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9010发布日期:2018-11-09 17:3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其为即使没有水流和水的移动或者水流和水的移动少,也可通过注入到水环境的水面上,在短时间内自扩散到广范围的水面整面的药物,能够实现药物散布作业的省力化、均匀扩散化。此外,还涉及药物的新输送方法。此外,将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药物类型命名为扩散悬浊(ss:spreadingsuspension)。

背景技术

水田等水环境中所使用的药物根据形态、物性、药物输送性、散布状态等被分为多种类型(非专利文献1等)。例如,已知包含为悬浊于水中而使用的乳化剂、jumbo水稻用除草剂(日文:ジャンボ剤)、油剂的水面展开剂等,并且其为在固态的粒剂、粉末、农药原体中添加乳化剂等而得的液体制剂。

如专利文献1、2、非专利文献2等所公开那样,jumbo水稻用除草剂例如是水田用除草剂的投入剂,且是水溶性包装剂和水中发泡片剂,只需用手自田埂边投入水田,有效成分不仅悬浊于水面还悬浊于水中,从而使药剂成分扩散,因此能实现农药散布作业的省力化。

还已知进一步改良的如专利文献3那样的水田用自扩散型粒状农药组合物及其施用方法。专利文献3的发明是由农药活性成分、体积比重小于1的封闭式中空体以及表面活性剂构成的水田用自扩散型粒状农药组合物,其投入淹灌下的水田中之后漂浮到水面上,将农药活性成分扩散,在投入地点的土壤表面上不残留药物处理痕迹,没有药效的偏差。必须准备体积比重小于1的封闭式中空体,成本高。

油剂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制剂,其可以直接使用或在有机溶剂中稀释后使用。因为发生药害的可能性高,所以很少直接散布于作物进行使用。

水面展开剂是通过在水田的多处进行滴加处理,有效成分与溶剂一起扩散至整个水田的制剂;在制剂分类上是油剂或乳化剂,通过将其活用,可实现农药散布作业的省力化。

例如,作为水面施用的叶鞘部处理剂,提出了专利文献4的水稻纹枯病防除组合物。该发明是水稻纹枯病防除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农药有效成分和赋予水面漂浮性能的基剂构成,该农药有效成分溶解或悬浊于基剂中;另外,赋予水面漂浮性能的基剂是选自水难溶性或不溶性高沸点溶剂以及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具有0.1%以上的水溶解度的极性溶剂的1种或2种以上的溶剂及表面活性剂、或在常温下为固体的石蜡类、或该石蜡类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该防除组合物是液剂组合物、粒剂组合物或片剂组合物,当将本组合物施用于水田时,农药活性成分与基剂一起上浮至水面并扩展,通过高效地附着于水稻的叶鞘部,可有效地防除水稻纹枯病。

此外,公开了专利文献5的水田投入用制剂。具体而言,是如下的水田用投入制剂和水稻害虫的杀虫方法:所述水田用投入制剂的特征是将农业用水面施用油剂内包于水溶性的容器中,所述农业用水面施用油剂通过将水难溶性或非水溶性的杀虫活性成分溶解于比重在1以下的非极性高沸点溶剂中而成(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害虫的杀虫方法的特征是将该水田用投入制剂以每10a为1~20个、且投入制剂的总重量达到100~2000g的条件投入淹灌的水田中进行施用,水溶性的容器在水中溶解,使内容物的油剂扩展到田面上。

但是,专利文献4涉及为了解决农药有效成分向水中、土壤的扩散的溶出的技术问题的以下药物的发明:不是为了使农药有效成分从水稻的根或茎叶部吸收,而是为了配合水稻纹枯病的生态使农药有效成分高效地附着于与水面接触的叶鞘部(0006),仅使其在水面上展开的药物。此外,专利文献5中因为添加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药品成分在水中三维地扩散,所以与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相比,药物输送距离下降,因此必须以高浓度、多量进行多处理地点的施用,因此不经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6-650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3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1-163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06-336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05-33910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http://www.nichino.co.jp/products/basic/basic06.html

“基于农药的剂型的分类“

非专利文献2:http://www.japr.or.jp/gijyutu/005.html

“jumbo水稻用除草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即使是jumbo水稻用除草剂,也必须使较大的浮游性粒子(0.5-10mm)在水面扩散,且是利用水中悬浊的在水中的三维扩散的机理,所以药品成分的到达距离存在极限,在100m2左右的范围内投入一个地方,更何况向超过250m2的大面积进行扩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水田,还需要一边在田埂来回走动一边投入,虽然是为了实现农药散布作业的省力化,但若是老人,在田埂来回走动也绝非易事。此外,jumbo水稻用除草剂是将使药品成分附着于浮游性粒子(0.5-10mm)的物质填充在水溶性薄膜袋中的除草剂,若药品成分被释放至水面,则容易受风的影响,有时药品成分被刮到一起造成分布不均匀,引起药物无效问题及药害问题。

