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1589发布日期:2018-09-07 22:5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拌种剂,具体涉及一种包含白色链霉菌的种子拌种剂,并涉及该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制剂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植保方针。使用拌种剂,可以预防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最终达到防治病害、保苗壮秧、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作用。拌种剂经济方便,利用效率高,在保苗齐苗壮苗方面有了保证。也减少了苗期化学农药的使用。目前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拌种剂进行防治,然而,化学药剂的病菌抗药性、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兼容性好、无毒无害的优点,且不会产生抗药性,是化学药剂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国内的种子处理剂多以化学成分为主,而生物成分的比较少,例如公开号105851087a的发明《一种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生物拌种剂,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啶虫脒16~24份、湿润分散剂3~11份、植物油9~17份、渗透剂7~15份、增稠剂2~4份、防冻剂3~5份、消泡剂1~3份、芦荟提取物1~3份、中生菌素0.5~1.5份、苦豆子生物碱1~3份、硝酸钾1~3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借此,本发明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极佳;小麦的抗风能力增强,抗倒率明显提高,同时小麦亩产也有大幅提高;小麦中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的含量明显提高。公开号:105875658a的发明《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棉花专用生物拌种剂,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炔螨特11~19份、溶剂及助溶剂7~15份、乳化剂6~14份、稳定剂3~5份、增效剂2~4份、水13~21份、岩白菜提取物2~6份、菌毒清1~3份、长春花碱1~3份、腐植酸1~3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借此,本发明对棉花植株的常见病害进行有效防治;不仅增强了棉花的抗病能力,同时对棉花种植地中常见的害虫防治效果佳;本发明安全性高,对棉花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并且棉花中长纤维比率明显增高。实际在种子阶段,危害种子的病菌都是弱寄生菌,用生物农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安全性上来讲,使用化学拌种剂,使用不当时会影响种子发芽率,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同时也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改善。因此,开发新型生物拌种剂是种子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公开号:105340974a的发明《一种生物拌种剂及应用》公开的生物拌种剂包括多粘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和生化黄腐酸钾,本发明提供的拌种剂对作物种子进行包衣后,使得种子周围土壤形成一个有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环境,起到促生、壮苗和抗病的作用。三种主要成分配伍具有协同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公开号:104263677a的发明《一种复合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微生物拌种剂由费氏中华根瘤菌、凝结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及草炭复配而成。具有固氮、溶磷、解钾、分解纤维素和淀粉、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抗病等作用;还具有抗逆性的功能,彼此之间相容性好,培养条件容易控制等特点;可将该复合微生物拌种剂与种子一起拌匀、播种,复合肥作为基肥使用,以减少复合肥的使用。公开号:102972447a的发明《生物拌种剂》公开了一种包含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蔬菜种子拌种剂,涉及制备所述生物拌种剂的方法,属于蔬菜种子的生物制剂
技术领域
,主要特点是包含作为载体介质的膨润土、作为粘着剂的淀粉和羟甲基纤维素及土壤有益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娄彻氏链霉菌,本发明除具备抗病、省种、壮苗等功效外,还具有无环境污染、使用安全、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和抗逆能力、促增产等优点。公开号:101531549的发明《亚麻微生物拌种剂》解决了现有采用卫福、炭疽福美等广谱杀菌剂拌种,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较重,造成土壤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为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导致亚麻产量低和品质差的问题。本发明按重量百分比多功能促生菌剂为4~40%(拌种剂中活菌数量为每毫升2~20亿)、按重量百分比微量元素为0.02~3.0%、按重量百分比氨基酸活性物质为2~10%、按重量百分比增稠剂为0.05~3.0%和按重量百分比余量为溶剂合成。本发明提高了亚麻的防病能力,亚麻苗期病害降低90%以上,保苗率达到85%,亚麻原茎、种子产量增加了10%。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优点。已有的生物拌种剂目前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抵抗病害的方面为主,对种子抵抗低温能力,耐酸碱环境的能力没有提及。