输送链沿着所述轨道运动的驱动系统、安装在所述输送链上随所述输送链运动的种植托盘,设置于主支撑支架上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调速式栽培机工作的主控制器和用于记录所述输送链运动的运动记录系统;

所述运动记录系统包括RFID标签和读取所述RFID标签运动的电子标签读写器;

所述RFID标签设于所述种植托盘上;

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设于主支撑支架上;

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包括倾斜向上的上坡轨道、倾斜向下的下坡轨道和水平轨道,所述上坡轨道和所述下坡轨道间隔连接于所述水平轨道上方,所述上坡轨道与所述下坡轨道连接,所述上坡轨道、所述下坡轨道分别和所述水平轨道连接,共同形成闭合的所述轨道。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张紧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变频器和三相电机,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三相电机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与所述输送链相连控制张紧所述输送链。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一侧与所述输送链一侧咬合的驱动链轮和分布在所述输送链另一侧的张紧轴承组。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驱动链轮的平衡构件和设置于所述平衡构件上对所述平衡构件调节的预紧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托盘具有用于装载苗盘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上设置有多个营养液流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营养液流通孔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种植植株的基质营养成分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支架上设置有与用于装卸蔬菜的自动装卸车连接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主支撑支架的一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自动装卸车的装卸机构对接的凹轨。

作为优选,所述凹轨上设置有速度感应控制器,所述速度感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自动装卸车的速度控制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运送种植托盘的传输链的轨道由上坡轨道、下坡轨道和水平轨道组织,上坡轨道和下坡轨道相接,水平轨道分别和上坡轨道、下坡轨道相接,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或多个山体型的轨道,种植托盘在轨道上悬挂,相同空间大小的条件提升了植物的有效受光面积,使植物能更好的光合作用,提升产量。

2.具有驱动机构,使种植托盘能随着传输链沿轨道进行运动,在时间层面上,通过运动,获得更多的光照,同时使植株受光照均匀,提升种植质量。

3.具有用于记录输送链运动的运动记录系统以及用于检测种植植株的基质营养成分的感应装置,通过对输送链运动、植株的品种参数以及种植植株的基质营养成分来计算输送链合理的运动速度,以达到科学的施肥。

4.使用自动装卸车装卸植株便于装载种植盘,实现了植株收获时的自动化,以生产线的形式进行植株种植,效率高、成本低。减少人工介入,种植环境可能更加的环保无污染

5.主支撑支架上设置有与用于装卸蔬菜的自动装卸车连接固定的定位机构,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自动装卸车的装卸机构对接的凹轨,所述凹轨上设置有速度感应控制器,所述速度感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自动装卸车的速度控制器相接,控制自动装卸车与自动调速式栽培机运行速度一致,保证平稳的装卸植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细节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中张紧机构的细节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中种植托盘的细节结构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细节结构图;

图6是图1中D处的细节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的拓扑图。

图中:1、主支撑支架,11、定位机构,111、凹轨,111a、速度感应控制器,2、轨道,21、上坡轨道,22、下坡轨道,23、水平轨道,231、凹部,3、输送链,4、种植托盘,41、容纳部,411、营养液流通孔,100、驱动系统,101、驱动机构,102、张紧机构,204、感应装置,400、运动记录系统,401、RFID标签,402、阅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解释,其并不是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自动调速式栽培机,包括:主支撑支架1、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支架1上的轨道2、设于所述轨道2中的输送链3、驱动所述输送链3沿着所述轨道2运动的驱动机构100,所述驱动机构100为所述输送链3提供动力使所述输送链3能够沿着所述轨道2运动、安装在所述输送链上随所述输送链3运动的种植托盘4,所述种植托盘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苗盘的容纳部41和苗盘;所述轨道2包括倾斜向上的上坡轨道21、倾斜向下的下坡轨道22和水平轨道23,所述上坡轨道21和所述下坡轨道22间隔连接于所述水平轨道23上方,所述上坡轨道21与所述下坡轨道22连接,所述上坡轨道21、所述下坡轨道22分别和所述水平轨道23连接,共同形成闭合的所述轨道2,三者共同构成一个或多个山体型的轨道形态,所述种植托盘4悬挂在所述输送链3上沿所述轨道2分布,在相同空间大小的条件下提升了植物的有效受光面积,使植物能更好的光合作用,提升产量。

用于记录所述输送链3运动的运动记录系统400,所述运动记录系统400包括RFID标签401和读取所述RFID标签401运动的阅读装置402;所述RFID标签401设于所述种植托盘4上;所述阅读装置402设于主支撑支架1上。设备可根据种植品质和类型选配不同的苗盘大小和种植密度,通过预设参数以及所述运动记录系统400记录的运动参数计算出科学合理的运动速度以及运动周期,来辅助更好的施肥灌溉及光合作用。

所述驱动系统100包括驱动机构101和张紧机构102;所述驱动机构101包括变频器和三相电机,所述主控制器5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三相电机连接;所述张紧机构102与所述输送链3相连控制张紧所述输送链3。使种植托盘4能随着传输链3沿轨道进行运动,在时间层面上,通过运动,获得更多的光照,同时使植株受光照均匀,提升种植质量。

所述张紧机构102包括支架1021、设置于所述支架1021一侧与所述输送链3一侧咬合的驱动链轮1022和分布在所述输送链3另一侧的张紧轴承组1023。所述支架102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驱动链轮1022的平衡构件1021a和设置于所述平衡构件1021a上对所述平衡构件1021a调节的预紧螺杆1022b。张紧机构实时调控所述传输链3,确保所述种植托盘4平稳的运行,保护植株根系不受种植托盘4运动的影响,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所述营养液流通孔41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种植植株的基质营养成分的感应装置204,所述感应装置204检测种植植株的基质营养成分,并将检测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5,所述主控制器5通过后台计算得出调速方法给所述驱动系统100,调控所述驱动系统100进行速度调节,通过改变速度,改变植株经过水肥系统的速度,影响植株吸收营养液的过程,使植株更好的吸收营养液,确保能吸收充足的营养液,使植株更好的生长。

所述主支撑支架1上设置有与用于装卸蔬菜的自动装卸车连接固定的定位机构11,高度机械自动化对农业的要求使得,在装卸植株时也需要机械自动化,使用自动装卸车进行装卸植株,使用自动装卸车装卸植株便于装载种植盘,实现了植株收获时的自动化,以生产线的形式进行植株种植,效率高、成本低。减少人工介入,种植环境可能更加的环保无污染,所述定位机构11提供固定点使自动装卸车可以顺利装卸植株。所述定位机构11位于主支撑支架1的一端;所述定位机构11包括用于与自动装卸车的装卸机构对接的凹轨111,所述凹轨111使自动装卸车的固定条可以顺利的划入导轨并固定。所述凹轨111上设置有速度感应控制器111a,所述速度感应控制器111a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5、自动装卸车的速度控制器相接,控制自动装卸车与自动调速式栽培机运行速度一致,保证平稳的装卸植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