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543发布日期:2018-08-21 16:41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特别涉及一种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连栋温室是温室的一种升级存在,其实就是一种超级大温室, 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起来。

以往的连栋大棚通常采用圆拱顶或者方拱顶结构的大棚,其通风的方式通常采用排放扇的方式,即在连栋大棚的墙体上安装多个通风扇进行机械通风,其通风效果取决通风扇的运转效果,通常对应连栋大棚由于其大棚多个连接在一起,采用通风扇的效果较差,而且降温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其目的是提出一种降温速度更快而且成本更低的连栋大棚。

一种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由多个温室大棚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含支撑拱架、采光模、喷头、侧通风系统、遮阳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支撑拱架含立柱、单侧拱杆、水平横拉杆、外遮阳立柱、 外遮横拉杆、斜拉筋和排水天沟;所述侧通风系统含侧薄膜及卷帘机构;所述喷头位于温室大棚内水平横拉杆上,所述采光模位于支撑拱架的单侧拱杆上,所述遮阳系统含遮阳网和遮阳网卷帘机构,所述遮阳网位于所述支撑拱架顶端,所述侧通风系统位于温室大棚上端侧面,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位于温室大棚内侧,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拱架中的立柱垂直于地面,所述水平横拉杆置于并排相邻两个立柱之间,所述外遮阳立柱位于立柱之上,所述外遮横拉杆位于并排相邻两个外遮阳立柱之间,所述斜拉筋位于单侧拱杆与水平横拉杆之间交叉排列,所述单侧拱杆位于立柱之间上方,所述排水天沟位于拱杆底端侧面,支撑拱架可牢固地固定整体温室。

进一步地,所述侧通风系统位于所述支撑拱架中拱杆一侧,所述侧通风系统含侧薄膜及侧通风卷帘机构,所述侧薄膜垂直与地面,所述卷帘机构和侧薄膜位于立柱之间,所述侧薄膜由所述卷帘机构收放,侧通风系统直接采用开窗原理进行顶端快速通风,为本实用新型与以往连栋温室大棚根本的区别。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及湿度控制系统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位于温室大棚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温度及湿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温度及湿度信号来其他设备进行发出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网水平安置在所述温室大棚顶端,由遮阳网卷帘机构控制收放。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侧通风卷帘机构、所述遮阳网卷帘机构和喷头,控制器起到控制枢纽作用。

具体的实施步骤为:支撑拱架通过主杆等内部框架支撑起整体温室主体,侧通风系统设计在支撑拱架中的单侧拱杆的垂直侧,温度及湿度控制系统收集的温度及湿度信号,根据信号来控制侧通风系统的开启,遮阳网的开启,及碰头的开启,当需要降低温度时,开启侧通风系统,应为在顶端侧面开口的特征,可立即对温室内部降温。

与现有的连栋大棚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采用单侧拱杆垂直型结构,单侧拱杆对口位置开了一个与外界直接对流的侧窗,通风效果极大地改善,当连栋大棚需要降温时,可以通过侧通风系统快速降低连栋大棚内部温度,相比以往排风扇设计,通风降温效果更好,而且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的单个温室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的运行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示出单侧拱杆垂直型连栋温室大棚,由多个温室大棚组成的,温室大棚含支撑拱架、采光模15、喷头13、侧通风系统、遮阳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支撑拱架含立柱6、单侧拱杆2、水平横拉杆8、外遮阳立柱1、 外遮横拉杆4、斜拉筋14和排水天沟3;侧通风系统含侧薄膜5及卷帘机构10;所述喷头13位于温室大棚内水平横拉杆8上,采光模15位于支撑拱架的单侧拱杆2上,所述遮阳系统含遮阳网12和遮阳网卷帘机构,所述遮阳网12位于所述支撑拱架顶端,所述侧通风系统位于主杆6上端侧面,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位于温室大棚内侧,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采光模15为透明塑料材质,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通常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透光率塑料膜。

所述支撑拱架中的立柱6垂直于地面,所述水平横拉杆8置于并排相邻两个立柱6之间,所述外遮阳立柱1位于位于立柱6之上,外遮横拉杆4位于并排相邻两个外遮阳立柱1之间,斜拉筋14位于单侧拱杆2与水平横拉杆8之间交叉排列,单侧拱杆2位于立柱6之间上方,排水天沟3位于拱杆2底端侧面,支撑拱架可牢固地固定整体温室。

所述侧通风系统位于所述支撑拱架中单侧拱杆2一侧,所述侧通风系统含侧薄膜5及侧通风卷帘机构10,所述侧薄膜5垂直于地面,所述侧薄膜5由所述卷帘机构10收放,侧通风系统采用开窗原理进行顶端快速通风。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均位于温室大棚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温度及湿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温度及湿度信号来对其他设备发出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遮阳网12水平安置在所述温室大棚顶端,由遮阳网卷帘机构控制收放。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侧通风卷帘机构、所述遮阳网卷帘机构和喷头10,当控制器接收到特定信号,来控制侧通风卷帘机构是否开启,是否需要启用喷头,是否启用遮阳网卷帘机构。

具体的实施步骤为:支撑拱架通过主杆等内部框架支撑起整体温室主体,侧通风系统设计在支撑拱架中的单侧拱杆2的垂直侧,温湿度控制系统收集的温度及湿度信号,根据信号来控制侧通风系统的开启,遮阳网的开启,及碰头的开启,当需要降低温度时,开启侧通风系统,可立即降温,当温室内需要增加湿度时开启喷头。

与现有的连栋大棚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采用单侧拱杆垂直型结构,单侧拱杆对口位置开了一个与外界直接对流的大侧窗,通风效果极大地改善,当连栋大棚需要降温时,可以通过侧通风系统快速降低连栋大棚内部温度,相比以往排风扇设计,通风降温效果更好,而且制造成本更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