种子在生长初期时对环境的温度要求是很高的,但往往春季的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就会对种子的发芽及生长产生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拌种剂,其主要成分为白色链霉菌菌剂、黄腐酸钾、苦豆子生物碱、粘着剂、湿润剂、分散剂、消泡剂。我们提供一种对种子更安全,对环境更环保的生物拌种剂。同时我们加入的白色链霉菌菌剂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广,在12-40℃的范围内均可以生长。使用后其可以改善种子的根际环境,增加种子的抗低温能力,防止因为气温的不稳定而影响种子的发芽。本白色链霉菌菌株还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能力,可受ph值的范围为3-12。此白色链霉菌在较酸和较碱的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可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存活并产生一系列有益于种子生长的因子,且我们的生物拌种剂通过各成分的协同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苗期病害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一种生物拌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色链霉菌菌剂50-80份、黄腐酸钾1-4份、苦豆子生物碱0.1-4份、粘着剂1-5份、湿润剂1-5份、分散剂1-5份、消泡剂0.1-4份;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活菌数为≥8×1010cfu/g;较佳的,所述粘着剂为黄原胶或聚乙烯醇;较佳的,所述湿润剂为拉开粉或十二烷基硫酸钠;较佳的,所述分散剂为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或木质素磺酸钠;较佳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拌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色链霉菌菌剂55-75份、黄腐酸钾1-3份、苦豆子生物碱0.2-3.5份、粘着剂1-4份、湿润剂1-4份、分散剂1-4份、消泡剂0.1-3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拌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色链霉菌菌剂60-70份、黄腐酸钾2-3份、苦豆子生物碱0.5-3份、粘着剂2-4份、湿润剂2-4份、分散剂2-4份、消泡剂0.1-2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拌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色链霉菌菌剂65-68份、黄腐酸钾2-3份、苦豆子生物碱0.6-2.5份、粘着剂2-3份、湿润剂2-3份、分散剂2-3份、消泡剂0.5-1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拌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活菌数为≥8×1010cfu/g;所述粘着剂为黄原胶;所述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分散剂为nno;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腐酸钾和苦豆子生物碱放入混拌机中混拌2min后,将白色链霉菌菌剂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1min,再将所述物质混合到一起,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孢子悬液制备:将无菌水加入保存有白色链霉菌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斜面上,进而刮取孢子,震荡混匀,得到孢子悬液,所述孢子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8-109cfu/ml;种子液培养:将所述孢子悬液按接种量1-5%(v/v)接种到种子液培养基中,28℃,150-220r/min,摇瓶培养85-95h,得到种子液;固体发酵培养:将所述种子液按接种量体积质量比5-15%(v/m)接种到含水量50%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8℃曲盘发酵培养4-7天。20-30℃风干,用粉碎机研磨,收集通过120目筛子的菌剂,于室温阴暗处储存,得到白色链霉菌菌剂,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菌种活力不小于8×1010cfu/g;所述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组成如下:可溶性淀粉20g/l,k2hpo40.5g/l,kno31g/l,mgso4.7h2o0.5g/l,feso4.7h2o0.01g/l,琼脂20g/l,余量为蒸馏水,ph7.2-7.4;所述种子液培养基组成如下:玉米粉10g/l,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3g/l,余量为蒸馏水,ph自然。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稻壳18g/l,麸皮45.7g/l,玉米粉23g/l,豆饼粉12g/l,碳酸钙0.8g/l,磷酸氢二钾0.3g/l,硫酸镁0.2g/l,余量为蒸馏水,ph自然。一种生物拌种剂的应用,包括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促进种子萌发中的应用;增强植物抗低温中的应用;包括在同时促进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包括将拌种剂与种子混合后搅拌均匀,摊开晾干即可。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应用,建议:拌种花生、玉米、大豆的药种比为1:300,拌种番茄、黄瓜、辣椒等的药种比为1:150。使用时,根据种子的用量,称取相应重量的拌种剂,将拌种剂中加入少量的水,加入的水既能将拌种剂溶解,又能将所要拌种的种子刚好拌开拌匀。种子拌种后摊开阴凉处阴干。即可以进行播种。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菌株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保藏编号为cgmccno.15117。