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嘴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1612发布日期:2018-06-15 20:3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尖嘴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尖嘴穴播器。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增产、抗旱、促进根系发育等特点,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全国铺膜面积已超过1200万公顷。膜下播种和膜上播种是现阶段两种播种方式,先播种后覆膜,需要人工辅助打孔或机械打孔放苗,否则种子萌发冲破薄膜影响生长;膜上播种只需成穴部件在播种位置上将地膜切开并形成穴孔,对土壤的扰动小,有利于土壤的保墒和抗旱,还可省去人工破膜环节,节省工时,避免烧苗,确保全苗等优点,膜上播种技术逐渐成为研发重点。

针对现有膜上播种穴播装置在含水率较高的土壤中播种时,普遍存在穴播装置易堵塞造成空穴率高、现有穴播器穴播装置对加厚地膜存在难以破膜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膜上打孔穴播的尖嘴穴播装置及其所构成的穴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膜上成穴播种时容易破膜;并可有效避免在含水率较高的土壤中播种时穴播装置易堵塞的尖嘴穴播装置,以及由尖嘴穴播装置构成的尖嘴穴播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尖嘴穴播器,包括种盘、滚筒、多个尖嘴穴播装置和护板,种盘位于滚筒内部,所述多个尖嘴穴播装置焊合于滚筒外部,多个尖嘴穴播装置焊合位置分别与滚筒上面均匀分布的落种口对应,所述护板与滚筒配合形成种腔,所述尖嘴穴播装置均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定尖嘴和与定尖嘴相配合的动尖嘴,所述定尖嘴的下端口设置与动尖嘴板面相配合斜面,定尖嘴的上端右侧可拆卸连接有结合板;所述结合板下端焊接有转动销孔,所述动尖嘴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呈直角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和动尖嘴交接处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在转动销孔上;

所述定尖嘴朝外的侧面中间部位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上切膜刀,所述动尖嘴朝外的侧面中间部位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下切膜刀。如此设计,动、定尖嘴在闭合状态下呈圆锥形,尖嘴装置能够有效改善入土性能,避免因粘土导致的堵塞问题,大大降低空穴率;所述上下切膜刀位置相对称呈一条线,配合尖嘴入土后能够有效的切开地膜,开口落种后不撕膜。

进一步的,所述动尖嘴由两块动尖嘴分板构成,所述动尖嘴分板上端均焊接有与其呈直角的转动分板,所述转动分板和动尖嘴分板交接处通过转动副配合与转动销连接,转动分板上端均设置有固定顶簧的立板,所述下切膜刀焊合在动尖嘴中下部中心位置。如此设计,两块动尖嘴分板能够增加入土性能,降低粘土,避免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动尖嘴由三块动尖嘴分板构成,所述动尖嘴分板上端均焊接有与其呈直角的转动分板,所述转动分板和动尖嘴分板交接处通过转动副配合与转动销连接,转动分板上端均设置有固定顶簧的立板,所述下切膜刀焊合在动尖嘴中下部中心位置。如此设计,两块动尖嘴分板能够增加入土性能,降低粘土,避免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上切膜刀焊合于定尖嘴的中下部中心位置,上切膜刀陡角一侧与定尖嘴的下端平齐;所述下切膜刀焊合于动尖嘴的下部中心位置,下切膜刀陡角一侧超出动尖嘴最下端与定尖嘴平齐,上、下切膜刀在在静态时呈一条线。如此设计,方便破膜,落种后尖嘴出土时能够避免撕膜。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铅垂线夹角25°~40°,所述转动板为弧形,所述转动板与动尖嘴通过钣金折弯而成,所述转动板有一对双尾翼,所述转动板弯度与穴播器转动方向相反。如此设计符合膜上穴播器结构特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切膜刀、下切膜刀均为厚度1mm钢板,其形状成均不对称的半椭圆形,其外圆弧侧打磨成刀刃形。如此设计,利于切膜避免撕膜。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尖嘴穴播器能够更容易的破膜入土,在土壤含水率较高时,尖嘴穴播器不容易堵塞,在破膜成穴投种时,可有效避免现有穴播器存在的穴播装置堵塞造成的空穴率高等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可大幅度提高播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尖嘴穴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尖嘴穴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尖嘴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盘,2、滚筒,3、尖嘴穴播装置,31、上切膜刀,32、定尖嘴,33、结合板;34、转动销孔,35、动尖嘴,36、转动板,37、下切膜刀,4、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尖嘴穴播器,包括种盘1、滚筒2、多个尖嘴穴播装置3和护板4,种盘1位于滚筒2内部,多个尖嘴穴播装置3焊合于滚筒2外部,多个尖嘴穴播装置3焊合位置分别与滚筒2上面均匀分布的落种口对应,护板4与滚筒2配合形成种腔,尖嘴穴播装置3均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定尖嘴32和与定尖嘴32相配合的动尖嘴35,定尖嘴31的下端口设置与动尖嘴35板面相配合斜面,斜面与铅垂线夹角30°,定尖嘴31的上端右侧可拆卸连接有结合板33;结合板33下端焊接有转动销孔34,动尖嘴35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呈直角的转动板36,转动板36和动尖嘴35交接处通过转动销转动连接在转动销孔34上;动尖嘴35由两块动尖嘴分板构成,动尖嘴分板上端均焊接有与其呈直角的转动分板,转动分板和动尖嘴分板交接处通过转动副配合与转动销连接,转动分板上端均设置有固定顶簧的立板;

为了方便破膜,落种后尖嘴出土时能够避免撕膜,定尖嘴32朝外的侧面中下部中心位置焊合有上切膜刀31,上切膜刀31陡角一侧与定尖嘴32的下端平齐;动尖嘴35朝外的侧面中间部位竖直方向焊合下切膜刀37,下切膜刀37陡角一侧超出动尖嘴35最下端与定尖嘴32平齐,上、下切膜刀在在静态时呈一条线,其中,为了方便破膜与避免撕膜,上切膜刀31、下切膜刀37均为激光切割而成的厚度1mm钢板,其形状成均不对称的半椭圆形,其外圆弧侧打磨成刀刃形。

为了符合穴播器的整体特性,转动板36为弧形,转动板36与动尖嘴35通过钣金折弯而成,转动板36有一对双尾翼,转动板36弯度与穴播器转动方向相反。

具体工作过程

作业过程中,种腔内的种子通过种盘取种后落入尖嘴穴播器装置,尖嘴穴播装置在顶簧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种子落入定尖嘴与动尖嘴构成的种子储存腔内,当尖嘴穴播装置转动到与地面接触时,上下切膜刀将地膜切开,定尖嘴与动尖嘴扎入土中形成种穴,随着转动,转动板逐渐与地表接触,受到地表的压力产生转动,打开动尖嘴的两个分板,种子落入种穴中,继续转动,该尖嘴穴播装置离开土地时,转动板的两个分板在顶簧作用下闭合,完成一个播种过程。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