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齿爪鳃金龟引诱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636发布日期:2018-12-14 21:3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陈齿爪鳃金龟的引诱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陈齿爪鳃金龟(holotrichiacheni)属鞘翅目(coleoptera)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是在云南省油橄榄种植区发现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陈齿爪鳃金龟在云南每年发生1代。成虫发生于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上旬为发生高峰期。在天气晴好的每日傍晚20:00时左右开始出土,经短暂爬行后,起飞寻找油橄榄树进行取食、交尾,21:00~22:00时达到扬飞高峰,此后则逐渐离开寄主树入土。

陈齿爪鳃金龟偏好喜食油橄榄,对板栗危害较轻,而对杨梅树则表现驱避行为。所谓,在云南油橄榄种植园,被看着是一种专性害虫。在陈齿爪鳃金龟发生期,害虫食完一片树林的树叶后,则迁移到另一片树林继续为害;当食源缺少时,也取食油橄榄的老叶。经调查,云南永仁试验地油橄榄受害率达75%以上。其取食不仅造成当年产量减产,而且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下一年的产量。陈齿爪鳃金龟发生于油橄榄结果期。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喷施杀虫剂。杀虫剂的使用造成农残超标,影响橄榄油的质量和品质;由于陈齿爪鳃金龟发生持续时间长,需要多次喷施杀虫剂;而且,对林下养殖也造成不利影响。

利用糖醋酒液可大量诱杀陈齿爪鳃金龟,平均没个诱捕器每天可诱捕到陈齿爪鳃金龟20至65头。连续诱捕20天至40天,有效降低其发生数量。但糖醋酒液容易挥发,设置的引诱剂短时间内就会消耗完,必须每2天更换新的药液,使用起来费工费力;此外,使用了大量的糖、乙醇、乙酸等,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陈齿爪鳃金龟的引诱剂,不仅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持效时间长、不影响林下养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陈齿爪鳃金龟引诱剂,包括苯乙醛、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顺-3-己烯-1-醇、橙花叔醇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引诱剂中各物质的体积比为:苯乙醛0-4,芳樟醇0-2,β-石竹烯0-6,α-石竹烯0-4,α-芹子烯0-6,β-芹子烯0-4,顺-3-己烯-1-醇0-2,橙花叔醇0-4;八种物质不同时为0。

优选地,苯乙醛、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顺-3-己烯-1-醇和橙花叔醇八种物质的体积比为2:1:3:2:3:2: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陈齿爪鳃金龟引诱剂,不直接喷施杀虫剂,实现了陈齿爪鳃金龟的绿色防控,后期在施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上因地制宜,有望获得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苯乙醛、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顺-3-己烯-1-醇和橙花叔醇等8种物质组成的陈齿爪鳃金龟引诱剂,对陈齿爪鳃金龟具有强烈引诱作用;采用该引诱剂配方配合使用诱杀装置,可有效诱杀陈齿爪鳃金龟;本发明具有使用方法简单、诱杀高效、环保等优点,在防控陈齿爪鳃金龟时可大幅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油橄榄的受害率,有利于油橄榄的绿色生产,提高橄榄油的品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的引诱剂、诱芯、诱捕装置制作方法如下:

1、引诱剂配置:将所述引诱剂各成分按照体积比混合后即为陈齿爪鳃金龟的引诱剂;

2、诱芯制作:将混合好的引诱剂装入15ml聚乙烯缓释瓶中即为陈齿爪鳃金龟的诱芯。

3、诱捕装置制作:诱捕器以废弃的1250ml的矿泉水饮料瓶制作诱捕器,在其上部距瓶口三分之一处1/3处裁剪出3个对称的圆形洞口,圆形洞口直径4cm,在塑料矿泉水瓶的底部放入拇指大小蘸有溴氰菊酯乳油的100倍液的医用棉球;用细铁丝一端绑定装有引诱剂的缓释瓶,将细铁丝另一端穿过塑料矿泉水瓶的瓶盖,以便将简易诱捕器悬挂于油橄榄树的侧枝上。即为陈齿爪鳃金龟的诱捕装置。

