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587发布日期:2018-11-14 00:44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大家比较喜欢的食材。它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能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身体机能。

目前食用菌的栽培已经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方法主要有塑料袋栽培和栽培瓶栽培,使用塑料袋的方式进行栽培出的食用菌植株往往不规则的分布在套袋袋体上,不易采摘。采用栽培瓶栽培食用菌主要是指用塑料瓶子在空调设施内常年栽培,通过栽培的机械化和标准化,来实现食用菌在工厂内常年稳定的生产。而使用普通的栽培瓶栽培时,由于栽培瓶的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采收速度慢、采收效率低的弊端;而且采收的食用菌子实体通常都不完整,经常造成子实体的损伤损坏;并且空气中的细菌颗粒容易随着外界空气一同进入栽培瓶内,造成菌瓶污染,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的配制;

(2)装瓶:取食用菌栽培瓶,所述食用菌栽培瓶包括栽培瓶和盖在栽培瓶瓶口上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将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栽培瓶中,并盖上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3)灭菌:将步骤(2)中装有培养料且盖好瓶盖的栽培瓶进行灭菌处理,然后进行冷却;

(4)接种、培养:待培养料冷却至18-20℃后放入无菌室,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往培养料中植入菌种,然后盖上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进行培养;

(5)开盖、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二瓶盖进行出菇管理;

(6)采收:待食用菌子实体长大成熟后,将食用菌子实体于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一瓶盖上的引导孔处折断采收,然后打开第一瓶盖,取出其中的菇脚,连同培养料一同回收。

所述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第一瓶盖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生长的引导孔;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第二瓶盖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外围的第二裙部,第二瓶盖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相邻两圆弧形凸部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第一裙部和第二裙部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间隙,第二瓶盖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式进气通道由至少两圈位于引导孔外围的环形隔板组成,环形隔板下侧面与第一瓶盖上侧面密封配合,环形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进气口,内外相邻的两圈环形隔板上的径向进气口在周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裙部与第二裙部上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a。

进一步的,所述扣接组件a由位于第一裙部外周侧的环形凸部a以及位于第二裙部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a下侧的凸扣a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孔边沿具有向下延伸出的裙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的第一瓶盖周部下侧设置有扣在栽培瓶瓶口外围的第三裙部,栽培瓶瓶口上端面与第一瓶盖下侧面密封配合,所述第三裙部与栽培瓶瓶口上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b。

进一步的,所述扣接组件b由位于栽培瓶瓶口外周侧的环形凸部b以及位于第三裙部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b下侧的凸扣b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棉籽壳40~50份、甘蔗渣8~12份、木屑8~12份、玉米粉4~6份、麸皮10~20份和石灰粉2~4份;所述培养料的配制方法为:将棉籽壳、甘蔗渣、木屑、玉米粉、麸皮和石灰粉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然后加水后搅拌均匀,得到配制好的培养料,其含水量为60-65wt%。

所述的食用菌包括海鲜菇、草菇、香菇、杏鲍菇、猴头菇、平菇、羊肚菌、牛肝菌、茶树菇、白玉菇、鸡腿菇、红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具有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的栽培瓶进行食用菌培养时,食用菌生产所需的空气能够经进气间隙、径向进气通道、回转式进气通道和引导孔进入栽培瓶中,由于气体使由下往上进入进气间隙中,因此细菌颗粒不容易进入进气间隙中,同时径向进气通道和回转式进气通道能够对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细菌颗粒需要绕路行走,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

2)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二瓶盖进行出菇管理,引导孔能够引导食用菌定位定量生长,控制出菇形状,使得栽培瓶内的食用菌能从引导孔规则的生长出来,形成一簇,便于采摘,采收速度快、采收效率高,而且采收的食用菌子实体完整无损伤,并且不含菇脚,解决了传统工艺后续还需人工切除菇角的弊端;

3)本发明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定向生长的引导孔,能够做到定位出菇,而且引导孔的大小、位置可调,适用于多种食用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构造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瓶盖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食用菌栽培瓶构造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第一瓶盖、110-第一裙部、111-环形凸部a、120-引导孔、121-裙部、130-第三裙部、131-凸扣b、200-第二瓶盖、210-第二裙部、211-凸扣a、220-圆弧形凸部、230-径向进气通道、240-进气间隙、250-回转式进气通道、251-环形隔板、252-径向进气口、300-栽培瓶、310-环形凸部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棉籽壳45份、甘蔗渣10份、木屑10份、玉米粉5份、麸皮15份和石灰粉3份混合,然后加水后搅拌均匀,得到配制好的培养料,其含水量为64wt%;