所述白色链霉菌是从河北省山海关樱桃园土壤中分离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lm已于2017年12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15117,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理生化特性:参照伯杰氏鉴定手册,对菌株rj-36b进行以下生理生化鉴定:链霉素抗性试验,明胶液化,牛奶胨化,淀粉水解,硝酸盐还原,硫化氢实验,对盐的耐受实验,结果见表1。表1: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试验结果链霉素抗性—明胶液化+牛奶胨化+淀粉水解+硝酸盐还原+硫化氢实验—nacl抗性试验≥10%<13%注:1、阳性+,2、阴性-碳源利用将菌种分别接种于含d-葡萄糖,淀粉,蔗糖,d-木糖,d-果糖,l-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d-甘露醇,肌醇的不同碳源平板上,32℃培养7d后,观察菌株生长情况,结果见表2。通过以下结果,说明该菌碳源的利用范围较广泛,可以利用多种糖。表2:碳源利用结果碳源结果d-葡萄糖+蔗糖+d-果糖+d-半乳糖+d-甘露醇+淀粉+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肌醇—注:1、利用+,2、不利用-所述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lm可在12-4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可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降解酶。所述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s)lm在ph值为3-12的不同酸碱度的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生长,50℃培养3d后在高氏一号平板上涂布和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试管中50℃培养3d,均能生长良好,结果见表3。两项试验均证明该菌株可耐受ph值的范围为3-12,较为宽泛,具有较强的酸碱耐受能力。表3:菌落特征培养基状况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可溶色素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好白色黄色无燕麦琼脂培养基好白色黄褐无麦芽汁酵母膏琼脂培养基好白色白色无天门冬素琼脂培养基差白色白色无有益效果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所用的白色链霉菌菌株,具有较广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2-40℃均可生长,在到低温环境的时候其可以改善种子根际周围的环境,增加种子的抗低温能力。本白色链霉菌菌株还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能力,可受ph值的范围为3-12。此白色链霉菌在较酸和较碱的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可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存活并产生一系列有益于种子生长的物质。我们的生物拌种剂除有白色链霉菌菌剂之外,还加入了黄腐酸钾和苦豆子生物碱,三种成分通过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促进植株生长和抵抗苗期的病害。本发明提供的白色链霉菌不仅具有防治一些常见土传病害的功能,还具有抵抗外界低温的干扰,从而不影响种子的发芽。国内拌种剂多以化学成分为主,使用不当会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而我们选择的生物菌剂不仅具有很好的生防功能,对种子具有绝对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配方与单成分相比具有协同作用。本发明以白色链霉菌、黄腐酸钾、苦豆子生物碱为主要拌种剂成分,这三种成分均为安全环保的生物材料,其组合可以协同防治苗期作物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可抵抗外界低温对种子的影响。且此三种组合目前没有作为拌种剂的报道。本发明生物拌种剂可大大提高植物的出苗率,株高,根长,鲜重等,以番茄为例,出苗率较空白对照高出6.1%,株高较空白对照高出4.76cm,鲜重较空白对照高出1.19g,根长较空白高出1.09cm。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成分简单,主要成分为益生菌剂及植物制备的原料,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加工,成本低廉,生防效果突出。更为重要的是无毒,无污染,生产、运输和储存和使用方便,特别适合有机种植,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腐酸钾和苦豆子生物碱放入混拌机中混拌2min后,将白色链霉菌菌剂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1min,再将所述物质混合到一起,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孢子悬液制备:将无菌水加入保存有白色链霉菌的高氏一号固体培养基的斜面上,进而刮取孢子,震荡混匀,得到孢子悬液,所述孢子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8-109cfu/ml。种子液培养:将所述孢子悬液按接种量1-5%(v/v)接种到种子液培养基中,28℃,150-220r/min,摇瓶培养85-95h,得到种子液;固体发酵培养:将所述种子液按接种量体积质量比5-15%(v/m)接种到含水量50%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28℃曲盘发酵培养4-7天。20-30℃风干,用粉碎机研磨,收集通过120目筛子的菌剂,于室温阴暗处储存,得到白色链霉菌菌剂,所述白色链霉菌菌剂的菌种活力不小于8×1010cfu/g。