另一方面,即使是水面展开剂,也是在100m2左右的范围内投入一个地方,更何况向超过250m2的大面积进行扩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水田,还必须一边在田埂来回走动一边投入。此外,适用于在作为基材的油中溶解的药品成分以外的实用例不存在。

此外,如图1(a)所示,具有在“水中”乳化或悬浊的性质的以往的水面展开剂2(或油剂型水面展开剂)并不是扩散至足够广的范围的水面展开剂。即,水面展开剂2在滴下的同时在水中进行三维扩散,药品成分的扩散速度与展开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地降低。通常,对于水田用的液体的水面展开剂(包含固体成分的水面展开和扩散未知),期待其在水中的三维的均匀分布,而赋予其乳化性和悬浊性,为了赋予乳化性和悬浊性,添加有乳化剂。此外,直接向水田散布型的悬浮剂是使固体成分悬浊于水中的制剂,所以当然具有在水中的悬浊性(http://www.greenjapan.co.jp/noyak_zaikei.htm)。

以往,多数的农药等的药物组合物以用水稀释、或包含水、或均匀地溶解、乳化、悬浊于田面水中的方式使用,认为正是这样的方式可实现均匀的药物输送。因此,特别是在液态的药物组合物中,到现在为止,尚不存在完全不涉及水而直接散布或用有机溶剂进行稀释的油剂以外的药物,且不赋予水溶性、乳化性和悬浊性的制剂(不包含对乳化及悬浊具有充分的性质和量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剂)。特别是,在向水田用、养殖池、其他水面中投入的药物的范围内,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不具有水溶性、乳化性和悬浊性的药物。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1以作为未被以往的药物型分类的新药物型的扩散悬浊液剂,其为即使没有水流和水的移动或者水流和水的移动少,也可以如图1(b)所示,通过滴加、注入到水环境的水面3上,在短时间内自扩散到水面整面的药物,与jumbo水稻用除草剂和水面展开剂相比,能进一步实现药物在水环境中的散布作业的省力化、均匀扩散化。该扩散悬浊液剂也是能以固体的状态使用药品成分的实用的药剂型,所述药品成分是以往没能用于水面展开剂的固体、且是难溶性和不溶性的药品成分。此外,对于介入水面的环境中的药剂处理,提出了利用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的省力化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通过使在水中同样不具有溶解性、乳化性和悬浊性的药物在水面扩散,采用在以往的药物输送技术中被认为存在局限的将药物投向一个地方的药物投入处理,达到了药品成分向100m2到超过250m2的面积的水田等中的自动输送。藉此,能够飞跃性地提高药物向水环境中散布作业的省力化。

即,代替以往的药品一阶段的向水中三维扩散,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通过由(1)第一阶段的水平方向的扩散机理和(2)第二阶段的铅垂方向的扩散机理构成的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的组合,实现了药物的高效长距离均匀输送;上述(1)第一阶段的水平方向的扩散机理是利用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重力及利用对水面的表面吸附,在短时间内实现难以依赖自药物投入处理地点的距离的药品成分的均匀分布的扩散机理;上述(2)第二阶段的铅垂方向的扩散机理是晚于水平方向的扩散,将药品成分从水面向水中缓慢溶解并扩散,从水面到达水环境底部的扩散机理。

这里,对于利用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重力及利用对水面的表面吸附的、在水环境中的药物的(第一阶段的)水平方向的扩散进行以下说明。

1)首先,对利用重力但不利用对水面的表面吸附的药物在水环境中的展开进行说明。对水漂浮性的非水溶性液态组合物(以下简称为“液态组合物”)被投入到水面时在水面上的展开进行说明,所述液态组合物不包含具有适合于在水面上展开和扩散的极性度的极性基团(以下简称为“适当的极性基团”)。在刚刚投入后,液态组合物的液团(日文:塊)由于重力引起的自重所产生的液态组合物的液团在被压缩方向上的作用力,在水面上开始扩散。此时,该液态组合物的展开力与作为该液态组合物的液团而集中的方向的作用力,即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抗。于是,该液态组合物的层的厚度变薄。然后,当在水面展开的液态组合物的厚度进一步变薄时,与液态组合物的粘度对抗的重力引起的自重的压缩和展开力的作用变小,展开速度下降。

