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6588发布日期:2018-06-19 10: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杀虫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嘧虫胺(英文通用名为:flufenerim)分子式为C15H14ClF4N30,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5-氯-6-[(RS)-l-氟乙基]嘧啶-4-基}-[4-(三氟甲氧基)苯乙基]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测作用机理与嘧螨醚(pyrimidifen)、唑虫酰胺(tolfenpyrad)、吡螨胺(tebufenpyrad)一致,均为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METI)。可作为抗性治理品种使用。

螺螨酯(英文通用名:Spirodiclofen),分子式为C21H24Cl2O4,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2,2-二甲基丁酸酯,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具触杀作用,没有内吸性。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螨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效,包括卵。

但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虫组合物品种在农业田间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目前并没有将上述两种药剂复配或与其他药剂复配的技术,不能够克服二者单独使用时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农用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所述有效成分包括嘧虫胺和螺螨酯,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15~15:1。

作为优选: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10~10:1。

作为优选: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5~5:1。

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20%~50%。

作为优选:所述辅料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二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和/或聚乙烯醇。

作为优选:所述消泡剂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或有机硅消泡剂。

作为优选: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

一种上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害螨;所述农业害螨包括柑橘红蜘蛛、苹果红蜘蛛和小麦红蜘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将嘧虫胺与嘧菌环相配伍,其中嘧虫胺与嘧菌环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虫活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嘧虫胺和螺螨酯单剂单独使用时对害螨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且经济、高效、环保。

2、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针对所选用的有效成分合理配伍各辅料组分,同时筛选得到杀虫活性最高的三种剂型,从而使本发明农用杀虫组合物针对农业害螨的均有高效防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所述有效成分包括嘧虫胺和螺螨酯,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15~15:1。在本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嘧虫胺和螺螨酯通过有效的配比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上述范围内的配比,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均能够增效杀虫。具体的,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5:1、10:1、5:1、3:2、1:1、2:3、1:5、1:10、1:15。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10~10:1。在本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嘧虫胺和螺螨酯通过有效的配比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在1:10~10:1的范围内增效效果更好,例如10:1、5:1、3:2、1:1、2:3、1:5、1:10。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嘧虫胺和螺螨酯的质量比为1:5~5:1。在本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嘧虫胺和螺螨酯通过有效的配比起到了最显著的增效作用,在1:5~5:1的范围内增效效果更好,例如5:1、3:2、1:1、2:3、1:5。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成分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20%~50%。在本实施例中,有效成分占比不大于总质量的一半,辅料的配伍和组分的选择对杀虫组合物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在上述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下均能够显著的发挥二者的药效,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发挥药效,同时节约药物的成本,在该范围内的任一百分比均可,例如20%、25%、30%、35%、40%、45%、5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辅料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二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和/或聚乙烯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为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或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较好的剂型为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这几种剂型可以保证两种药剂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同时田间防效高,施用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应用,用于防治农业害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农作物为小麦、柑橘、苹果树的红蜘蛛若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嘧虫胺和螺螨酯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悬浮剂

30%嘧虫胺·螺螨酯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2

悬浮剂

30%嘧虫胺·螺螨酯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3

悬浮剂

30%嘧虫胺·螺螨酯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4

可湿性粉剂

40%嘧虫胺·螺螨酯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后充分搅拌均匀,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5

可湿性粉剂

40%嘧虫胺·螺螨酯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后充分搅拌均匀,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6

可湿性粉剂

30%嘧虫胺·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制备方法:将以上组分按配方比例加入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粉碎完成后加入少量纯化水充分搅拌均匀,挤压造粒,烘干后即可得可湿性粉剂产品。

毒力检测实验:

通过对嘧虫胺和螺螨酯作用机理和杀虫特性的细致分析,运用共毒系数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及结果处理。首先测定嘧虫胺和螺螨酯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EC50,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共毒系数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共毒系数CTC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

采用叶碟喷雾法,各单剂和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每处理设3次重复,以清水作空白对照。先取生长一致的小麦叶片,用打孔器做成叶蝶,在培养名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蝶,每皿放三块叶蝶,挑选室内饲养的、健康的、龄期一致的螨若虫接种到叶蝶上,每叶蝶接种20头。将接有叶蝶的培养名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在50PSI压力下喷雾,喷雾量为1ml,沉降1min后取出培养皿,然后将处理过得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每处理设3次重复,以清水作空白对照。

计算方法:用DPS统计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式中: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mg/L;

M—混剂的LC50,单位为mg/L。

计算时以LC50值最大的药剂为标准药剂,其相对毒力指数为1。

TTI=TIA×PA+TIB×PB

式中: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式中: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嘧虫胺与螺螨酯单剂及其混剂对小麦红蜘蛛若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15:1、10:1、5:1、1:10配比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加作用,嘧虫胺与螺螨酯以1:1、1:5比例混配,能够较强抑制小麦红蜘蛛若螨的生长,表现增效作用,其中1:1共毒系数最高为168.73,增效作用最强。

表2嘧虫胺与螺螨酯单剂及其混剂对柑橘红蜘蛛若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2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嘧虫胺与螺螨酯以10:1比例混配,能够较强抑制柑橘红蜘蛛若螨的生长,表现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加作用。

表3嘧虫胺与螺螨酯单剂及其混剂对苹果树红蜘蛛若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3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嘧虫胺与螺螨酯以1:1比例混配,能够较强抑制苹果树红蜘蛛若螨的生长,表现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加作用。

本发明对小麦、柑橘、苹果树等作物红蜘蛛若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嘧虫胺和螺螨酯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