实施例2:白色链霉菌菌剂80份、黄腐酸钾4份、苦豆子生物碱4份、粘着剂5份、湿润剂5份、分散剂5份、消泡剂4份;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白色链霉菌菌剂50份、黄腐酸钾1份、苦豆子生物碱0.2份、粘着剂1份、湿润剂1.5份、分散剂1份、消泡剂0.2份;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白色链霉菌菌剂70份、黄腐酸钾3份、苦豆子生物碱3份、粘着剂3.5份、湿润剂4份、分散剂4份、消泡剂2份;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白色链霉菌菌剂60份、黄腐酸钾2份、苦豆子生物碱2份、粘着剂2份、湿润剂2份、分散剂2份、消泡剂1.5份;所述生物拌种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例1:以实施例1的配方为基础,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分别用白色链霉菌菌剂、苦豆子生物碱、黄腐酸钾以及生物拌种剂对番茄的种子进行拌种,以市面在售的生物拌种剂为对照,每个处理100粒,重复3次。30天后对其发芽率、株高、根长、鲜重进行测量,结果见表4。表4:本发明生物拌种剂与各单一组分对番茄拌种对照实验结果处理发芽率(%)株高(cm)鲜重(g)根长(cm)白色链霉菌菌剂86.3c20.35b2.12b9.13b苦豆子生物碱83.6c19.34b2.05b9.01b黄腐酸钾89.2b21.55b2.38b9.35b生物拌种剂94.5a24.88a3.15a10.12a通过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本发明生物拌种剂的处理发芽率、株高、鲜重、根长都明显好于白色链霉菌菌剂处理,苦豆子生物碱处理,黄腐酸钾处理及市面在售的生物拌种剂处理,并且存在差异性显著。可以看出本发明生物拌种剂具有协同作用,好于单独使用的效果。实验例2:将立枯病病原菌在pda上进行活化,生长7天后,将立枯病病原菌的菌丝刮到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并进行摇匀。均匀撒入育苗土中。以实施例1的配方为基础,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分别用白色链霉菌菌剂、苦豆子生物碱及二者混合后的生物制剂对番茄的种子进行拌种,以不加任何物质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100粒,重复3次。20天后对其发病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表5:白色链霉菌菌剂、苦豆子生物碱复合与各单一组分对番茄拌种对照实验结果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到,白色链霉菌菌剂和苦豆子生物碱混合后的处理发病率明显低于二者单独的处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相应的防效也是二者混合的处理明显高于二者单独的处理,高于空白对照。说明:白色链霉菌菌剂、苦豆子生物碱二者混合具有协同作用,好于单独使用的效果。实验例3:选取实施例1的配方,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称取100g拌种剂,将拌种剂与水以1:4均匀混合,并按拌种剂与种子以质量比1:150进行拌种,种子为番茄,拌种后将种子摊开晾晒,待晾干后备用。试验分两个处理,处理1为本发明拌种剂拌种后的番茄种子,处理2为市面购买的拌种剂拌种后的番茄种子。每个处理100粒种子,重复3次。在出苗7天后,同时将两个处理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并设置低温环境。白天22℃,夜晚12℃,放置48h。48h后将两个处理同时取出让其在室内继续生长,白天25℃,夜晚16℃。待长到2片真叶时查看番茄的成苗率,结果见表6。表6番茄经低温处理后两片真叶时的成苗率处理成苗率%处理194.7a处理278.6b经过低温处理后,在番茄的两片真叶时查看其成苗率,经过同样的低温处理后,番茄种子经过本发明生物拌种剂的处理,成活率比较高,可以达到94.7%,而市面购买的拌种剂处理,成苗率为78.6%,二者相差了16.1%。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且存在差异性显著。可以说明本发明的拌种剂在耐低温方面比在售的拌种剂性能优异。实验例4选取实施例1的配方,白色链霉菌菌剂65份、黄腐酸钾2.5份、苦豆子生物碱2.5份、粘着剂2.8份、湿润剂3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1.2份。将玉米种子按拌种剂与种子质量比1:300进行拌种,番茄种子按拌种剂与种子质量比1:150进行拌种,拌种剂加入少量水,能将拌种剂溶解和能把种子刚好拌匀为宜。拌种后将两种种子摊开晾晒,待晾干后备用。本试验在2017年5月在山海关区试验基地进行,玉米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经过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拌种处理和市面上购买的拌种剂拌种处理,番茄的处理也为两个处理,经过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拌种处理和市面上购买的拌种剂拌种处理,试验设为3个重复。20天后检测玉米的出苗率,株高,鲜重及根长,结果见表7:表7拌种剂对玉米影响情况对照表处理出苗率株高鲜重根长本发明生物拌种剂95.42a43.74a3.79a15.43a市面拌种剂86.33b39.21b2.45b12.54b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拌种后玉米的出苗率,株高,鲜重,根长都明显好于市面购买的拌种剂的处理,且存在差异性显著。其中出苗率比市面拌种剂的高出了9.09%,株高比市面拌种剂的高出了4.53cm,鲜重提高了1.34g,根长提高了2.89cm。可以看出本发明生物拌种剂对玉米拌种具有很高的优势。与市面购买的拌种剂相比,大大提高了其出苗率,株高,鲜重,根长等。20天后检测番茄的出苗率,株高,鲜重及根长,见表8:表8拌种剂对番茄影响情况对照表处理出苗率株高鲜重根长本发明生物拌种剂94.34a19.43a3.03a15.86a市面拌种剂84.75b15.65b2.15b12.11b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本发明生物拌种剂拌种后的番茄其出苗率,株高,鲜重,根长都明显好于市面拌种剂的处理,且存在差异性显著,其中出苗率比市面拌种剂的高出了9.59%,株高比市面拌种剂的高出了3.78cm,鲜重提高了0.88g,根长提高了3.75cm。可以看出本发明生物拌种剂对番茄拌种具有很高的优势。与市面购买的拌种剂相比,可大大提高其出苗率,株高,根长,鲜重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5制备的生物拌种剂同样具有上述试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其中实施例1效果略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