当液态组合物在水面上的展开膜的厚度进一步变薄时,因为不包含适当的极性基团,所以液态组合物对水面的吸附力不够,重力引起的液态组合物的水面展开不能对抗液态组合物的表面张力,水面上的液态组合物的展开停止。该状态是非水溶性液态组合物的液团漂浮在水面上的状态。

2)接着,对利用重力和对水面的表面吸附的本发明的在水环境中的扩散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掺合有水漂浮性、具有适合于水面上的扩散的极性基团的扩散作用成分。对于该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被投入水面时在水面上的扩散进行说明。在刚刚投入后,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液团由于自重所产生的液态组合物的液团在被压缩方向上的作用力,在水面上开始扩散。此时,该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扩散力与作为该液态组合物的液团而集中的方向的作用力,即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抗。于是,该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层的厚度变薄。然后,当在水面扩散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厚度进一步变薄时,与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粘度对抗的重力引起的自重的压缩和展开力的作用变小,扩散速度下降。

但是,在掺合有包含适当的极性基团的扩散作用成分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被吸附在水面上,形成热力学稳定的薄膜状的扩散膜。由此,即使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在水面上的扩散膜的厚度进一步变薄,也与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表面张力继续对抗,在水面上继续扩散到更广的范围。

3)最后,对不是本发明的目的的发生三维扩散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几乎不利用重力,因为对水的强吸附,所以药品成分通过微乳而在水中可溶化、乳化、悬浊,不仅在水面,还在水中形成了与水不混溶的相界面,从而发生三维扩散。当然,包含极性非常强的物质的组合物具有溶解性、乳化性、悬浊性,导致向在水中进行的三维扩散。因此,该组合物不能如本发明那样充分利用重力效果及仅对水面的表面吸附作用,在水面上的向非常广的范围扩散的扩散性低,其中所述重力效果是在水面边界处药品成分和扩散作用成分分离为两层,由此,由位于两层中的上层的物质的重量引起的重力效果。

在包含极性非常强的物质的组合物中还包含比重在1以上的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药品成分的情况下,固体药品成分在水中变为悬浊状态后,立即在该位置开始在水中沉降。因此,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不能实现向广范围的高效的药物输送。另一方面,在扩散作用成分的极性度适当的情况下,即使是比重在1以上的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药品成分,也能对抗在水中的由密度引起的沉降,扩散作用成分将药品成分支撑在水面边界上,通过本发明的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使药品成分扩散至广范围。这样,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即使在没有水流的水环境中,也能实现长距离的药品成分的自动输送,但并不妨碍在有水流的状态下的应用。

在这种意义上,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利用了将第一阶段的水平扩散和其后续的第二阶段的铅垂方向上的向水中的扩散组合的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其中上述第一阶段的水平扩散是由停留于水面上层所引起的自重的重力效果和对水面的表面吸附造成的水平扩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1)

一种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它是至少包含液态、粒或粉状的药品成分和液态的扩散作用成分而成的流动性的混合物,所述扩散作用成分溶解或吸附于所述药品成分、或者被覆所述药品成分,使所述药品成分不沉降而将其支撑在水面上,使所述药品成分在所述水面扩散;

并且是所述流动性的混合物在20倍重量的、高于0℃且低于40℃的温度范围的水中振荡混合后,在3分钟以内分离成与所述水的两相,同样地不溶解、悬浊或乳化的药物;

具备由水平方向的扩散机理和铅垂方向的扩散机理构成的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

所述水平方向的扩散机理是从所述药物在水环境中的一个地方的投入地点起,利用重力和所述扩散作用成分对水面的表面吸附作用,使所述药品成分在水面均一分布;

所述铅垂方向的扩散机理是使所述药品成分从所述水面向水中缓慢溶解并扩散,晚于所述水平方向的扩散,从所述水面到达所述水环境底部。

(2)

(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所述药品成分的密度比水大。

(3)

(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是使所述药品成分扩散的液态的扩散作用成分通过包含选自在分子内具有酯键、酰胺键、醚键、羧基、羟基的化合物的1种以上而形成。

(4)

(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还包含直链烃作为粘度调整剂。

(5)

(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使所述药品成分扩散的液态的扩散作用成分是选自大豆油、蓖麻籽油、亚麻仁油、2-乙基己醇、油酸和油酸甲酯的1种或2种以上。

(6)

(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所述粒或粒子的药品成分是显示1mm以下的平均粒径的固体粒子,并悬浊于所述扩散作用成分中。

(7)

一种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所述扩散是将(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投入在一个地方,且在不存在水流的条件下,面积超过250m2的扩散。

