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陷阱取样实现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1214发布日期:2018-08-07 18:0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陷阱取样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相较于其他生境的研究,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并且调查主要集中在茶棚及其上表面,茶园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的研究较少,且调查采用手工采样方法,误差较大,不能准确采集地表节肢动物动态变化,通过采用陷阱取样研究茶园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揭示地表天敌对害虫控制效果,为茶园害虫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上依据和实践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陷阱取样实现装置,能够相对准确全面的采集到地表节肢动物,从而了解其组成结构及动态变化,实现通过陷阱取样法研究茶园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

技术问题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陷阱取样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泡沫海绵、一次性碟子和两根铁线,所述铁线折叠设置为倒U形,形成一框体,以便于铁线能够插入地面,所述倒U形的框体的竖直铁线上均设置有打磨防滑区,所述打磨防滑区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锁式尼龙扎带;所述一次性碟子放置于所述倒U形的框体的上方,所述泡沫海绵放置于所述一次性碟子的上方,所述倒U形的框体依次穿过所述泡沫海绵和所述一次性碟子,且两个倒U形的框体平行设置;所述泡沫海绵上侧面设置有反光条,且所述反光条覆盖遮挡住暴露在所述泡沫海绵上方的横向铁丝;所述一次性碟子的正下方垂设有陷阱取样容器,陷阱取样容器放置于所述地面下。

进一步的,所述倒U形的框体的横向铁线长度为A,所述倒U形的框体高度为H。

进一步的,所述陷阱取样容器由2个口径为9.5 cm、深13.2 cm、容积为500 ml的塑料杯组成,所述两个一次性塑料杯重叠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防滑区设置于横向铁线下方2~4 cm处。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陷阱取样实现方法,所述方法提高了陷阱取样实现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问题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陷阱取样实现方法,所述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操作:

步骤S1、取两根铁线,将其折成倒U形,形成一框体;

步骤S2、在倒U形的框体横向铁线下方2~4 cm处用锉刀打磨1~2 cm,形成所述打磨防滑区;

步骤S3、提供一泡沫海绵和面积比泡沫海绵小的一次性碟子,所述泡沫海绵放置于所述一次性碟子的上方,上下叠加放置,所述倒U形的框体依次穿过所述泡沫海绵和所述一次性碟子,且两个倒U形的框体平行设置,且所述一次性碟子的正下方紧贴所述倒U形的框体的横向铁丝;

步骤S4、所述打磨防滑区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锁性尼龙扎带,将所述一次性碟子固定在所述打磨防滑区的上方;

步骤S5、在所述泡沫海绵的上侧面贴两个反光条,所述两个反光条能够覆盖遮挡住暴露在所述泡沫海绵上方的横向铁丝,反光条能够在月光照射下放射出光亮,这样在晚上也不会由于看不到而踩坏陷阱;

步骤S6、取来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将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叠加使用,将油水混合液倒入一次性塑料杯,所述的油水混合液中油和水比例为1 : 5,油水混合液覆盖一次性塑料杯的三分之一高度,然后将一次性塑料杯放置在所述一次性碟子的正下方,且所述一次性塑料杯放置于地面下;

