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291发布日期:2018-10-23 20:5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研究证明银杏内酯是银杏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是一类特异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是由血小板和多种炎症组织分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磷酯,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与许多疾病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银杏内酯作为paf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银杏内酯b对中枢神经系统与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抗休克、抗过敏、抗菌抗炎作用,以及抗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同时还发现银杏内酯b可降低肝门静脉压提高全身血管耐受性,说明它对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银杏内酯对于肾损伤有治疗作用。这些作用都与银杏内酯b作为paf受体拮抗剂有关,并且它目前被认为是作用最强的、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

目前国内外生产银杏内酯b的方法主要是从银杏叶提取物,已见报导的银杏内酯b的专利共有51篇,其中一部分是关于银杏内酯b的制剂的制备(如:一种银杏内酯b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0910204198.4),三篇关于银杏内酯b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学功能(银杏内酯b的一种新用途;申请号:cn200910092750.5;银杏内酯b衍生物在制药中的新用途,申请号:cn200910234319.x;银杏内酯b水解衍生物及其用途,申请号:cn201010122039.2)。而关于银杏内酯b的制备只有九篇(一种从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中提取银杏内酯b的新方法,申请号200510063407.x;一种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的方法,申请号:cn201010608847.x,等等),银杏内酯中含有银杏内酯a、b、c、m等同系物,这些专利是采用分离技术从银杏内酯混合物中分离银杏内酯b,难以在工业上大批量生产银杏内酯b。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1.5-3.5份、三线镰刀菌5.6-7.8份及蒸馏水15.0-20.0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2.5份、三线镰刀菌6.6份及蒸馏水18份。

进一步的,所述粗毛韧革菌菌种为从云南、山西和西藏的任意一种金耳子实体中分离出的金耳伴生菌菌种。

进一步的,以所述粗毛韧革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试管斜面菌种、液体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离心获得菌体。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40,玉米粉5~25,蛋白胨1~20,kh2po41~6,mgso41~4,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值为5.0~8.0,100~140℃灭菌20~60分钟;所述的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40,玉米粉5~25,蛋白胨1~10,kh2po41~6,mgso41~4,消泡剂0.1~0.8,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值为5.0~8.0,100~140℃灭菌20~6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的摇瓶培养的培养条件是: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60~150ml,接种3~4块4×4mm小块菌种,置于温度22~30℃,转速120~160转/分钟,培养时间24~48小时;其中所述种子罐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5~10%(种子液体积/接种后体积),培养温度22~30℃,搅拌速率90~150转/分钟,通风量1:0.3~1v/v/m,培养时间80~9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三线镰刀菌的制备方法为:摇瓶种子的制备:灭菌前培养基ph6.0,挖块接种1×1cm2的三线镰刀菌菌株斜面菌苔,转数200rpm,温度为25-28℃,培养时间为30-36小时。

进一步的,摇瓶发酵工艺为:灭菌前培养基ph6.0,按照10-15%的接种量接种,搅拌转数200-240rpm,温度为25-28℃,培养时间为140-148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还提供了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所述粗毛韧革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试管斜面菌种、液体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离心获得菌体;(2)摇瓶种子的制备:灭菌前培养基ph6.0,挖块接种1×1cm2的三线镰刀菌菌株斜面菌苔,转数200rpm,温度为25-28℃,培养时间为30-36小时;(3)向容器中按配比添加蒸馏水,在室温下密封一段时间;(4)室温下,然后依次按配比添加粗毛韧革菌和三线镰刀菌,震荡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促生制剂在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发明的促生制剂,不是单纯的利用分离提纯方法获得大量的银杏内酯b,而是在培养基中添加银杏内酯,以粗毛韧革菌和三线镰刀菌为菌种通过液体培养技术得到菌体,菌体作为催化剂,在银杏育苗或栽培的过程中施加到根部或叶片上,增加转化银杏内酯a、c和m生成银杏内酯b,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2、本发明的促生制剂制作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详细的说明,具体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1.5份、三线镰刀菌5.6份及蒸馏水15.0份。

实施例2

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2.5份、三线镰刀菌6.6份及蒸馏水18.0份。

实施例3

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3.5份、三线镰刀菌7.8份及蒸馏水20.0份。

实施例4

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粗毛韧革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试管斜面菌种、液体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离心获得菌体;(2)摇瓶种子的制备:灭菌前培养基ph6.0,挖块接种1×1cm2的三线镰刀菌菌株斜面菌苔,转数200rpm,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33小时;(3)向容器中按配比添加蒸馏水,在室温下密封一段时间;(4)室温下,然后依次按配比添加粗毛韧革菌和三线镰刀菌,震荡均匀,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粗毛韧革菌菌种为从云南、山西和西藏的任意一种金耳子实体中分离出的金耳伴生菌菌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粗毛韧革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试管斜面菌种、液体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离心获得菌体粗毛韧革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试管斜面菌种、液体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离心获得菌体。液体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5,玉米粉15,蛋白胨10,kh2po44,mgso43,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值为6.0,120℃灭菌40分钟;所述的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5,玉米粉15,蛋白胨5,kh2po44,mgso43,消泡剂0.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值为6.0,120℃灭菌40分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摇瓶培养的培养条件是: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4块4×4mm小块菌种,置于温度26℃,转速140转/分钟,培养时间32小时;其中所述种子罐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8%(种子液体积/接种后体积),培养温度26℃,搅拌速率120转/分钟,通风量1:0.6v/v/m,培养时间85小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三线镰刀菌的制备方法为:摇瓶种子的制备:灭菌前培养基ph6.0,挖块接种1×1cm2的三线镰刀菌菌株斜面菌苔,转数200rpm,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34小时,其中,摇瓶发酵工艺为:灭菌前培养基ph6.0,按照13%的接种量接种,搅拌转数220rpm,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144小时。

试验例

通过试验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促生制剂的每种成分均对银杏叶中内酯转化为内脂b有促进作用,但是组合在一起组成本发明的促进制剂后,转化率更高,更纯,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得出实施例2的各成分的配比促进作用最好,银杏叶中内酯转化为内脂b可以达到0.067%,纯度达到99.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用以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