(8)

如(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从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排除包含1~20重量%的乳化性表面活性剂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

(9)

如(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从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排除包含1~20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

(10)

一种省力化药物散布方法是将(1)所述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注入到水环境水面,使其在水面均匀扩散,并且使所述药品成分均匀地扩散到水环境中。

(11)

(10)所述的省力化药物散布方法的所述水环境是水田。

(12)

一种省力化药物散布方法是,使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通过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将药品成分扩散到水环境中;

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是包含药品成分和液态的扩散作用成分而成的流动性的混合物,所述液态的扩散作用成分溶解或吸附于所述药品成分、或者被覆所述药品成分,使所述药品成分不沉降而将其支撑在水面上,使所述药品成分在所述水面上扩散;

所述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是:首先将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注入到水环境的水面,使其在水面沿水平方向扩散分布,接着,使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以晚于所述水平方向上扩散分布的方式从所述水面到水中沿铅垂方向缓慢溶解,并到达所述水环境的底部。

(13)

如(12)所述的省力化药物散布方法,在不存在水流的水环境下,通过将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投入在一个地方,所述药品成分扩散到超过所述水环境的水面面积100m2的范围。

(14)

如(12)所述的省力化药物散布方法,在不存在水流的水环境下,通过将所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投入在一个地方,所述药品成分扩散到超过所述水环境的水面面积250m2的范围。

这里,作为“水环境”,可例示水田、藕田、山葵田、鱼等的养殖池、设施、或需要驱除孑孓或其他害虫的一般的水池等。还优选适用于水耕栽培及植物工厂中的手动或自动的药物处理。

“药物”包含对水中植物、生物、水环境产生作用的肥料、或杀虫、杀菌、各种用于预防的农药等的药品成分,以及使药品成分在水面扩散的扩散作用成分。

药品成分只要是不妨碍本发明的逐次的两阶段扩散的药品成分都能使用,但单体不是水中即溶性的,而是少量溶解的或随时间经过而少量溶解的水中难溶性的(在20℃的水中,溶解少于10g/l),是通过溶解而发挥目标作用的功能性成分,是密度比水大的固态微粉碎物,通常也可具有在水中沉降的性质。

当然,密度比水小的成分也可作为对象。例如,以单体散布在水面上的情况下,凝集为块状,显示难悬浊性、难溶解性的性质的药品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扩散功能特别有效地发挥作用,能可靠地显示扩散、溶解、目标作用。可以防止伴随药品成分的凝集、集中或非扩散的由浓度不均引起的药害。

作为药品成分,例如,作为“杀菌剂”,可例示硅氟唑、甲霜灵、氟酰胺、异噻菌胺、烯丙苯噻唑、咯喹酮、三环唑、有效霉素等,作为“杀虫剂”,可例示乙虫腈、氟硅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呋虫胺、噻虫胺、烯啶虫胺、聚乙醛、杀螟丹、bpmc、mep、吡虫啉、噻虫嗪、多杀菌素、吡蚜酮、氯虫酰胺等,作为“除草剂”,可例示苄草唑、吡唑特、吡草酮、磺酰草吡唑、苯并双环酮、甲基磺草酮、苯酮唑、去草胺、丙草胺、苯噻草胺、异戊乙净、杀草隆、四唑嘧磺隆、唑吡嘧磺隆、环丙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环醚吡嘧磺隆(metazosulfuron)、mcpb、mcp、2.4-pa、环酯草醚、去稗安、氰氟草酯、嘧磺草胺(pyrimisulfan)等。并不仅限于农药登记所具有的药物,在各种用途中被认为具有活性的多数物质及肥料等,也可适合作为药物成分。

此外,关于农药领域,存在以下url中记载的农药。

1)平成27年山口县农作物病害虫、杂草防除指导基准

http://www.nrs.pref.yamaguchi.lg.jp/hp_open/a1720160/00000008/002%20mokuji.htm

2)v-1-(4)2水稻·箱施用·培土处理http://www.nrs.pref.yamaguchi.lg.jp/hp_open/a1720160/00000008/302作物1-3箱施用·培土処理.pdf

3)v-1-(4)3水稻·本田用杀菌剂

http://www.nrs.pref.yamaguchi.lg.jp/hp_open/a1720160/00000008/303作物1-7本田用剤.pdf

4)v-7-(5)水稻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和作用特性一览

http://www.nrs.pref.yamaguchi.lg.jp/hp_open/a1720160/00000008/175%ef%bc%98%ef%bc%88%ef%bc%95%ef%bc%89%e6%b0%b4%e7%94%b0%e9%99%a4%e8%8d%89%e5%89%a4%e3%81%ae%e6%9c%89%e5%8a%b9%e6%88%90%e5%88%86%e3%81%a8%e4%bd%9c%e7%94%a8%e7%89%b9%e6%80%a7%e4%b8%80%e8%a6%a7.pdf