步骤S7、试验采用地表陷阱法,五点取样,在所述五点分别设置陷阱,将两个叠加的塑料杯放入洞中,四周填平,杯口与地表平行,每周取样一次,陷阱放置时间为一周;收集到的样品装入丝袜中放在90%~95%的酒精中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五点取样采用五角星顶点取样,在地表设置陷阱区域画一个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位置设置陷阱。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海绵的面积为A4纸张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材料简单,所需材料种类少且采购方便,价格便宜;制作简单,制作过程与传统陷阱制作相比,材料处理更容易,步骤简洁,简单易制作;遮雨效果好,泡沫海绵远大于陷阱杯口的大小,可有效防止雨水从陷阱取样容器上方或四周的流入;隔热效果好,泡沫海绵和一次性碟子导热性差,且双层隔热有效的减少陷阱溶液温度与周围环境的差异;支撑结构好,陷阱盖高度可调节,倒U形的框体结构稳定高度易调节,陷阱盖不易掉落,保障了陷阱盖与地表高度的稳定。取样方便且能重复使用,取样时,只需将一边的倒U形的框体拔起便可将陷阱盖抬起,取完样品后,再将细铁丝折叠好便可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五点取样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陷阱取样实现装置,包括一泡沫海绵1、一次性碟子2和两根铁线3,所述铁线3折叠设置为倒U形,形成一框体,以便于铁线3能够插入地面5,所述倒U形的框体3的竖直铁线31上均设置有打磨防滑区32,所述打磨防滑区32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锁式尼龙扎带33,使得自锁式尼龙带33不会滑落;所述一次性碟子2设置于所述倒U形的框体3的上方,这样才能够遮挡住雨水,所述泡沫海绵1设置于所述一次性碟子2的上方,所述倒U形的框体3依次穿过所述泡沫海绵1和所述一次性碟子2,且两个倒U形的框体3平行设置,使得泡沫海绵1和一次性碟子2能够固定;所述泡沫海绵1上侧面设置有反光条11,且所述反光条11覆盖遮挡住暴露在所述泡沫海绵1上方的横向铁线34,这样当夜晚来临时,反光条11就能够反射月光,使得设陷阱处发出亮光,使得路过的人不会踩坏陷阱装置;所述一次性碟子2的正下方垂设有陷阱取样容器4,陷阱取样容器4放置于所述地面5下,这样地表截肢动物能够更好的落入陷阱取样容器4内;所述倒U形的框体1的横向铁线34长度为A,所述倒U形的框体1高度为H;所述陷阱取样容器4由2个口径为9.5 cm、深13.2 cm、容积为500 ml的塑料杯组成,所述两个一次性塑料杯重叠放置,这样能够防止损坏,更好的防止杯内的取样溶液泄露,且取样时,留存地下的下面那个一次性塑料杯41可以防止取出上面那个一次性塑料杯42取样时,周边泥土碎石等杂质落入陷阱中,导致陷阱变形,不利于取完样品后的上面那个一次性塑料杯42重新放置陷阱中进行新一轮的收集取样;所述打磨防滑区32设置于横向铁线34下方2~4 cm处,使得上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泡沫海绵1和一次性碟子2;

所述实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S1、取两根铁线,将其折成倒U形,形成一框体;

步骤S2、在倒U形的框体横向铁线下方2~4 cm处用锉刀打磨1~2 cm,形成一打磨防滑区;

步骤S3、提供一面积大约为A4纸张大小的泡沫海绵和面积比泡沫海绵小的一次性碟子,所述泡沫海绵设置于所述一次性碟子的上方,上下叠加设置,所述倒U形的框体依次穿过所述泡沫海绵和所述一次性碟子,且两个倒U形的框体平行设置,且所述一次性碟子的正下方紧贴所述倒U形的框体的横向铁丝;

步骤S4、所述打磨防滑区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锁性尼龙扎带,将所述一次性碟子固定在所述打磨防滑区的上方;

步骤S5、在所述泡沫海绵的上侧面贴两个反光条,所述两个反光条能够覆盖遮挡住暴露在所述泡沫海绵上方的横向铁丝,反光条能够在月光照射下放射出光亮,这样在晚上也不会由于看不到而踩坏陷阱;

步骤S6、取来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将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叠加使用,将油水混合液倒入一次性塑料杯,所述的油水混合液油水比例为1 : 5,混合液覆盖一次性塑料杯的三分之一高度,然后将一次性塑料杯放置在所述一次性碟子的正下方,且所述一次性塑料杯放置于地面下;

步骤S7、试验采用地表陷阱法,五点取样,在所述五点分别设置陷阱,将两个叠加的塑料杯放入洞中,四周填平,杯口与地表平行,每周取样一次,陷阱放置时间为一周;收集到的样品装入丝袜中放在90%~95%的酒精中保存,所述五点取样采用五角星顶点取样,在地表设置陷阱区域画一个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五个顶点位置设置陷阱,做到所在区域等距离,无死角取样,最大化提高取样的成功率以及样品区域覆盖率。

总之,本发明的实现装置在装置中加入了泡沫海绵和一次性碟子,这样不仅遮雨效果好,泡沫板远大于陷阱杯口的大小,可有效防止雨水从陷阱上方和四周的进去,而且隔热效果也好,泡沫板和纸盘导热性差,且双层隔热有效的减少陷阱溶液温度与周围环境的差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