以下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试剂若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渠道获得。本发明所用的15ml缓释瓶由山西省小店区三成塑料厂出品;实验所用各种引诱剂成分资料见表1。

表1.引诱物质及来源

实施例1:

1、试验点概况:2012年5月的试验在永仁县油橄榄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位于云南省永仁县西北15km的糯达村。试验地海拔1600m左右,属于金沙江河谷干暖冬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7.2℃,极端高温37.7℃,极端低温-3.5℃。年平均降雨883.9mm,年平均相对湿度64%。年日照时间2824.3h。试验地油橄榄种植面积hm2,树龄5~7年,也有2010年嫁接的新苗。周边种植有杨梅、云南松等树种,林下种植豆类作物。

2、采用下述实验例和空白对照实验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设置5个实验例,其引诱剂为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β-芹子烯、α-芹子烯单组份引诱剂。空白对照实验例为,在诱捕装置上不设置任何引诱剂。

将诱捕器悬挂在油橄榄树树冠中部的侧枝上。在同一地块,挂设装有不同引诱剂的诱捕装置各1个;两个诱捕器之间距离不小于20m。每个处理5个重复。

诱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2012年林间诱捕试验结果(2012年5月4日至20日)

实施例2:

1、试验点概况:2012年6月的试验在永仁县四棵树丫口油橄榄基地进行。试验地海拔1500m左右,属于金沙江河金沙江水系蜻蛉河中的永定河支流流域。年平均气温17.8℃,极端高温37.0℃,极端低温-3.5℃。年平均降雨883mm,5~10月降雨量是全年的94.2%,全年蒸发量为2794.4毫米。年日照时间2824.3h。基地内油橄榄树龄5~7年,也有2010年嫁接的新苗。

2、采用下述实验例和空白对照实验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设置14个实验例。14个实验例引诱剂配方如表3所示。空白对照实验例为,在诱捕装置上不设置任何引诱剂。

将诱捕器悬挂在油橄榄树树冠中部的侧枝上。在同一地块,挂设装有不同引诱剂的诱捕装置各1个;两个诱捕器之间距离不小于20m。每个处理5个重复。

诱捕结果如表4所示。

表3林间试验所用引诱剂的配比(2012年)

表42012年林间诱捕试验结果(2012年6月5日至15日)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以何种配比,都可以诱捕到陈齿爪鳃金龟。当橄榄油中只加入β-石竹烯)和α-芹子烯为引诱剂主要成分时,比单独使用这两个物质诱捕效果要好。当橄榄油中加入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α-芹子烯和β-芹子烯等所有5种物质时,诱捕效果明显增加,每个诱捕器每天的诱捕量在(120.8±18.0)至(167.1±36.2)之间。

实施例3:

1、试验点概况:2015年6月的试验在永仁县莲池乡庄房油橄榄种植示范区进行。试验地海拔1500m左右,属于金沙江河金沙江水系蜻蛉河中的永定河支流流域。年平均气温17.8℃,极端高温37.0℃,极端低温-3.5℃。年平均降雨883mm,5~10月降雨量是全年的94.2%,全年蒸发量为2794.4毫米。年日照时间2824.3h。基地内油橄榄树龄5~7年,也有2010年嫁接的新苗。

2、采用下述实验例和空白对照实验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3设置14个实验例。14个实验例引诱剂配方如表5所示。空白对照实验例为,在诱捕装置上不设置任何引诱剂。

诱捕结果如表表6所示。

表5林间试验所用引诱剂的配比(2015年)

表62014年林间诱捕试验结果(2014年5月15日至21日)

采用本发明组分制成的引诱剂首先可以大量诱杀陈齿爪鳃金龟成虫;其次,由于大量陈齿爪鳃金龟被诱杀,有效降低了下一代陈齿爪鳃金龟的虫口基数,实现陈齿爪鳃金龟的持续控制。后期在施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上因地制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