5)杂草防除指南中列出的农药一览(水稻除草剂)

http://www.agri.hro.or.jp/boujosho//boujo-guide/h26boujo-guide/h26boujoguide-pdf/42002_ine-syoki_h26.pdf

6)农药登记信息下载-农林水产消费安全技术中心

http://www.acis.famic.go.jp/ddata/index.htm

扩散作用成分是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物质,但不是具有油溶性成分在水中的乳化作用的物质,而是具有水面扩散作用的物质。例如,可例示hlb1~4的范围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此外,以大豆油为代表的油脂类是油溶性的,但通过亲水性基团的含量、性质、作用,在水面漂浮、或在水面进行自扩散(二维)。

专利文献4中,作为表面活性剂,例示“surfynol”。而且,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多量使用“surfynol”。

这里,surfynol如日本专利特表2011-512418号公报的第0014段所记载的“surfynol104pg-50(商标)在药物导入水性相之前被添加到内部油相中。所得的生成物的特征是具有约230nm的非常小的粒径,该实验结果能够重现。该尺寸分布可能是由用于阻止凝集的surfynol104pg-50(商标)的能力引起的,均匀且非常窄(多分散性指数(pdi)~0.1)。”的那样,从通过药品(油相)导入水相中,形成为微小的粒径的内容可知,surfynol是将油脂乳化成水中油型的乳化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中,因为是使药品成分以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扩散,所以在(含有多量的乳化性表面活性剂(相对于药物100重量份,为1~20重量份)作为扩散作用成分)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实现发明的目的。

即,在添加如专利文献4的surfynol这样的乳化性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第0009段的“(surfynol104、气体产品公司(エア-プロダクツ社)制)表面活性剂可从相对于水稻纹枯病防除组合物100重量份为1~20重量份的范围适当选择而使用。”)将无法实现本发明的药品成分的广范围的扩散(逐次的两阶段扩散机理),根据以上内容,也可以说本发明与专利文献4是不同的。

专利文献4是通过水面扩散,使药物附着于水稻的茎部的技术,而本发明与专利文献4在发明的目的、效果上完全不同。更具体而言,专利文献4中,如说明书第0006段所记载的“从以往的防除方法的思路改变想法,不是使农药有效成分从水稻的根或茎叶部吸收,而是配合水稻纹枯病的生态使农药有效成分高效地附着于与水面接触的叶鞘部,并使其吸收至稻体内”那样,仅考虑在水面的展开,而未打算向水中、土壤中的扩散,忌避、回避向水中的扩散。

另一方面,本发明具有“使药品成分以从所述水面向水中缓慢溶解的方式扩散,晚于所述水平方向的扩散、从所述水面到达所述水环境底部的铅垂方向的扩散机理”。

即,专利文献4的技术如其所记载的“不是使农药有效成分从水稻的根或茎叶部吸收”的那样,没有打算向水中、土壤中的扩散,而是回避向水中、土壤中的扩散;可知在本发明的“到达水环境底部”的点上,专利文献4与本发明1在根本上技术思想不同,专利文献4没有达到本发明的动机,而是对本发明的创作有阻碍作用的现有技术。

附带说一句,可清楚地知道,专利文献4通过多量包含用于“局部施用”和附着于“叶鞘部”的“表面活性剂”,由于“药品成分的在水面的浓度降低”,没有打算也没有实现在广范围的水面的展开,也没有打算使药物向水中扩散,所以接触到专利文献4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无论如何都不会由专利文献4想到本发明的向水中、土壤中的扩散、广范围展开,以及“药品散布的省力化”。

由于以上的不同,比起基于水中乳化、悬浊体系所导致的向水中的扩散(三维),本发明还能以少量的药物高效、均匀地扩散(散布)至广范围。在基于水中乳化、悬浊体系的扩散(三维)中,形成向水体积范围的扩散,需要多量的散布成分,并且如果自三维扩散用的药物投入地点的距离较远,则扩散的药物浓度急剧下降(原理上,该药物浓度与投入地点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另一方面,在水面的扩散中,因分离为两层而产生的重力以及扩散作用成分和药品成分对水面的吸附发挥作用,所以水面上的药物浓度迅速地、以不依赖于自投入地点的距离的方式变得均匀。

