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山坡地直播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450发布日期:2018-11-07 07:1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苎麻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山坡地直播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性韧皮纤维作物,是我国传统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和面积占世界90%以上,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和出口创汇产品。

近年来随着纺织原料紧缺,扩大苎麻种植面积显得尤为迫切。由于苎麻种子极小,千粒重仅为0.05g左右,生产上尚没有进行直播种植的先例,其种植一般需要进行种子或嫩梢扦插繁殖育苗,待种苗长至6-7片真叶时再移栽至大田,但移栽用工量大,成本高昂。因此探索苎麻能够进行直播种植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苎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随着国家种植业战略结构调整。苎麻未来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山坡地等边际土壤,不与粮食争地。而山坡地种植苎麻常因土壤贫瘠、干旱及坡度大等不利因素,导致育苗后移栽困难,若采用普通种子直播,则种子在逆境下极难出苗,且种子易滚落在山坡地凹陷处,造成缺苗断垅。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山坡地苎麻直播种植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山坡地直播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提高苎麻种子萌发期抗逆能力和发芽率,达到苗齐、苗匀和苗壮目的。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合山坡地直播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的选择:

选择繁殖后代变异率低的苎麻品种,选择发芽率大于25%、饱满和大小一致的种子;

2、种子的消毒:

将种子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完成后将消毒液清洗干净,并干燥种子;

3、种子的引发:

将种子浸入引发剂中,然后置于15-30℃、黑暗条件浸泡引发12-24小时,引发完成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并在室温下干燥;

4、块状化剂的制备:

将凹凸棒土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得到块状化剂;

5、粘合剂的配制:

将聚乙烯醇加入水中,浸泡过夜,加热、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于水中,得到粘合剂;

6、块状种子的生产:

将引发后的种子与块状化剂混合均匀,接着加入粘合剂并搅拌均匀,得到湿润软材,将湿润软材揉搓成“湿粉团”,将“湿粉团”压成扁平状的块体,将块体切成条,将条切成丁,将丁放入包衣锅中滚实,将所得的块状物倒入网筛中,筛去块状物表面残留的粉剂,最后干燥,苎麻块状种子。

进一步,浸泡消毒的方法为:将种子浸泡在9-10wt%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5-10分钟。

进一步,所述的引发剂为1-4wt%的cacl2溶液或10-25wt%聚乙二醇溶液。

进一步,凹凸棒土粉与滑石粉质量比为1-3:3-6。

进一步,步骤5中,聚乙烯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浸泡过夜后,加热至88-92℃,同时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于水中。

进一步,引发后的种子、块状化剂和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3:40-45:

进一步,步骤6中,干燥的方法为室内自然干燥或在35-40℃的干燥箱烘24-48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1、本发明将苎麻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提高了萌发期抗逆能力和发芽率,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从而可以直接播种,免去了移栽的操作,省工省力。

2、本发明将种子进行块状化后,块状化种子在山坡地播种后,不易发生位移和滚落,遇雨后可快速发芽,达到一播全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外观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苎麻块状种子与裸种子发芽后的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合山坡地直播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1、种子的选择:

选择发芽率在25%以上、饱满、大小一致的华苎4号种子;

2、种子的消毒:

将种子浸泡在2倍体积的10wt%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8分钟,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冲洗4分钟,沥干后晒干或烘干种子;

3、种子的引发:

将种子浸入1.5wt%的cacl2溶液中,然后置于20℃和黑暗条件下分别浸泡引发12小时,引发完成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并置于室温回干48小时;

4、块状化剂的制备:

按凹凸棒土粉与滑石粉质量比为1:3的比例,将凹凸棒土粉与滑石粉混合均匀,得到块状化剂;

5、粘合剂的配制:

按聚乙烯醇与水质量比为1.5:100的比例,将聚乙烯醇加入水中,浸泡过夜,加热至90℃,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于水中,得到粘合剂;

6、块状种子的生产:

将引发后的种子与块状化剂混合均匀,接着加入粘合剂,引发后的种子、块状化剂和粘合剂的质量比为4:100:37,搅拌均匀,得到湿润软材,将湿润软材揉搓成“湿粉团”,将“湿粉团”压成扁平状的块体,将块体切成条,将条切成丁,将丁放入包衣锅中滚实,将所得的块状物倒入网筛中,筛去块状化种子表面残留粉剂,将块状物置于室内自然风干或置于35℃干燥箱中烘干36h,得到苎麻块状种子,所得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形状如图1所示,形状近似方形,其长度约为4-6mm,宽度约为4-6mm,高度约为3-5mm。

7、保存:

将块状种子用塑料包装,再用真空机抽真空,最后存放在干燥处或4℃冰箱中内保存。

试验一、引发剂引发对苎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试验

试验方法:

1.1、选择发芽率在25%以上、饱满、大小一致的华苎4号种子,将种子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种子均分为11组,每组种子重量均为1g,将5组种子分别用纯水、0.5wt%、1.5wt%、2.5wt%、3.5wt%的cacl2溶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引发12小时,将另外5组种子分别用纯水、0.5wt%、1.5wt%、2.5wt%、3.5wt%的cacl2溶液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引发24小时,将10组引发后的种子分别先用流水冲洗1min,后用纯水洗2次,再置于室内回干48h,将10组引发回干后的种子和1组未进行引发处理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第7d计数发芽势,第14d计数发芽率,4次重复试验;

1.2、只改变引发剂,其它操作同1.1,引发剂变为纯水、10wt%、15wt%、20wt%、25wt%的聚乙二醇溶液。

试验结果:

1.1、当引发剂为cacl2溶液,其发芽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浓度cacl2溶液引发对苎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a=0.01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差异

由表1可知,当种子用1.5wt%的cacl2溶液引发12小时,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1.2、当引发剂为聚乙二醇溶液,其发芽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浓度peg溶液引发对苎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a=0.01水平下具有显著性差异

由表2可知,当种子用15wt%的peg溶液引发24小时,能明显提高发芽率。

试验二、本发明的苎麻块状种子的发芽效果试验

将实施例1制备的块状种子与裸种子分别置于垫有双层发芽纸的发芽盒(12cm×12cm×5cm)中,每个发芽盒中播16粒,3次重复,用纯水保持发芽纸湿润,在25℃/20℃(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以2片子叶完全平展为种子出苗标准,出苗结束(第15天),每个重复随机取10株幼苗测定幼苗长度,随机取30株幼苗测定幼苗鲜重及幼苗干重。

试验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

表3裸种子幼苗与块状种子幼苗的指标比较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a=0.05水平下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a=0.01水平下有极显著差异。

由表3可知,块状种子幼苗长度显著高于裸种子幼苗,块状种子幼苗鲜重显著高于裸种子幼苗,幼苗干重显著高于裸种子,由此表明,利用本发明制备块状种子进行播种发芽,其发芽后幼苗质量显著高于裸种子发芽后的幼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单粒裸种子相比,每粒块状种子播种后可以长出多株苎麻幼苗,成苗后有利于保证足够的株数,进而确保新栽麻的产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