(2)装瓶:取食用菌栽培瓶,所述食用菌栽培瓶包括栽培瓶和盖在栽培瓶瓶口上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将步骤(1)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栽培瓶中,并盖上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

(3)灭菌:将步骤(2)中装有培养料且盖好瓶盖的栽培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温度121℃,灭菌3h),然后进行冷却;

(4)接种、培养:待培养料冷却至18-20℃后放入无菌室,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往培养料中植入菌种,然后盖上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进行培养;

(5)开盖、出菇管理: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二瓶盖进行出菇管理;

(6)采收:待食用菌子实体长大成熟后,将食用菌子实体于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一瓶盖上的引导孔处折断采收,然后打开第一瓶盖,取出其中的菇脚,连同培养料一同回收。

如图1~2所示,所述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包括与栽培瓶瓶口配合连接的第一瓶盖100,第一瓶盖100周部上侧设置有第一裙部110,第一瓶盖100上具有引导食用菌定向生长的引导孔120,该引导孔可以位于第一瓶盖的中部,也可以偏离中心位置;第一瓶盖上侧设有第二瓶盖200,第二瓶盖200周部下侧具有扣在第一裙部110外围的第二裙部210,第二瓶盖200底侧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一裙部110上端面密封配合的圆弧形凸部220,相邻两圆弧形凸部220之间留有径向进气通道230,第一裙部110和第二裙部210之间留有与径向进气通道230相通的进气间隙240,第二瓶盖200底侧设有从周侧向引导孔流通的回转式进气通道2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式进气通道250由至少两圈位于引导孔外围的环形隔板251组成,环形隔板251下侧面与第一瓶盖上侧面密封配合,环形隔板25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径向进气口252,内外相邻的两圈环形隔板上的径向进气口252在周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内外圈错位设置的径向进气口252形成迷宫式结构,对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裙部110与第二裙部上210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接组件a由位于第一裙部110外周侧的环形凸部a111以及位于第二裙部210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a下侧的凸扣a211组成,第二瓶盖安装时直接下压使其凸扣a211卡入第一瓶盖上的环形凸部a下侧实现连接,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孔120边沿具有向下延伸出的裙部121,该裙部121一方面便于植入菌种,另一方面能够顶着栽培瓶内的培养基顶面,形成一个密封面,使得空气中的细菌颗粒无法进入培养基顶部,同时防止培养基顶部食用菌子实体不规则乱生长。

如图3~4所示,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瓶,包括栽培瓶300和盖在栽培瓶300瓶口上的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的第一瓶盖100周部下侧设置有扣在栽培瓶瓶口外围的第三裙部130,栽培瓶瓶口上端面与第一瓶盖下侧面密封配合,所述第三裙部130与栽培瓶300瓶口上设有相搭接防止相互脱离的扣接组件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接组件b由位于栽培瓶瓶口外周侧的环形凸部b310以及位于第三裙部130内侧并可卡于环形凸部b下侧的凸扣b131组成。

本发明利用具有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的栽培瓶进行食用菌培养时,食用菌生产所需的空气能够经进气间隙、径向进气通道、回转式进气通道和引导孔进入栽培瓶中,由于气体是由下往上进入进气间隙中,因此细菌颗粒不容易进入进气间隙中,同时径向进气通道和回转式进气通道能够对细菌颗粒的进入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细菌颗粒需要绕路行走,能够有效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打开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二瓶盖进行出菇管理,引导孔能够引导食用菌定位定量生长,使得栽培瓶内的食用菌能从引导孔规则的生长出来,达到控制出菇形状的目的,且保证产品外观品质,便于采摘,采收速度快、采收效率高,而且采收的食用菌子实体完整无损伤,并且不含菇脚,解决了传统工艺后续还需人工切除菇角的弊端;本发明防菌透气组合式瓶盖中的第一瓶盖上具有引导食用菌定向生长的引导孔,能够做到定位出菇,而且引导孔的大小、位置可调,适用于包括海鲜菇、草菇、香菇、杏鲍菇、猴头菇、平菇、羊肚菌、牛肝菌、茶树菇、白玉菇、鸡腿菇、红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