此外,水面迅速地被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完全覆盖,药物构成分子通过利用该水面的扩散膜的水面展开压,在水面上形成相互挤压的结构,从而稳定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风等的吹刮产生的不均匀的药物分布,能实现均匀的药物分布状况。

例如,作为脂肪酸和甘油的酯化合物的“来源于动植物的油脂类”,作为使药物在广范围的水面上扩散的扩散作用成分,具有适当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平衡,在对不溶解于扩散作用成分的固体药品成分进行了粉碎和分散处理的情况下,在可制备稳定的悬浊液的同时,该悬浊液还能同时具有对水不乳化和悬浊的性质。以大豆油为代表的液态油脂类,是单独能同时具有这样的性质的合适的材料。

这里,“脂肪酸”是指“长链烃的一元羧酸。通常,将碳数2-4个的脂肪酸称为短链脂肪酸(低级脂肪酸),将碳数5-12个的脂肪酸称为中链脂肪酸,将碳数12个以上的脂肪酸称为长链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碳数的划分存在多种说法。脂肪酸由通式cnhmcooh表示。脂肪酸与甘油进行酯化而构成油脂。”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8%84%82%e8%82%aa%e9%85%b8)

通常是3分子的脂肪酸与1分子的甘油进行酯化来构成油脂,但也存在甘油的羟基未发生酯化而残存的情况。

作为扩散作用成分,例如可使用分子内具有酯键、酰胺键、醚键、羧基、醇性的羟基等弱极性的部分的油脂类、合成树脂添加用的增塑剂类、及其他化学物质。

此外,在药品成分不溶于包含扩散作用成分的液态成分的情况下,需要使药品成分作为微粒悬浊在制剂中,且如本发明所企图的那样,为了制成不悬浊于水中的制剂,需要使用极性强度适当的物质作为扩散作用成分。作为这样的扩散作用成分,可适当地使用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亚麻仁油、芝麻油、葡萄籽油、橄榄油、芥花油、米油、桐油、蓖麻籽油、椰子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或它们的实施了环氧化等化学改性的物质、或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或它们的甲基酯、甘油酯等。此外,也可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辛酯、磷酸三甲苯酯等增塑剂类作为扩散作用成分。此外,也可使用2-乙基己醇、辛醇、己醇等的醇类作为扩散作用成分。此外,除上述这些外,只要是不与水混合并在水面上扩散的液态物质,就可以用作扩散作用成分。

此外,如日本专利特开平6-336402(专利文献4)所记载那样,有时可通过少量添加水溶性的极性溶剂,来提高药品成分在水面上的扩散性。但是,如果以超过损害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自身的重要特性、即在水中的不溶性、非乳化性和非悬浊性的程度的量添加,则水面自扩散性下降,损害药品成分的长距离输送性。与药品成分和扩散作用成分的组合相配合,确定上述极性溶剂的适当添加量。

“流动性的混合物在水中同样地不溶解、悬浊或乳化”的条件是,将扩散作用成分或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0.25ml添加到5ml水中,以5hz振荡5分钟,然后静置3分钟,水和流动性的混合物分离为两相。

除药品成分和扩散作用成分之外,在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可以包含十二烷等直链烃。直链烃不是扩散作用成分,作为粘度调整剂起作用。为了使药品成分在水面迅速扩散,可以将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特别将扩散作用成分的粘度调整至低水平。十二烷等直链烃与油脂类等的长链脂肪酸部分的亲和性高,所以通过适当地添加到扩散作用成分中,在不损害水面扩散性、药品成分在制剂中的悬浊稳定性及在水中的非溶解性和非悬浊性的前提下,可降低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粘度,具有提高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水面扩散速度的作用。

作为粘度调整剂,在饱和烃的情况下,碳数在8以下的烃的挥发性高,起火性高。此外,碳数在16以上的烃粘度逐渐增高,不适合粘度调整的目的。在饱和烃的情况下,碳数为9~15的烃是合适的。此外,即使是不饱和烃,也可添加具有侧链的烃。其中,从获得的容易度、粘度的调整效果、制备的药剂的机械或化学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碳数12的直链烃的十二烷是合适的。

此外,即使是在比重为1以上的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药品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因为将该药品成分制成稳定的悬浊液,所以在将药物投入到水面上时,该药品成分被扩散作用成分支撑在水面上而不会沉降至水中,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整体在水面上扩散,能自动地使该药品成分向整个水面均匀地分布。

