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9348发布日期:2018-10-26 17:18阅读:5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是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竹笋在采摘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竹笋遇到阳光变色,从而影响竹笋的售卖,并且由于竹笋易坏,在采摘完成后,如果不能及时的对竹笋进行保鲜处理,则会导致竹笋的损坏,造成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解决了竹笋在采摘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竹笋遇到阳光变色,并且如果不能及时的对竹笋进行保鲜处理,则会导致竹笋的损坏,造成较大的损失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摘,准备好采笋刀、铲子、竹篮和深色盖布,沿着培好的笋垄,观察垄面,发现有鼓包、裂缝的地方,即表示笋垄下部有可采摘的竹笋,此时,用手在有鼓包、裂缝的地方,细心扒开垄土,让竹笋的笋芽露出10cm到15cm,然后握住笋芽的上部,用铲子将土下挖10cm深度左右,然后利用采笋刀把笋芽下部铲断,把笋芽抽出来,然后将采摘出来的竹笋,放入竹篮中,并用深色盖布立刻盖上,防止竹笋遇见阳光,避免竹笋的颜色发生变化,然后用铲子将泥土填回;

第二步:水洗,将采摘完成的竹笋进行去尾处理,并且将去尾完成的竹笋进行切片,将竹笋片浸泡在清水中,然后对竹笋片进行揉洗,并且使用滤网将竹笋片捞出,沥干;

第三步:酸洗,用在30℃以上时按2%-3%的醋水比例配置的浸泡液或者在30℃以下时按5%-7%的醋水比例配置的浸泡液,浸泡冲洗完成的竹笋片,并进行搅拌,搅拌5-10分钟之后,利用清水对竹笋片进行漂洗;

第四步:消毒,将经过酸洗并且漂洗干净的竹笋片放入一个非金属容器中,加水浸至漫过竹笋片0.5cm-1cm处,然后利用等离子体杀菌器,通电后产生负离子雾及臭氧对容器中的竹笋片进行杀菌,水中臭氧的浓度为0.2mg/m3-5mg/m3,在10分钟之后,将消毒完成的竹笋片取出;

第五步:涂抹保鲜剂,在竹笋片表面均匀涂抹天然芦荟叶浆与水配制而成的生物保鲜剂,天然芦荟叶浆组分与水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芦荟叶浆8-35,水65-92;

第六步:干燥,将涂抹完成保鲜剂的竹笋片,放置到风干机中,进行风干,调节风量至风干时长为6-8小时为宜。

第七步:装罐保存,将干燥完成的竹笋片,均匀叠放在一干净的玻璃器皿内部,并且采用密封罐盖进行密封,并且将罐体处于阴凉处存放,每隔半月检查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竹笋进行切片的厚度控制在3cm-5cm之间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水洗时控制清水与竹笋片的重量比例为5∶1。

进一步地,所述酸洗之后对竹笋片的漂洗次数不得少于3次。

进一步地,所述竹笋片风干的时长不得超过10小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通过采摘步骤有效的对竹笋进行无损采摘,并且及时的通过深色盖布进行覆盖,有效的防止了竹笋遇见阳光,避免竹笋的颜色发生变化,同时对采摘完成的竹笋进行去根和切片,对切片薄厚的控制,便于后续的处理,增加整体的协调性,通过酸洗过程,有效的对竹笋片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将竹笋片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利用等离子体杀菌器,有效的对竹笋片进行杀菌处理,防止细菌的滋生,提高了竹笋片的保鲜时长,然后对竹笋片涂抹天然保鲜剂,在保证竹笋片不会腐烂的同时,避免了化学防腐剂对人体的伤害,然后通过风干机将竹笋片的多余水分进行干燥,更加有效的提高竹笋片的保存时长,最后通过将竹笋片存储在密封罐中,防止空气进入罐体,避免竹笋片的损坏,增加了保鲜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鲜竹笋采摘及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摘,准备好采笋刀、铲子、竹篮和深色盖布,沿着培好的笋垄,观察垄面,发现有鼓包、裂缝的地方,即表示笋垄下部有可采摘的竹笋,此时,用手在有鼓包、裂缝的地方,细心扒开垄土,让竹笋的笋芽露出10cm到15cm,然后握住笋芽的上部,用铲子将土下挖10cm深度左右,然后利用采笋刀把笋芽下部铲断,把笋芽抽出来,然后将采摘出来的竹笋,放入竹篮中,并用深色盖布立刻盖上,防止竹笋遇见阳光,避免竹笋的颜色发生变化,然后用铲子将泥土填回;

第二步:水洗,将采摘完成的竹笋进行去尾处理,并且将去尾完成的竹笋进行切片,竹笋进行切片的厚度控制在3cm-5cm之间为宜,将竹笋片浸泡在清水中,水洗时控制清水与竹笋片的重量比例为5∶1,然后对竹笋片进行揉洗,并且使用滤网将竹笋片捞出,沥干;

第三步:酸洗,用在30℃以上时按2%-3%的醋水比例配置的浸泡液或者在30℃以下时按5%-7%的醋水比例配置的浸泡液,浸泡冲洗完成的竹笋片,并进行搅拌,搅拌5-10分钟之后,利用清水对竹笋片进行漂洗,酸洗之后对竹笋片的漂洗次数不得少于3次;

第四步:消毒,将经过酸洗并且漂洗干净的竹笋片放入一个非金属容器中,加水浸至漫过竹笋片0.5cm-1cm处,然后利用等离子体杀菌器,通电后产生负离子雾及臭氧对容器中的竹笋片进行杀菌,水中臭氧的浓度为0.2mg/m3-5mg/m3,在10分钟之后,将消毒完成的竹笋片取出;

第五步:涂抹保鲜剂,在竹笋片表面均匀涂抹天然芦荟叶浆与水配制而成的生物保鲜剂,天然芦荟叶浆组分与水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芦荟叶浆8-35,水65-92;

第六步:干燥,将涂抹完成保鲜剂的竹笋片,放置到风干机中,进行风干,调节风量至风干时长为6-8小时为宜,竹笋片风干的时长不得超过10小时。

第七步:装罐保存,将干燥完成的竹笋片,均匀叠放在一干净的玻璃器皿内部,并且采用密封罐盖进行密封,并且将罐体处于阴凉处存放,每隔半月检查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