本发明的扩散悬浊液剂还可与固体物质组合,加工成外观上呈粉末状、粒状、或片剂状等的固体,也能制成实现该逐次的两阶段扩散的组合物,但本发明并不妨碍这些追加的加工。

发明效果

本发明因为是上述构成,所以发挥以下的效果。通过将农药和肥料等的组合物的特性设定为史无前例的上述条件,即使是宽广的水田,通过从田埂投入一个地方,就能将药品成分均匀地输送到超过250m2的大面积的整个水田。例如,根据本发明,如图4所示,以100g扩散到1000m2以上的水面。本发明是以通过一个地方的药物投入而实现将药物输送到广范围的省力化作为目的,反复进行提高其效果的创新改进而成的发明,但在水环境的某一畦的连续的水面上的药物处理、药物投入或药物散布并不限定于一个地方。

此外,提出了将以往的水面展开剂中未能利用的固体的药品成分能以固体的状态直接活用的实用的药剂型,且对于介入水面的环境中的药剂使用方法,能实现经济和药物散布作业的省力化。

附图说明

图1是(a)以往的水面展开剂与本发明(b)的展开和扩散状态的比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及比较例中使用的药品成分的种类和物性。

图3是本发明和比较例的组成的一例。

图4是本发明和比较例的扩散试验(水面)的结果。

图5是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扩散试验(浓度)的结果。

图6是管理水田中的除草试验结果。

图7是将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施用在实际的水田中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a)以往的水面展开剂2与(b)本发明的扩散状态的比较示意图。若将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1滴加、注入到水面时,在水中不发生悬浊、乳化,而是均匀地在水面扩散至广范围(两箭头)。

图2是本发明和比较例中所用的药品成分的种类和物性。将这些原体作为药品成分进行适当调配,混合扩散作用成分、其他添加物,制备了表现出图3所示的试验例、比较例的各功能性的农药制剂。

图3是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和比较例的组成的一例,试验例a-g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扩散作用成分赋予了使药品成分在水面扩散的功能。另一方面,仅在比较例a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赋予在水中悬浊、乳化的功能。

硅油是油溶性的,当添加至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时,一部分的药物,例如在这里,a6粒子在水面上的扩散性提高。

另一方面,1,2-丙二醇是在水中和油中都可溶的化合物,若将其添加到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则悬浊于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中的聚乙醛的粒子在水面上的扩散性提高。

图4是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与比较例的扩散试验(水面)的结果。

·制剂的制备

用图3所示的试验例和比较例的处方,以总量达到约150g的条件,向具有约450ml的容量的珠磨机粉碎容器中称取包含药物成分和扩散作用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进一步添加约150g的直径1mm的玻璃珠,设置搅拌叶片。将其装填到珠磨机主体中,以约1000rpm对药物组合物搅拌、粉碎15分钟,根据状态最多搅拌、粉碎120分钟左右。对该内容物用约0.5mm孔径的不锈钢筛除去玻璃珠,制备了均匀的悬浊液。

使用的玻璃珠的直径为1mm以外的情况下,可以用与该直径对应的孔径的筛子除去玻璃珠。为了将分散的粒子粉碎得更细,使用直径小的玻璃珠,一般优选使用0.2mm~4mm左右的玻璃或其他材料的珠子。

但是,试验例b和c中,因为药品成分(原体)被均匀地混和溶解于扩散作用成分中,所以不需要该粉碎工序,仅在容器中进行混合就能制备。

·比较例b(市售品:未图示)

取得除草剂的药品成分a1和a4所含的市售悬浮剂(除草剂的药品成分悬浊于水中的制剂),将其用作比较例b的原料。参考该a1和a4的含有比率,制备了试验例d和比较例a。通过将该制剂用水稀释,使a1和a4的浓度与试验例d和比较例a一致的制剂作为比较例b。虽然确认到该制剂悬浊于水中,但其详细的处方并不清楚。

取得的比较例b的原料的药品成分含有重量%为:

a1:30.5%、

a4:15.5%、

其他:余量,

将其用水稀释2.5倍后的物质,作为试验例b。

因此,比较例b的药品成分含有重量%为:

a1:12.2%、

a4:6.2%。

·比较例c(市售:未图示)

该药品成分含有重量%为:

a1:3.0%、

a2:9.0%、

a3:1.8%、

a4:1.0%、

其他:余量,

将50g制剂分别封入1袋水溶性薄膜袋中。其使用方法是向水田中以每100m2水田投入1袋。

取得包含除草剂的药品成分a1、a2、a3和a4的市售jumbo水稻用除草剂,将其用作比较例c。因为参考该a1、a2、a3和a4的含有比率制备了试验例a,所以在比较例c中,除草剂的药品成分a1、a2、a3和a4的浓度是试验例a的1/2。取出并称量封入水溶性袋中的药物主体的浮游性粒子,用于试验。

·水悬浊性的确认

关于制备的各药物的水悬浊性,向所述各药物中添加前期药物的20倍重量的约20℃的自来水,用约5hz的振荡机振荡5分钟,然后在约25℃的室温下静置3分钟,确认到水和试验药物分离成两相。比较例a-c中,在同样的振荡条件后,静置3分钟,该药物通过乳化、悬浊而在水中稳定,确认到水和比较例a-c的药物没有分离成两相。作为油剂型水面展开剂销售的三井化学阿古罗公司(三井化学アグロ)制的“なげこみトレボン”(注册商标)也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了水悬浊性,但确认到在相同条件下,水和“なげこみトレボン”(注册商标)没有分离成两相。

·水溶解性的确认

进一步将上述水悬浊性的确认试样继续在约25℃的室温下静置55分钟,结果确认到试验例和比较例都没有变化,全部都没有在水中同样地溶解。

·扩散试验(扩散性的数值计算)

将自来水填满到不锈钢托盘(55×40cm)的约70%,用聚乙烯的吸管将试验例和比较例中制备而成的制剂滴一滴并使其落到该水面上的中央。比较例a以外的情况下,滴下的药物立即在不锈钢托盘的整个水面扩散。然后观察滴下后1分钟的状态。然后,用同一吸管将该药剂滴加到空的50ml的烧杯中,测定其重量。基于该重量计算出100g药物的最低扩散面积。比较例a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在水面上充分扩散,所以在滴下1分钟后,仅扩散至不锈钢托盘的约1%左右。测定一滴的重量,计算出水面扩散性。通过比较该试验例d和比较例a的结果,可知为了悬浊于水中而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药物的水面扩散性降低。

图5是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扩散试验(浓度)的结果。在铺满水并进行了平整的水田中,准备了3畦1m×10m的长方形形状的试验畦。

接着,将比较例b(悬浮(sc:suspensionconcentrate)剂)、试验例d(扩散悬浊(ss:spreadingsuspension)剂)、比较例a(油分散(od:oildispersion)剂)的药物以各1g滴在各个畦的一端。

然后,自该滴下端对2m、5m和8m的地方的田面水和土壤进行取样,对除草剂的药品成分a4进行了浓度分析。在药物处理后1天后对水田的水面的水进行取水,在处理后3天后进行土壤取样。

判明:作为水性悬浊液的比较例b的药物的药品成分输送性最低,比较例a的药物的药品成分输送性次之,试验例d的药品成分输送性最好。根据该结果可知:在水中不溶解且不乳化和悬浊的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在药品成分输送性上优异。

图6是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扩散试验(除草活性)的管理水田中的除草试验结果。图6(a)是本发明的试验例a的结果,图6(b)是比较例c(jumbo水稻用除草剂)的结果。

在铺满水并进行了平整的水田中,准备了2畦1m×10m的长方形形状的试验畦和对照用的无处理的畦。将试验例a和市售的除草jumbo水稻用除草剂(比较例c)分别以2.5g和5g投入到各个试验畦的一端,以使a1、a2、a3和a4浓度相同。

然后,在22天后,对于各畦的杂草的发生状况,自药物投入端起到10m为止的每1m,对调查对象杂草(稗草、萤蔺、水锦葵和一年生宽叶杂草)调查了杂草防除状况(防除价)。

将无处理畦和同等程度的调查对象杂草的生育状况记作0,将调查对象杂草完全枯死的状态记作100(满分),研究者通过目视调查了调查日时的各试验区的杂草防除状况,以100分满分进行了评价。对实际的除草效果也进行了评价,可知:试验例a(a)的药品成分输送性比市售品的jumbo水稻用除草剂、即比较例c(b)优异。

图7是将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施用在实际的水田中时的示意图。在1500m2的水田中进行水稻种植,如图7所示,设定了小的无处理用的畦。在其14天后,将375g试验例a的药物自田埂全部投入在1个地方(星形标记)。

之后,在28天后和52天后,调查了除水稻以外的杂草的除草效果。与无处理畦相比,确认到:在水田整面完全将除水稻以外的杂草进行除草。

此外,由该结果示出:在试验例a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的情况下,由于其水面扩散功能,试验例a中所含的具有除草活性的药品成分在处理后被自动地均匀输送到整个水田中。

另一方面,在使用市售的比较例b的情况下,必须在水田的周围或绕着水田内投入15包的jumbo水稻用除草剂包。鉴于该种情形,证实了本发明的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在药物散布作业中具有极高的省力化性能。

符号说明

1水面自扩散型省力化药物

2水面展开剂

3水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